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四書
字數:5124 加入書籤
甲班實際上也有十多人,常來的隻有六人,現在有七人了。
其他不常來的都是已經學到五經,平時在家自學,幾天來一次,或者遇到疑問來找夫子解惑。
座位有十來個,大多靠前坐著。
“是啊,我已經熟悉了千字文,夫子便將我升入了甲班。”
“來坐我旁邊。”徐文信招呼文俊。
“你是說你不到一個月便把千字文通篇背誦理解了?”
還是有些懷疑,千字文雖不難,但對於一個幾歲剛蒙學的孩童,又要識字,又要理解,僅不到一個月還是難度比較大。
“夫子考過我了。”
徐文俊平靜說道。
“你這腦瓜子,我阿耶看的真準,想我當初在乙班也是學了一年。”
徐文信摸摸文俊的頭頂,表情驕傲,這是我堂弟啊!
旁邊有人嗤之以鼻:“來之前學過吧?我是沒見過一月能學完千字文的,你們誰見過嗎?”
有人笑笑,有人不搭話,有人相信投來羨慕的眼光。
“陶明淵,你做不到不代表別人做不到,沒必要陰陽怪氣。”
有人說自己堂弟徐文信自然有氣。
徐文俊一聽這名字,心想你這名字要倒過來就出息了。
這陶明淵十七歲,在範夫子的私塾學了十年,四書快學完了,算私塾的老資格。
“那就恭喜你徐家出了位神童。”
陶明淵作勢一拱手,臉上訕笑,還是陰陽怪氣。
“現在神童是挺多的,我們這窮鄉僻壤也出了一位啊!哈哈!”
又來一人嘲諷,現在很多造勢神童的,大多禁不住驗證,其中意味不言而喻。
徐文信來了脾氣,正想開口,文俊立馬拉住。
“堂兄,不必在意,肚子裏有沒有貨自己知道就行。”
徐文信忍不住,還是打算反擊,卻見到門口範夫子走了進來,忙正襟危坐。
範夫子腳步輕踱,雙手後背。
“今天甲班來了一位新人,想必你們也認識了。”
“自我手中啟蒙,開學至今不到一月,已經對千字文熟練掌握,吾心甚慰,望戒驕戒躁,繼續努力,方不負天資。”
徐文信滿臉得意,像是誇讚的人是他一樣。
徐文俊立馬站起來。
“夫子教誨銘記於心,當時刻鞭策自己不敢忘。”
心想夫子昨天可沒有這麽誇啊,難道剛剛在門外聽見了給我撐腰呢?
得到範夫子親自背書,陶明淵等開始嘲諷徐文俊的幾人臉上青一塊,紫一塊,想必心裏清楚範夫子聽到幾人話語了。
陶明淵瞟了一眼,看到徐文信臉上得意的神情,更是尷尬。
範夫子繼續說道。
“至於你們,家中送你們來進學,農事不沾,你們可有盡力苦讀?可對得住家族的培養?”
“天資我就不說,你們付出的努力有多少我一目了然,沒有一個讓我滿意的!”
說著夫子歎了口氣:“勤能補拙啊!開始學習吧。”
大家開始翻書朗誦,一時間聲音嘈雜。
範夫子逐個檢查功課,或要求背誦,或要求釋義。
答出者正常輪到下一位,答錯或不熟練者收獲一頓訓斥,到了甲班一般不會打板子了。
甲班每人學習進度不一樣,除了書法,曆史,算數統一學習,其他都是按各自進度學習。
看的出範夫子對每人的功課進度都了如指掌,不愧為附近名聲最大的夫子,就這份責任心也值得。
範夫子最後來到徐文俊身邊。
“今天開始學習大學,可有先行熟悉下?”
“回夫子,昨天有將大學粗讀一遍。”
“將你能記住的背誦出來。”
徐文俊有點慌,昨天隻是讀了一遍,並沒有刻意去記憶,也沒想到今天會要背誦。
穩住心思,搜尋記憶。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
還好前麵自己嚐試過釋義,記憶深刻點,吞吞吐吐背了百來字,後麵徐文俊估計也能背出來,隻是卡殼的厲害範夫子便叫停他。
還沒開始學就能背下百來字,四舍五入也有整本大學的十分之一了,經常背書的都知道,有理解才好背誦。
範夫子撫了把短須,壓住要翹起的嘴角。
“我先給你釋義一段,好好記著。。。”
乙班的學子今天左等右等夫子就是不來。
放學回家,晚飯剛吃完,族長便來到了徐文俊家中,對著徐文俊就是一頓誇,想是徐文信回家後把今天範夫子對徐文俊的誇讚如數告知。
徐雲虎一家人不知所雲,族長便詳細解釋了一番徐文俊的讀書天賦。
全家欣喜萬分,又是一頓猛誇,趙氏紅了眼眶,族長更是高呼。
“吾族興旺可期!”
徐文俊這40多年老臉皮被誇的麵紅耳赤。
匆匆月餘。
徐文俊再度一月學完大學,又得到範夫子的一陣誇讚。
也是在這個時期才能學完,大學和中庸並沒有後世那麽多注釋,並不是主要學習書目,沒有後世的特殊地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四書裏的論語和孟子才列為經書不久,四書這個時候並不被重視,在後世朱熹注出《四書集注》才注重四書,科舉才以四書為主要科目。
現在這個時期重五經,即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
五經才是科舉的主要項目。
大學不到2000字,背誦和理解,外加上每人的理解注釋不同,範夫子傾囊相授,徐文俊自然一月就拿下了。
更何況這個時代沒有任何娛樂消遣,全身心都投入在讀書中。
讀完大學剛好是休沐日,徐文俊正在河邊讀新買的論語,有位族內叔父來到家中,月兒便將他叫回了家,家裏就他們兩人。
“文俊,青磚燒製出來了,族長喚你去看看。”
在村裏大多都是直呼名字,否則人多時候一聲二郎不知道多少人答應。
“那太好了,快去。”
徐文俊笑眯眯,可算有磚瓦房住了,這破茅草屋住膩了,最惱火的是晚上想多讀會書還怕影響到家裏人。
“從過年後一直到現在,我們嚐試了各個時間段的陰幹磚坯,比較起來最合適的磚坯陰幹時間是兩個月。”
岩老給族長和徐文俊介紹。
磚窯已經增加到了五口,周圍清理出了一大片空曠地帶,一條條的棚子,擺滿了正在陰幹的磚坯。
有點後世磚瓦廠的意思了。
“給大夥說說,文俊不到一月蒙學就讀完千字文大家都聽說過了,昨天我家小子回來又告訴我文俊一月又讀完了大學,天佑我徐氏,出了個神童啊!”
眾人驚歎,也是由衷的高興,有些還理解不了什麽意思的自有旁邊的人給他解釋。
這個時代家族綁定在一起,一榮俱榮,集體榮譽感很強,犯了大罪誅九族一個都跑不了。
出了頭家族找你幫忙你也是理所應當,好多家族有前途的孩童都是全族供養。
“文俊,阿伯知道你家早就想蓋房子,青磚技術也是你交給族裏的,你現在讀書,也需要自己的房間,今天我做主,燒製出來的磚瓦優先供應給你家建房子。”
族長說這話,村裏的人都沒有任何異議,衝著這技術是徐文俊教出來的也應當如此。
“應當如此。”
“應當如此,大家先幫虎子家蓋好房子。”
“各位叔伯,聽我一言,我家確實想蓋房子,但是這青磚還是要出錢買的。”
徐文俊說道。
喜歡農家子的賺錢科舉日常請大家收藏:()農家子的賺錢科舉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