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大農業的第一步

字數:4906   加入書籤

A+A-


    汽車出城而去,最終來到了鬆花江邊上的一個小院子,看起來像是農家樂的樣子。
    聽到汽車動靜,劉書記的秘書快速跑了出來,然後又朝著屋裏麵跑去。
    李澤滄快走兩步,趕在劉書記出來前進屋、握手。
    “東北吃的粗獷,以前倒還是有點山珍、野味,現在大多也都保護起來了,蘑菇、雪蛤什麽的又不能當成主菜,隻能請你嚐一下這冬天的江魚了。”
    劉祥客氣的說道。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來到當地吃點當地菜、品嚐當地美味,這才算來過嗎,東北菜粗獷、東北人豪爽,我也喜歡直來直去,這就很相似嗎?”
    客套幾句,喝茶說話,魚是現做的自然需要時間,李澤滄也不客氣,直接開口問道:
    “劉書記,情況怎麽樣?”
    劉祥也直接把最近溝通的詳細情況,和李澤滄簡單的說了一下:
    “經過我這邊的努力,加上傅老的關係,當然還有你這邊準備的公關資金,目前基本可以確認下來的是有500萬畝左右的熟地,還有2000萬畝的可耕種荒地。
    不過熟地租賃的價格可不便宜,再三公關溝通之後,對方咬死80元每畝一年,主要是熟地集中的興凱湖那邊,又不是是水田,可以種植水稻的,平均下來價格就上去了。
    荒地到時便宜,前十年20元一畝地,十年後按照非水田熟地價格,目前非水田熟地價格定在一年租金60元每畝。”
    聽到此話,李澤滄直接興奮了,好像這2500萬畝土地的租賃,比他在金融市場上賺幾十億美金還來得有成就感,或許這就是華夏兒女基因裏麵自帶的東西吧。
    無論多高的位置、多有錢、有身份的人,但是當他麵對土地,總有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親切感。
    李澤滄更是激動的說道:
    “真是好消息啊,2500萬畝土地,開發出來之後,年產大豆300萬噸左右。”
    “消化得了嗎?”
    “隻有不夠的,沒有嫌多的,大豆多多益善、土地更是多多益善,你知道我國一年進口多少大豆嗎?去年的數據是2000萬噸,我們這才是九牛一毛。
    即使大豆消化不了還可以種別的,這可是少有的黑土地,雖然氣溫低了些,但一年一季作物的品質更高,更適合打造成精品。”
    “如果再有土地,你還能吃得下?”
    “劉書記、老舅,我都說了我這人最喜歡直來直去,你怎麽還和我藏著掖著的。
    2500萬畝土地,一年的租金也就是8億,算上開發成本,沒有多少錢的,你就是再擴大幾倍,我也吃得下。”
    劉祥表情激動的說道:
    “可耕種的荒地行嗎?還能吃得下嗎?”
    “當然,隻要是平坦的、可以使用大規模機械化的、可以大麵積播種的,荒地熟地無所謂,無非是耽誤一兩年的功夫,畢竟種地也不是短期行為。”
    “如果荒地也可以的話,還有兩塊合適的,加起來也有兩千多萬畝。”
    “好,明天去看看,到時候我再找專家論證一下,沒問題的話就都要了,隻要土地沒問題、遠東那邊沒問題,資金隨時到位。
    如果來得及爭取在12月底簽訂協議,也給劉書記你今年的工作總結添上一筆。”
    “澤滄,要真是這樣,那這可不僅僅是添上一筆啊,這是濃墨重彩的一筆,這是閃閃發光的一筆啊。”
    周六上午,李澤滄在劉書記的陪同下,親自來遠東地區實地考察,同時見到了老爺子引薦的那位大人物,更確切的說是大人物之子。
    高層引薦、金錢開道、合作共贏。
    有了老爺子的人脈關係,加上之前劉書記乃至劉家的關係網努力,再加上小李老板的金錢開道,最後、最關鍵、最核心的,是這件事情本來就是一個雙贏、共贏的項目。
    隻不過之前對方高層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場,甚至可以說是為了遏製華國短板的發展,而一直擱置這個項目,完完全全的殺敵三千、自損八百。
    為了達成戰略目的,我不好受,但也要你更難受。
    但現在,這些中層,乃至是高層,他們考慮的可不會那麽高、那麽遠,眼前利益才是最重要的,沒有什麽比綠油油的富蘭克林更具有吸引力。
