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書法

字數:4302   加入書籤

A+A-


    西梁皇室後人蕭銑在當初宇文化及和李淵爭霸之時就一直潛伏。
    蕭銑過世後其後人蕭鼎站了起來,聯合各路隋末勢力起兵,一時間各地烽煙四起,蕭鼎搶先殺進長安,奪了天下,開創新王朝。
    隋朝共計37年,薑朝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堅持了55年,依靠的就是經濟。
    薑朝所屬子民家底豐厚,物質豐盛,不得不說這薑殊也是一代帝王,給薑朝多點時間必將站穩在中華大地上。
    蕭鼎稱帝並未恢複梁朝名稱,而是立誌掙脫束縛,打造盛世,新朝稱華朝。
    時至今日,安元五年,華朝已是第三代皇帝蕭弘在位。
    徐文俊收回心思,下筆,一個氣勢磅礴的“華”字落於石板。
    盛唐沒有了,多了個薑朝,按時間上算現在屬於唐中期,按經濟像是結合了唐宋。
    政治文化是徐文俊最為關心的,華朝初建用各種方式收編了原隋末各地勢力,早已經內外止戰,天下太平,武將刀槍入庫,馬放南山。
    動亂了數十年,本來武風鼎盛的華朝因為和平逐漸武風漸弱。
    蕭鼎剛建華朝文人凋零,朝廷無人可用,於是建立舉薦製度。
    各地官員可舉薦品行端正,才學出眾的官員,名士,學者入朝為官。
    除了舉薦製,蕭鼎同時也開啟在隋末就斷了的科舉,如果說舉薦製是精英人才入仕的捷徑,那科舉就是普通百姓入仕的階梯。
    兩種入仕途徑使得天下文風昌盛,各地文會頻出,詩詞不絕,文人隻為博一鳴驚人,引官員舉薦。
    科舉之路也人滿為患,每年僅取不到200人,科舉製度又不完善,都不用糊名,有名聲之人自然更得考官青睞。
    總之一句話,武將不缺,文人入仕就要有名聲,會造勢,你是一地風雲人物那自然平步青雲。
    武風漸落還未全落,文風漸盛也未全盛,剛好在這個時期達成了一個平衡。
    徐文俊再度在石板上寫下兩個字“求名”。
    文人建立名聲不外乎書畫,詩詞,學問,其中又以書,詩最為大眾接受。
    無數文人都希望哪天靈感乍現,偶得一詩,引無數人驚歎,自此一詩驚天下。
    甚至各地經常會出現某神童七歲成詩,十歲成詩,也不知孰真孰假,不缺被爆出來家裏地方為其造勢的。
    出名要趁早,徐文俊一鄉野小子又哪有機會。
    “得走出去啊!”
    徐文俊下定主意,以最快的速度將基礎打好,學問方麵至少要通讀四書五經,諸子百家,才有考科舉的底氣。
    至於書法是徐文俊最不擔心的,前世徐文俊愛好書法還要從他小學二年級開始。
    那一年班主任是個年輕帥小夥,剛分到徐文俊上學的小學,小孩總是幻想自己長大會是什麽模樣,這個老師便是徐文俊想長成的模樣。
    老師經常會在辦公室練習毛筆字,這一手字在當年徐文俊的眼中確實漂亮,偶像會的那必須也會啊!
    於是開始練字,其實也沒練出什麽太大名堂出來,畢竟毛筆字不實用,練習要找機會,硬筆書法就拿上鋼筆隨時可以練。
    小學至高中課本的空白地方都寫滿了鋼筆字,都是上課無聊練字寫的。
    字想寫的好看就要找字帖練,甚至曆史書上的一頁碑文圖片,覺得字好看都會剪下來跟著練。
    徐文俊經常練習不同的字體,甚至幻想能獨創自己的字體。
    初衷算是崇拜老師而練字,後來慢慢是真的愛好了。
    經常會拿著自己寫的字顯擺,比如做個扇麵在上麵寫字,抄篇詩詞做成仿古卷軸。
    當有一天有個女同學誇他字漂亮,要幫忙寫一幅送給她時,那飄飄然的感覺。
    自此對寫字的愛好達到了頂峰。
    硬筆書法現在沒用了,毛筆字要重新開始練。
    前世毛筆字雖然練的少,但腦子裏的字帖多啊,前世沒多練,這一輩子有充裕的時間,再拾起這愛好也不枉穿越一回。
    徐文俊眼神堅定,重重在石板上寫下兩字“書法”。
    徐文俊在河邊一時發呆,一時練練字,不知不覺一上午便過去了。
    回到家裏,便想做點吃的,雖然一般吃兩頓,偶爾也要犒勞犒勞自己。
    家裏還有剩飯,現在賣飯團一般家裏會留有米飯。
    “月兒,去福伯家買幾個雞蛋回來,給你做好吃的。”
    “好呢!我馬上去。”
    家裏後來又買了小雞來養,主要是月兒太寂寞,想找點事做,本來打算帶著她去擺攤,實在小丫頭天天來來回回太累了。
    現在家裏一起十多隻雞,可惜還沒有可以下蛋的。
    每天早上耶娘會準備好豬食,白天喂豬養雞就是月兒的活。
    等月兒買回來雞蛋,黃瓜丁,胡蘿卜丁和羊肉丁切好了。
    雖然沒有鐵鍋,炒飯用陶鍋也差不多,一番操作,最後一把蔥花一撒,美味的羊肉炒飯出鍋。
    顆顆黃澄澄的飯粒,紅的是胡蘿卜,綠的是黃瓜和蔥花,再不時幾點肉沫點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哇!好漂亮啊!一看就好吃。”
    月兒迫不及待的拿起勺子就將炒飯送進嘴裏。
    “二兄太厲害了,這麽好吃的飯都可以做的出來。”
    一臉滿足樣,月馬屁精上線。
    哎,看來得教月兒識字了,誇人的詞匯太少了。
    下午繼續在河邊,大學也不到2000字,準備用一下午的時間粗讀一遍。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
    甲班。
    第一天進甲班徐文俊到的比較早,剛走進課堂便有人招呼:“是找你堂兄嗎?”
    同在一個院子裏學習了二十多天,甲班的人自然認識這個每天在院子裏練字的孩童,也知道他是徐文信堂弟。
    族長的小兒子徐文信今年十四歲,也在甲班,經常看見徐文俊都會打招呼。
    “師兄好,我現在升到甲班啦。”
    徐文俊麵帶笑容。
    “不錯啊,這才開學不到一個月呢,座位隨便坐,大多是空位。”
    這位師兄也沒多想,以為是在家中便已啟蒙,有意科舉送來乙班過渡下再升到甲班。
    陸續有人進來,等徐文信進來時看到徐文俊還有些疑惑徐文俊怎麽坐在甲班。
    “堂兄,我升到甲班啦。”
    “你這啟蒙還不到一個月吧?你以前不是不識字嗎?”
    文信覺得不可思議。
    眾人也齊齊望了過來。
    喜歡農家子的賺錢科舉日常請大家收藏:()農家子的賺錢科舉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