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橫挑強梁李克用(1)昭宗即位,謀求變局

字數:3651   加入書籤

A+A-


    文德元年888年)三月初六,唐僖宗李儇因病駕崩,年僅二十六歲。此時的帝都長安,經過多次戰火早已不複當年顏色。
    僖宗十二歲登基,在位十四年。黃巢起義,讓他徹底告別了幼年時的隨心所欲與奢靡無度,先後兩次被迫撤離長安,逃往千裏之外避難,飽受離亂之苦。
    身為大唐帝王,他任由宦官擺布,猶如提線木偶般沒有自我。成年後的他,也曾想過擺脫,卻先被田令孜劫持,又被楊複恭左右,直至抱恨而終,才算徹底解脫。
    死後,楊複恭擁立僖宗的異母弟、壽王李曄登基,成為大唐第二十位皇帝——末代帝王唐昭宗!
    昭宗繼承了老李家的優秀基因,身材修長,麵貌英俊,處事果決,英姿勃發,且又性喜讀書,明智聰睿。
    他見證了僖宗在位時政令不行,威望漸衰的全程,有恢複大唐榮光的宏偉誌向。因此,對待朝臣極為禮貌,渴求得到能輔佐他實現夢想的賢臣良將。
    即位之初,朝廷內外對這位年輕、上進的帝王,都表現出了很高期望。
    而就在此時,大唐早已分崩離析,亂作一團。
    中原大地,宣武節度使朱全忠原名朱溫)經過慘烈搏殺,終在該年十二月擊敗殺人魔王秦宗權,將其綁縛京師問斬。秦宗權覆滅,中原大地盡歸朱全忠所有。他又與武寧軍節度使時溥角逐江蘇、山東,並著手經營河朔,漸有並吞天下之勢。
    山西方向,沙陀人李克用擊敗昭義節度使孟方立,逼其服毒自殺,晉地基本一統。戰無不勝的“鴉軍”,從南北兩個方向侵犯鄰近藩鎮,不斷擴大地盤。
    西川一帶,原忠武軍將領王建有割據蜀地之誌,率軍猛攻成都,節度使陳敬暄節節敗退,時日無多。
    淮南地界,秦宗權將領孫儒與淮南節度使楊行密、鎮海軍節度使錢鏐混戰正酣;秦宗權凶狠狂悖、濫殺無辜,動輒屠滅全城,看似主動卻敗相已現。
    戰火荼毒之下,人口大幅銳減,多數州縣隻有數百家殘存。千裏之內,煙火難覓!
    這就是唐懿宗、唐僖宗兩任帝王交給昭宗的局麵!
    麵對這樣的“攤子”,昭宗還能否讓大唐枯木逢春!
    他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文官弱、藩鎮強、宦官狂”是中唐以來朝政的“三大痼疾”,雖經憲宗、宣宗兩任明君治理,怎奈根係已深,無法徹除。
    昭宗在做藩王時就痛恨宦官,即位後楊複恭自恃擁立有功,倨傲不法,昭宗很是怨岔。他一改僖宗時政事多出宦官的做法,常與宰相謀議家國大事。
    宰相孔緯、張濬勸昭宗效仿憲宗年間做法,抑製宦官權勢,這也是昭宗心中所想。隻是此時軍政大權都在閹人之手,冰凍三尺豈一日之寒!
    楊複恭是福建人,本姓林,入宮後被左神策軍中尉楊玄價收為養子。
    說起這楊姓宦官在晚唐年間非常出名,他們通過認養義子幹兒的形式,保持著“家族”勢力的延續。楊複恭兄弟楊複光是晚唐年間著名的宦官將領,在剿滅黃巢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楊複恭本人也參與過平滅龐勳起義,經曆過刀光劍影,頗有些膽量與見識。
    田令孜失勢前往西川,楊複恭擔任六軍十二衛觀軍容使、左神策軍中尉等職,成了朝廷絕對權威,其義子幹兒遍布天下,皆手握重兵、專製一方,儼然一派大唐“幕後操盤手”的角色。
