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課堂
字數:3875 加入書籤
第二日亦是如此,徐文俊再度在庭州城內到處逛,等到全城都逛完,心裏已經確定兩個地方適合開不歸樓。
第一處自然是府衙附近,達官貴人的府邸都在附近,精準定位客戶群體。
第二處叫做柳絮街。庭州城城西靠近西市不遠有麵湖,湖中小島上有座古塔,這湖便叫做塔西湖。
柳絮街就是塔西湖旁的一條長街,長街上大大小小十多家青樓,還不包括湖上的畫舫。
每到晚上燈籠點起,柳絮街車水馬龍,小販叫喊聲此起彼伏,小娘子們花枝招展,是整個庭州城最熱鬧的地方。
小一點的青樓也還罷了,商賈花點錢也能進去瀟灑一番,有名的青樓你詩詞歌賦不懂一點,沒人帶還真進不去,甚至最頂尖的青樓不是熟悉的尊貴客人一律不接待。
這時的青樓女子若是不懂歌舞詩詞,隻能做底層的暗娼,懂得一點也許還能上台伴個舞、彈個琵琶什麽的。
能稱的上大牌的青樓女子必須歌舞詩詞有自己拿的出手的,才有資格去陪才子騷客們吟詩作對,飲酒作樂。
至於最頂級的頭牌,必須有最頂級的才藝,就比如有的頭牌做出來的詩,連好多習文多年的文人都自歎不如,又比如有些頭牌一曲舞,跳到台下眾人皆丟了魂。
這樣的頭牌自然是見上一麵也極難,沒有她想見的人,沒有打動她芳心的詩詞,都不會露麵。
偶爾頭牌出現,出場費都高達數百兩銀子,相當於後世的數十萬,在這個府城百姓還在為每個月三五兩銀子掙紮的時候,頭牌們出場一次別人一輩子都掙不到。
在華朝,文人們心裏青樓女子的地位可不低,青樓就像後世的娛樂公司,缺乏推廣方式的文人出名很重要的一個途徑,就是青樓女子吟唱他們的詩詞。
若是你的詩作被青樓女子廣泛傳唱,你自然也跟著出名,青樓女子也希望你多寫佳作給她吟唱,她也提高身價,所以彼此雙輔雙成,互相成就。
華朝的文人若是說沒去過青樓,都不好意思出門,你若是在青樓遇到你的頂頭上司,不用在意,相視一笑就行。
高檔青樓裝修豪華,用具都是金杯銀盞,消費極高,身上沒幾百兩銀子都不好意思進去。
徐文俊選擇柳絮街自然能理解,光這些來青樓消費的人都能讓不歸樓賺的盆滿缽滿。
徐文俊特意等到華燈初上,看到了繁華的柳絮街才回到府學齋舍。
明日便要開學,徐文俊交代好猴子把他的想法說給大舅聽,讓他留意這兩個地方有沒有合適的門店,若是能買下來優先買。
徐文俊回到齋舍,洗了個澡再把衣服洗了就安心開始看書。
不一會,舍監帶了個仆從模樣的人進來,這仆從將床鋪好,生活用品和衣服等歸置好才離開。
徐文俊還在感歎這是誰家公子哥來和他一起住了,就見門口走進來一個公子哥。
“是你!!”
“是你!!!”
兩人對視一下齊聲叫道。
原來這公子哥就是當初小巷裏撞他的少爺。
少爺眉頭蹙起,旋即走了出去,不一會又灰溜溜的回來了,想是沒換到齋舍。
徐文俊也不願意和他一屋,對方性格太刁蠻了。
兩人也不說話,徐文俊練字,這少爺進了裏屋躺在床上拿著本小說在看。
一夜相安無事。
第二天開學典禮,近兩百名學子齊聚大成殿,首先便是鄭博士帶著大家祭祀,一通祭文念完,祈求學院文風鼎盛,學員科舉金榜題名。
然後孫博士上台,勉勵大家一番,去年參加科舉的共去了二十多人,九人上榜,算全華朝很厲害的府學了,大家要以他們為榜樣,勤奮苦讀,巴拉巴拉的。。。
等到下午,開學典禮完成,學員們回到課室,徐文俊這才知道他分到的中乙班有哪些人。
李毅然悄悄和徐文俊說他探聽到的消息。
這兩個博士學員們一般稱鄭啟明為“大博士”,孫文淵為“小博士”,府學裏最終做主的還是鄭博士。
兩人教學水平倒是差不了多少,鄭博士來的早些,這孫博士卻明裏暗裏想爭上一爭,選學子的時候喜歡選些官員之子,悉心教導,他教導的普通子弟就不怎麽放在心上。
鄭博士倒無所謂,由的他去,他教導的學員通通一視同仁,一般來縣學的都是七品以下官員子弟,可能他也沒放心上。
所以昨天在學正署那吏員才暗示他選擇鄭博士。
鄭博士通知了中乙班在課室集合,他自己人卻還沒來,徐文俊無聊四處打量,又看到一個熟悉的人,昨天他的室友公子哥。
公子哥一個人孤零零的坐在角落,也不搭理別人,整個中乙班除了徐文俊,應該就是他最小了。
鄭博士姍姍來遲,到了也不廢話,直接叫新生自我介紹。
前麵幾人介紹完輪到公子哥,他站起來懶洋洋的說道。
“我叫鍾承誌,十四歲。”
一般都會說來曆,大家會想了解背景,可鍾承誌略過了,說完直接就坐了下來。
在座的學員還是有些感歎,十四歲能坐在中乙班,算很不錯的了,班上普遍在二十歲左右。
就是不知道才華如何,有沒有水分,不過一場測試就知道了。
徐文俊心裏卻在嘀咕,果然是叛逆期。不容多想,輪到他自我介紹了。
“我叫徐文俊,十一歲,來自容縣。”
剛剛還在感慨的其他學員變成震驚,十一歲升中班可還沒聽說過,最低有十歲進入府學的,但他十一歲也沒升到中班。
鍾承誌看過來的眼神有些異樣,徐文俊長的高大,他還以為徐文俊應該和他差不多年齡,沒想到對方比自己還小三歲。
新生介紹完,四個從下班升上來的,徐文俊、李毅然、鍾承誌三個是外麵進來的。
鄭博士繼續說道。
“能來中乙班的都已經熟練掌握四書五經,等你們將四書五經融會貫通就可以升進甲班備考科舉,今年班裏多了幾個新生,等會我出題,新生做完後交給我,我好了解你們的學習進度。”
這鄭博士看來教學有些本事,先摸底再因材施教。
鄭博士繼續檢查了中乙班老學員的功課,有獎有罰,至此第一天徐文俊在府學的上課時間就結束了。
徐文俊吃完飯回到齋舍,就看到屬於他的桌子上放了一軸考卷,打開考卷,頭都大了,怎麽會有這麽多考題?
喜歡農家子的賺錢科舉日常請大家收藏:()農家子的賺錢科舉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