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橫挑強梁李克用(2)李克用擴張,張濬誤判形勢

字數:3460   加入書籤

A+A-


    朝廷內權力鬥爭開展得轟轟烈烈,朝廷外各地藩鎮大佬也沒閑著。
    龍紀元年889年)五月,羽翼已豐的河東節度使治所山西太原)李克用,派大將李罕之、李存孝向南攻打昭義軍山西與河北交界,治所位於長治,後遷到邢台)。
    李罕之是黃巢降將,曾做過和尚要過飯,為人極其凶悍;李存孝則是羅貫中所著《殘唐五代史演義傳》中第一猛將。
    這對煞星出馬,不到一個月就連陷磁河北邯鄲磁縣)、洺河北邯鄲永年區廣府鎮)二州。
    昭義節度使孟方立忙派大將馬溉、袁奉韜出兵數萬,在琉璃陂河北邢台縣西南三十餘裏)迎戰,被河東軍打得大敗,二將均被生俘,李克用乘勝進擊邢州邢台)。
    孟方立此人度量不大,愛猜忌人,手下將領對他多有怨言。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都不願再替他賣命。慚懼之下,孟方立飲藥而死。孟方立的弟弟孟遷任洺州刺史,倒是頗得人心,眾人將他擁立為昭義節度使,並派人赴汴州向宣武節度使朱全忠求援。
    朱全忠得知昭義有難,原想出軍從魏博治所在邯鄲魏縣)境內通行,卻被節度使羅弘信婉言謝絕。隻得讓大將王虔裕率數百精銳,抄小路進入邢州助防。
    大順元年890年)正月,李克用集中兵力猛攻邢州,孟遷糧盡力竭,再也無法支撐,竟將王虔裕等前來支援的數百宣武將士抓起來,舉城降於李克用。
    李克用委任大將安金俊為邢洺團練使,分管邢、洺二州,昭義所屬澤、潞、邢、洺、磁五州盡數落入李克用囊中。
    南邊戰事剛剛平息,李克用便馬不停蹄的發兵向北,攻向雲州山西大同)。
    雲州防禦使赫連鐸是吐穀渾人,曾在唐僖宗乾符六年879年),會同盧龍節度使李可舉河朔三鎮之一,位於河北北部,治所北京),在鷂兒嶺河北宣化縣東二十裏)將李克用打得大敗,逼得李克用倉皇逃入達韃今外蒙古境內)。
    這次血海深仇,同當初朱全忠造成的“汴州之恥”一樣,讓李克用銘刻腦海,一直尋機複仇。
    如今朝廷不管事兒,南邊威脅又已掃除,自然該找赫連鐸算算舊賬了。
    在沙陀鴉軍的猛攻之下,雲州東城很快陷落。赫連鐸打不過李克用,隻得派人向盧龍節度使李匡威求救。
    雲州與盧龍地界相接,聯係密切。李匡威聞訊,即刻出兵三萬前往救援。
    二月二十日,鴉軍向雲州殘存勢力發起攻擊。激戰中,剛剛擔任邢洺團練使的安金俊被流箭射中身亡,萬勝軍使申信臨陣倒戈降於赫連鐸,加之盧龍三萬援軍已到,久經戰陣的李克用見勢不妙果斷撤軍。
    三月,受挫的李克用巡視到了昭義鎮,把滿腔怒火撒到了節度使李克修身上,以招待不周為由,當眾痛罵李克修,並親自對其施以鞭刑。
    李克修是李克用的堂弟,為人樸實本份,在軍中威望很高,也曾跟隨李克用征戰沙場,立下無數戰功。這次無辜受辱,對他打擊很大,不久便羞愧成疾,病逝於府中!
    李克用讓堂弟李克恭接替李克修,出任昭義節度使。
    四月,僥幸逃得一命的赫連鐸,聯合李匡威共同奏報朝廷,懇請討伐李克用。
    而朱全忠也早想鏟除李克用這位爭霸路上的最強對手,便也借機奏朝廷,稱:“李克用終會成為國家大患,如今趁他作戰失利,臣請會同河朔三鎮共同將其誅滅,再由朝廷指派重臣主政河東。”
    昭宗接到雲州、盧龍、宣武三鎮征伐李克用的奏疏,召集四品以上官員商議。大臣們多數不讚成,特別是宰相劉崇望、杜讓能認為如今朝廷勢微,不應輕啟戰端,橫挑強梁。但另兩位宰相張濬、孔緯卻執意出兵。
    張濬早年曾是隱士,經宦官楊複恭推薦出任太常博士,由此步入仕途。楊複恭受田令孜排擠,被貶為飛龍使,張濬轉而依附田令孜。等到楊複恭再次掌權,便與張濬結下了梁子。
    昭宗想除掉楊複恭,本著仇敵的仇敵是朋友的原則,提拔張濬為相,並對其委以重用。張濬也開始以“中興唐室”為己任,常常自比謝安、裴度。
    李克用在征討黃巢時,張濬曾是三軍都統王鐸的判官。李克用一向鄙薄他的為人,聽說他當了宰相,私下對前來頒旨的使者說,張濬此人隻會誇誇其談,沒什麽實際才幹,將來擾亂天下的定是此人。張濬聽後,對李克用懷恨在心。
    基於以上原因,張濬一直想借助外力除掉李克用、扳倒楊複恭,以收一箭雙雕的奇效。
    為了說服昭宗,張濬在朝堂上慷慨陳詞:“先帝指唐僖宗)第二次退出京城,都是受沙陀人所逼。臣時常顧慮李克用與河朔三鎮勾接,使朝廷無法製衡。如今各大藩鎮聯名請求討伐李克用,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請陛下讓臣率兵征討,臣保證不出十天半月,定能蕩平河東。”
    楊複恭聽他說得熱鬧,忍不住插話道:“先朝被迫遷移,雖說是藩鎮跋扈所致,但也與當時朝中重臣處置失措不無關係。現在局麵剛剛穩定,不宜再啟戰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昭宗雖對楊複恭持有看法,但也不得不承認楊複恭說得在理:“李克用有收複長安的大功,我們趁他危急前往討伐,天下人當如何評價!”
    眼見事情泡湯,孔緯有急了,答道:“陛下所說是權宜之計,張濬所講才是萬世之利!昨晚,臣將出兵攻伐所需經費作了估算,以國家現有實力,保障個一年、兩年不再話下,就看陛下能否下定決心!”
    昭宗見他最信任的兩位宰相意見一致,態度又如此堅決,也不好再否決,勉強道:“那我就把這件事托付二卿,千萬不要讓我蒙受羞辱!”
    五月,朝廷下詔,撤銷李克用河東節度使一職,任命張濬為河東行營招討製置宣慰使。同時,委任京兆尹孫揆出任副使,鎮國節度使韓建負責後勤保障。
    又令宣武節度使朱全忠、盧龍節度使李匡威,分任南、北招討使,兵分三路合力進討李克用。
    詔令下達,張濬請求給事中牛徽做他的行營判官。
    牛徽是“牛李黨爭”中“牛黨”領袖牛僧儒之孫,在朝中有著較高聲望。張濬想將他納入班子,無非是要借機抬高自己。
    可牛徽對當前形勢看得很透,才不願去趟這趟渾水,遂以生病為由加以婉拒,私下告訴親信:“張濬趁國家喪亂之時,偏想逞個人英雄替自己立名,輕易招惹地方強藩,寒了他們報效朝廷的心。我料想他喪師辱國的日子不會太久!”
    喜歡大唐氣象請大家收藏:()大唐氣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