    鏡花水月說起來好聽,但是不好吃啊。
    下午的時候,李澤滄和劉書記直接乘坐了鄰居軍方的直升機,從空中俯瞰了這片即將屬於他的土地500萬畝熟地,兩千萬畝荒地,甚至對方還主動推銷的部分荒地、林地。
    土地,或許是華國人心目中最浪漫的東西,李澤滄同樣如此。
    看著這片廣袤的土地,雖然目前還隻是被自己租賃下來的土地,但小李老板心中的那個激動,完全無法用語言形容。
    這甚至比他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大殺四方還有成就感,還讓人滿足。
    不是華國人,真的很難理解華國人對於土地的情懷。
    在回酒店的路上,李澤滄已經開始構思他的大農場計劃,開始準備種地了,現在真的是萬事俱備隻欠東風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隻要等著合同已簽訂,租賃資金打過去,就可以在那上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上肆意書寫了,這是一件想想都令人激動的事情。
    周六晚上,回到酒店之後,李澤滄把魏薇喊了過來,做了工作安排:
    “魏薇,你記錄一下,有些工作可以提前籌備了,等到土地租賃協議簽訂之後,我們就要立即展開工作了。”
    魏薇拿出筆記本,看向老板。
    “準備成立農墾集團,聯係農業大學、農科院,我們需要兩個專家團隊,為我們的大農場計劃製定框架。
    再從美國挖一些有機械化大農場工作經驗的專家和職業經理人,全麵負責我們的大農場開發。
    讓馮劍那邊提供計算機支持,根據專家組的意見建議,開發出一款適合我們大農場的軟件,以後的具體操作都要根據軟件來確定,先把大框架做好,以後逐步完善。”
    “其他所有農機農具、種子化肥、人力物力等等,都根據係統來確定,甚至農藥化肥、農業機械設備等等相關。
    我們這麽大的土地麵積,到底是購買適合還是自己建廠時候,你都要通過和專家的討論、以及確認相關數據,並通過這些大數據、這個係統來做出精準的安排。”
    “專家的話和結論,有時候也隻能作為參考意見,最終還是數據、還是綜合考量之後的意見才準確。”
    亂七八糟說了一堆,李澤滄自己都有些迷糊了,最後看著魏薇,好奇的問道:
    “我表達的意思,你大概明白了嗎?”
    “應該是基本上明白了,我複述一遍您聽一下:
    結合中外專家,利用美國大農場、機械化的經驗,結合遠東地區、國內的實際情況,通過計算機、大數據,開發出一款符合我們自己大農場的係統軟件。
    並在生產開發過程中,不斷完善,等到軟件完善之後,以後所有的操作都可以在這個框架內完成,也就是您之前說的,他們隻需要執行,至於具體做什麽,係統會告訴他們。
    而且係統會根據一些列突發狀況做出變化,我們要做的就是維持一隻專家隊伍,不停地完善這個係統,從而讓一切係統化、製度化、規範化,甚至可以把糧油集團都並入裏麵一起管理……”
    李澤滄點點頭,讚許的說道:
    “對,就是這個意思,農業不同於其他行業,要看天時,尤其是遠東這種高緯度地區,一年隻能種一季,時間進度要把握好,不能浪費土地,很多事情可以同時進行。”
    “有些周期長的事情,比如是否建立屬於我們自己的化肥廠,是否研發適合遠東地區大豆種植的化肥,農藥,甚至是農機相關。
    初期來不及可以直接采購,後期如果需要自己建設的,周期、時間、規劃等等,需要專家以及我們甚至是計算機、大數據等等,匯總之後形成一個初步方案,到時候我們再具體討論。
    要知道這可是幾千萬畝土地,投資超百億的超大型農業項目,可不能想當然。”
    “我明白了老板,回去之後就寫計劃書,到時候再給你審閱。”
    “我也是外行,你也是新手,到時候和林晚多商量一下,多找些專家、多匯總專家的意見,具體的現在就可以物色有這種經驗的人才了。”
    喜歡重生日記江山美人我來我見我征服請大家收藏:()重生日記江山美人我來我見我征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