    楊複恭經常乘坐肩輿用肩扛的輕便轎子)到太極殿正殿)上朝,太監在宮內乘轎,禮儀上絕對屬僭越,放以前那可是誅族大罪。但現在卻習以為常,沒人敢說什麽。
    一天,昭宗正與宰相商討各地作亂為何這麽多,孔緯突然說:“陛下您身邊都有即將造反之人,更別說其他地方了!”
    昭宗詫異地詢問怎麽回事,孔緯用手指著楊複恭說:“複恭是您的家奴,他都敢乘坐肩輿到前殿,還收養了那麽多義子幹兒,讓他們執掌禁軍、管轄藩鎮,這不是造反是什麽!”
    楊複恭義正辭嚴的解釋:“我養他們,不過是讓他們凝聚人心、保衛國家罷了,怎會造反!”
    昭宗看著楊複恭,意味深長的問:“卿若真是為了國家,為何不讓他們姓李,反而姓楊呢!”
    楊複恭沒想到昭宗會這麽直白的問他,被嗆了個大紅臉,吭哧著無言以對。
    楊複恭有個義子叫楊守立,本名胡弘立,驍勇無比,人人都很怕他。昭宗想收拾楊複恭,又擔心楊守立作亂,便找到楊複恭,客氣地說:“朕想讓卿那位姓胡的義子陪侍左右護駕,你看可以嗎。”
    楊複恭雖狂,卻也沒到公然與皇帝對著幹的地步,何況把楊守立派在皇帝身邊,也算是安插了自己的眼線。於是痛快答應,並親自帶楊守立麵見昭宗。
    昭宗為楊守立賜名李順節,讓他掌管六軍營門鑰匙。不到一年,又把他提拔為天武都頭,並遙領鎮海節度使管轄地為浙江省北部、江蘇省南部,治所位於杭州),沒多久再加封同平章事,享受宰相待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昭宗如此迅猛的提升重用他,無非是想讓他知恩圖報,以便將來用他來扳倒楊複恭。
    李順節果然沒讓昭宗失望,把楊複恭做過的那些忤逆之事,全都在昭宗麵前和盤托出。
    昭宗於大順二年891年)九月,將楊複恭外調為鳳翔監軍。楊複恭不願赴任,昭宗借機免去了他的職務,安排他以上將軍身份退休。
    退休後,楊複恭在長安與他義子玉山軍使楊守信住在一起。十月,有人反映楊複恭、楊守信圖謀造反。昭宗令天威都將李順節、神策軍使李守節前往征討,在宰相劉崇望的幫助下,擊敗了楊氏父子。
    楊複恭、楊守信逃往興元陝西漢中),投奔山南西道節度使楊守亮,與武定軍節度使位於陝西、甘肅、四川交界處,治所陝西洋縣)楊守忠、龍劍節度使楊守貞、綿州楊守厚公開造反。
    景福元年892年)八月,鳳翔節度使李茂貞攻克興元,楊複恭、楊守亮等逃往閬州四川南充閬中市)固守。
    乾寧元年894年)七月,西川節度使王建所部將領華洪攻克閬州,楊氏父子突圍北遁,在乾元陝西商洛柞水縣)被鎮國節度使治所在陝西華縣)韓建俘獲,送往長安斬首。
    景福二年893年)四月,西川節度使王建下令勒死了被囚禁在成都、風光了一輩子的田令孜。
    自此,僖宗、昭宗年間兩大為禍天下的權閹斃命!
    隻是這一番操作動靜太大,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不僅沒占到任何便宜,反倒把大唐還能直接掌控的力量消耗殆盡,使昭宗徹底成了聽任藩鎮擺布的“光杆司令”。
    喜歡大唐氣象請大家收藏:()大唐氣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