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自取滅亡的朱玫(2)田令孜攪亂一池渾水
字數:2138 加入書籤
回到長安,麵對百孔千瘡的都城,把持朝政的田令孜也開始犯起愁來。
在成都時,田令孜為了提升對朝局的控製力,招募了五十四都新軍,每都一千人,編為十軍統轄,共計五萬四千人,分別隸屬於神策左、右軍。
這五萬多人跟著田令孜來到長安,加上隨行的萬餘文武官員,每天的吃喝用度就是一筆海量開銷。放到黃巢起義前,還不算上什麽大事。但眼下時局不同,朝廷能收到的租賦隻有寥寥幾個州府,根本養活不了這麽多的人。
吃不飽穿不暖的士卒意見很大,田令孜擔心他們作亂殺了自己,整日驚懼難安、愁眉不展。苦思冥想中,他把目光放到了河中。
河中所屬安邑山西省運城市夏縣)、解縣山西運城市鹽湖區解州鎮)兩地各有一座鹽池,所產食鹽原來一直由朝廷鹽鐵使直接管理。從中和元年881年)開始,鹽田被節度使王重榮所占,每年隻給朝廷貢獻三千車鹽。
食鹽專賣是大唐中後期的主要賦稅來源,兩塊肥肉近在眼前,卻白白便宜了別人!
在巨大利益與個人安危的雙重壓力下,田令孜罔顧由此引發的嚴重後果,竟以皇帝名義下詔,將他自己任命為安邑、解縣鹽鐵使,想用兩大鹽池的利潤養活由他所征募的五萬軍隊。
王重榮當然不幹,上疏強烈抗議。田令孜多次遣使斡旋,均被王重榮回絕。
恰好田令孜的養子田匡佑在河中辦差,這小子仗著幹爹權勢,在河中一帶作威作福,引得當地軍民怨聲載道。
原本王重榮看在田令孜的麵子,對田匡佑還算客氣。現在田令孜竟想斷了自己財路,當即把怒火撒到了田匡佑身上。令人將這小子抓來,先是一頓狠揍,然後怒斥他倨傲無禮。
罵完後就要將癱軟在地的田匡佑拖出去宰了,幸有河中監軍在旁好言相勸,這才平息了王重榮的殺念,將其驅逐出境。
田匡佑鼻青臉腫的狼狽逃回長安,跪在地上把這一切告訴了田令孜,痛哭流涕的懇請田令孜為他作主。
大權在握的田令孜哪裏受過這份氣,立刻以皇帝名義下詔,將王重榮調整為泰寧節度使今山東南部,治所袞州);把泰寧節度使齊克讓,調整為義武節度使治所河北易縣);再將忠於朝廷的義武節度使王處存調往河中。為了避免王重榮鬧事,還詔令河東節度使李克用率領本部兵馬護送王處存上任。
田令孜這招挺狠,你不是不服嗎?我把你調到別的地方,看你怎麽辦!
隻是田令孜忽略了一件事,在為時九年的黃巢起義滌蕩之下,當今朝堂早已今非昔比!這些羽翼已豐的節度使怎肯離開自己得以生存的老窩!
再說了,都什麽時候了,一個閹宦還敢如此囂張!也不照照鏡子,看看自己是誰!
這紙詔書下來,不但沒起到任何效果,反而招來一片罵聲。
王重榮自認在剿滅黃巢、收複京城上立有大功,朝廷不僅沒有半點褒獎,反而縱容閹宦欺侮他,因此拒絕到兗州赴任,並向朝廷奏告田令孜居心叵測、離間君臣。
而義武節度使王處存,此時剛剛擊退了盧龍、成德兩大軍鎮的聯合進犯,擔心一旦離任會為人所乘,也上疏婉拒,並直言王重榮無罪,且有大功於國,將他調離不合適。
至於齊克讓,他清楚以王重榮的性格根本不會聽令,索性當個“吃瓜群眾”,根本沒做任何回應。
田令孜一見沒人睬他,不禁氣急敗壞!
他挑唆暫時還聽令朝廷的邠寧節度使朱玫,以及鳳翔節度使李昌符,讓兩人出兵攻打王重榮。
朱玫曾做過代州山西忻州代縣)刺史,因剿滅黃巢有功,升任邠寧節度使。李昌符是原鳳翔節度使李昌言的親弟,李昌言病故,他順利接位。
兩人都是邊防藩鎮土生土長的將領,有些本事,但格局與眼光有限,品行和操守一般。在猛將如雲的晚唐年代,隻能算個打醬油的主。
喜歡大唐氣象請大家收藏:()大唐氣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