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羅掌櫃的遺書
字數:4158 加入書籤
武從文將隻看了一半的錦衣衛密報重重合上。
“真是好算計!一切都那麽順理成章,合理得挑不出半點兒毛病!”
說這話時,他眼皮氣得直跳,過了好半晌才沉聲問道:“萬氏父女可有消息?”
站在對麵的周繡娘還是那身連帽鬥篷,語氣中也難得的帶上了些許怒氣,“江南貢院主殿坍塌的當日,這二人便不知所蹤。”
武從文不滿的皺眉,“就沒提前布置?”
周繡娘解釋道:“臨安城魚龍混雜、遍地眼線,為了避免打草驚蛇,我下令臨安衛不得派人監視。”
武從文再問:“也沒提前調查二人來曆?”
周繡娘沒回答,欲言又止。
武從文疑惑的看向她,咬著牙吐出一個字:“說!”
周繡娘微微躬身,“經查,此二人乃是摩尼教門人。臨安衛事後秘密突襲了所有掌握的摩尼教分壇,均未發現二人蹤跡......”
說到這她頓了頓,聲音又低沉了幾分,“我懷疑他們已經被人滅口了。”
“摩尼教?”武從文兩眼猛地一眯,冷笑道:“看來江南還有大魚啊!而且藏得足夠深!”
周繡娘再次沉默,自己和方百花都和摩尼教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縱使問心無愧,也還是不宜多言。
武從文頓了頓又問:“李逵情況如何?”
“茶飯不思,從進大牢開始,除了被提審,一句話也沒說過。”
武從文眼中不忍一閃而過,轉頭對身後的陳二狗道:“傳我旨意,將那沒腦子的白癡押回汴梁,一路重枷囚車!”
陳二狗答了聲“是”,情緒沒有任何波動。
周繡娘卻急道:“陛下,如此動靜太大,鐵牛日後想要脫身可就難了啊!”
武從文冷笑道:“你以為不這麽做,那幫家夥就不會大肆宣揚了嗎?”
周繡娘歎一口氣,不再多言。
武從文又問:“王貴如何?”
周繡娘冷聲答道:“那廝奸猾的緊,將自己摘得幹幹淨淨,沒有留下任何把柄。”,頓了頓又歎道:“也是鐵牛講義氣,曆次過堂一句也沒提他。”
“這個白癡!”武從文又罵了一句,心裏卻並不意外,那黑廝別的不說,單單“義氣”一樁的確是看得比性命還重。
周繡娘試探著問道:“要不要將嶽將軍秘密調往臨安?畢竟那王貴手掌數千兵馬。”
武從文搖搖頭,“不用,大魚不露頭,隻能說明餌下的還不夠。”
麵對周繡娘不解的目光,他再次對身後的陳二狗吩咐道:“你親自跑一趟臨安,三件事。”
“第一,告訴張叔夜,科舉事大,不可耽誤,必須如期進行,讓他不要分心再管貢院貪腐案了。”
“第二,此案換成秦檜主審、王貴副審。告訴他們,速速結案,然後立即將李逵押解入京候斬。”
“第三,放出風去,說我有意近日南下,把即將開始的殿試改在臨安進行。”
周繡娘秀眉微皺,很快想通了武從文如此安排的深意。
剛剛事涉方七佛生前頗為看重的李逵,她是關心則亂,此時已經徹底恢複了一貫的冷靜。
......
臨安。
剛剛穩定不久的江南,仿佛一夜之間就變得風雨飄搖起來。
如果說台州和溫州接連遭遇海寇洗劫,對於臨安百姓來說還隻是茶餘飯後的談資,而就發生在身邊的貪腐大案,則讓所有人都目瞪口呆,隨即便是油然而生的憤怒!
新朝首次科舉要用的江南貢院,尚未竣工就出了事故,百餘名正在施工的人受傷,十三人命喪當場。
難道這新朝比之舊宋還有不如嗎?那老百姓的日子還有什麽盼頭?!
新消息一波接著一波,直接責任人羅掌櫃自知罪責難逃,不等抓捕的官兵趕到,便提前服毒自盡了。
可他死前留下了一封血書,矛頭直指江南貢院督造使李逵。
羅掌櫃在遺書中哭訴,自從李逵上任後,便多次向自己索賄,話裏話外各種威脅。
自己明白“自古民不與官鬥”的規矩,孝敬孝敬也是應該的,可對方居然張嘴就是兩千兩!
江南貢院工程雖大,可主要建築隻有三處,一間主殿用來監考、閱卷,兩側偏房供考生答題,朝廷給的總造價也就隻有兩萬五千兩而已。
按兩成利計算,自己的毛利也就是五千兩,再刨除雜七雜八所費,最終落進自己口袋的最多四千兩。
這是直接就要拿走純利的一半啊!
自己覺得太多,剛想托人說和說和,可還沒等找到門路,李逵就從施工現場消失了。
不多久,老家梅龍鎮傳來消息,那李逵竟然隨便尋了個由頭,當街將自家一個遠房親戚活活打死了!
不僅如此,事後還反誣是自己親戚在光天化日之下強搶民女、持械行凶,此事在越州府衙都有備案。
自己得到消息嚇得魂飛魄散,不但立即將兩千兩如數奉上,又上下疏通才得以要回親戚屍身,加上下葬、撫恤,自己前前後後又花了近千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本以為事情就到此為止了,哪知那李逵似是認準自己軟弱可欺,竟然變本加厲。
他先是看上了臨安城中繁華處的一處宅院,然後讓自己花一千兩買下,還得和原房主一起演了出雙簧,最終以一半的價格賣給他,並去府衙正式備案。
關鍵李逵出的那五百兩,也是事先向自己“借”的,裏外裏自己一共花了一千五百兩!
至此,自己已經賠本倒貼錢了,可那李逵仍然不肯放過,今日一百兩、明日二百兩,美其名曰是“借”,其實就是明搶!
自己畏懼對方權勢、凶殘,為了保家人平安,隻能盡數滿足。
可自己手下還有一大幫夥計要養,他們各自也有家人要養,工程一幹數月,總不能讓所有人都跟著自己一起挨餓。
萬不得已之下,自己隻能將主意打到了磚木材料上頭,花低價買了批便宜貨以次充好,不想竟釀成了滔天巨禍!
遺書的最後,羅掌櫃表示自己罪有應得、死有餘辜,隻求朝廷能夠看在自己也是被逼無奈的份兒上,能法外開恩,饒得自己一家老小性命。
和遺書一起被發現的,還有數張李逵親自簽字畫押的所謂“借條”,其中就包括羅掌櫃和那處宅院的原房主簽訂的買賣契約,金額正是白銀一千兩。
這幾乎就是鐵證,旁的不說,隻那份在臨安府衙正式備案的交易文書,便任誰來也沒法說正常。
臨安城正中,距離府衙半炷香路程,絕對的黃金地段,一進三間帶小院兒,怎麽可能隻值五百兩銀子?
也就李逵那個人生地不熟的憨貨,才會以為那就是正常的市場價!
喜歡瘋批武大郎,開局大戰潘金蓮請大家收藏:()瘋批武大郎,開局大戰潘金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