第362章 贗品瓷器

字數:1980   加入書籤

A+A-


    弄清楚了水峪村元家地下庫房裏仿造金屬器皿古董的來源,李悟真不甘心,又走到陶瓷古董區域察看。
    李悟真在這一區域,尋找他印象最深的,前朝保存的宋明時期的三件陶瓷。這三件瓷器古董是時任河南巡撫送給元容安的。
    李悟真記得很清楚,這三件瓷器是北宋定窖白釉刻花石榴紋碗,宋汝窖天青釉碗和明永樂年間的剔紅花卉紋蓋碗。
    李悟真在地下庫房陶瓷區域轉悠一圈,就找到這三件瓷器。
    北宋定窖白釉刻花石榴紋碗,是河北省曲陽縣定窖燒製,定窖以燒製白瓷名揚天下。
    這隻北宋定窖白釉刻花石榴紋碗,通體施白釉,碗口鑲銅扣,碗內光素無紋,外壁刻纏枝石榴紋,一側為花朵,一側為綻開的榴實,纏繞的枝條將花與榴實連為一體。
    這隻石榴紋碗的寓意明確,石榴因多子而滿足了人們祈求多子多孫的願望,被賦予吉祥寓意,大量用作各種工藝美術品的裝飾題材。
    此碗碗口微撇,深弧壁,圈足。釉色白中略泛牙黃,局部有淚痕。碗高8.9厘米,口徑18.6厘米,足徑7.8厘米。
    李悟真手裏拿著的這隻白釉刻花石榴紋碗,仔細查看,其外觀及碗體大小,與他記憶中的北宋定窖白釉刻花石榴紋碗高度一致,但碗比較重,白釉粗糙,又是新色彩。
    這隻碗絕對不是產自河北定窖,更不是北宋時期燒製的,屬於仿製品無疑。
    宋汝窖天青釉碗,釉中含有瑪瑙,色澤青翠華滋,釉汁肥潤瑩亮,具有青如天,麵如玉,蟬翼紋,晨星稀,芝麻支釘釉滿足的特點。釉色隨光變幻,猶如雨過天晴雲破處之美妙,溫潤古樸。
    這隻碗雖然具有碗撇口,深弧腹,圈足微外撇,胎體輕薄,通體滿釉,呈淡天青色,瑩潤純淨,釉麵開細小紋片等汝窖瓷器特點,造型非常逼真,但碗外底的那首乾隆楷書禦題詩有異。乾隆署“乾隆丁酉仲春禦題”以及鈐“古香”、“太樸”二印,都與原書寫有差別。
    毫無疑問,這隻天青釉碗是贗品。
    明永樂年間的那隻剔紅花卉紋蓋碗,與李悟真從古董架上取下的這隻漆紅碗相比,差別更是明顯。
    明永樂年間的那隻剔紅花卉紋蓋碗,碗圓形,圈足,蓋隆起近於半球狀。碗蓋通髹黃漆素地壓雕朱漆花紋,鈕雕靈芝紋,口邊與圈足邊均雕回紋,圈足內黑漆,蓋麵及碗體雕石榴,牡丹,茶花,菊花,梔子等花卉。碗左側邊緣有“大明永樂年製”針劃豎行落款。
    明永樂剔紅花卉紋蓋碗,通高16厘米,口徑30.2厘米,這是大號碗。
    而古董架上的這隻漆紅碗,比明永樂年間的那隻剔紅花卉紋蓋碗略小,雕工粗糙,紋樣散亂,所用紅漆有些許脫落斑點。
    這些狀況,與明永樂剔紅花卉紋蓋碗高端大氣,造型優美端莊,用漆精良,雕刻精致,紋樣寫實的特征,形成鮮明對比,細細觀察,就能甄別出來。
    最為顯眼的是,古董架上的這隻漆紅碗,左側邊緣的“大明永樂年製”針劃豎行落款字體,是直接寫上去的,紅漆很難掩蓋。
    李悟真在陶瓷古董區域觀察完,發現這一行行,一排排放置在古董架上的陶瓷古董,全部為仿製品,其燒製釉漆手法,均出自一人之手。
    李悟真心中在流血。
    這麽多稀世罕見的珍貴寶物,無論金屬製品古董,還是陶瓷古董,每一件都是無法估價,很難用金錢衡量的。世人隻需擁有一件,即可富貴永年。
    而今,這些稀世珍寶竟然成為廢品。
    喜歡百年討債了塵緣請大家收藏:()百年討債了塵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