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推廣
字數:4095 加入書籤
徐文俊心裏有個推廣計劃,首先就是要把朱刺史說服才行,沒有他的支持胡服的推廣太難。
他心裏措辭一番才開口說道。
“推廣平民化成衣的好處挺多,可以刺激紡織業發展,同時也為百姓增加了勞動機會,為朝廷增加了賦稅。”
“對於百姓來說,首先就是穿胡服更加方便,不管是日常行動還是做事,其次是價格低,統一製作成本降低,百姓也能夠接受價格。”
“拋開對胡服的偏見,隻要大家都穿胡服,百姓穿過胡服後肯定不會再選擇袍服。”
朱刺史和熊司戶都表示認同徐文俊的說法,他們最在乎的是賦稅,賦稅多也代表著政績出色。
“若是價格低,其實很多百姓能夠接受穿胡服,很多百姓都比較窮,完全不在乎穿的什麽衣服,能吃飽穿暖就不錯了。”
這時候何氏布商插嘴了一句,另外兩個布商也跟著附和。
“我們銷售最多的永遠都是麻布。”
他們的店鋪是直接麵對百姓出售布匹的,意見最準確。
“既然如此,我有個成衣推廣計劃,需要朱刺史支持,能夠成功前麵說的好處自然都能兌現。”
朱刺史當然感興趣,連忙說道。
“能為百姓增加勞動機會,還能增加賦稅,肯定支持,你且說來聽聽。”
徐文俊看了一眼三位布商然後說道。
“首先要成立一個服裝廠,請人專門生產平民化的成衣,請的人不需要全部都是裁縫,隻需要有裁縫指導就行。”
徐文俊把服裝廠的流水線操作給大家詳細的解釋了一遍,每個工人隻做自己一部分的裁剪或者縫合,容易熟練,效率大大提高。
“這樣成本就降了下來,一個小型服裝廠不到十個人都可以運作起來。”
“而且我們把衣服分為上衣和褲子分開賣,百姓需要什麽買什麽,對於百姓又更方便。”
徐文俊最後問道。
“三位東家,你們覺得這種方式做衣服的成本比百姓自己做衣服的成本怎麽樣?”
三位布商聽到徐文俊開始說服裝廠就知道機會來了,一直在用心聽著,此時連忙分析起來。
“胡服比袍服本來用料就要少,再就是一般百姓做衣服多少會有些邊角料,而統一製作當然產生的邊角料更少,這兩處節約的布匹算起來足以抵扣掉人工的成本。”
“舉個例子,百姓通常買麻布200文可以做一件衣服,而買一套成衣也隻需要200文,雖然花費一樣,至少百姓不用花力氣自己做衣服。”
徐文俊讚成的說道。
“和我想的一樣,服裝廠成熟後價格還會更低,若是能吸引到外省直接來服裝廠進成衣,那利潤就更高了。”
“到時候銷售成衣的量大了起來,才算是真正的推動了紡織業的發展啊!”
熊司戶有些激動,說道。
“這樣布匹在江南府就直接被服裝廠收購,百姓也能進服裝廠做事,成衣再銷售出去,確實紡織業更興盛!”
獨孤月心裏有些糾結,他是希望胡服推廣,紡織業興盛,他很在乎自己在江南府的名聲,想為家鄉做點事,最近心裏都放著這件事。
華朝的文人做派繼承自魏晉風骨,骨子裏的清高潔傲讓他接受不了異族的事物。
可這推廣胡服一事讓幾人分析的透透的,利國利民,獨孤月心裏就一直在搖擺不定,此時坐在這裏也不發表意見。
朱刺史十分心動,一直在皺著眉頭思考。
“可惜百姓要接受胡服這個過程不知道要多久,文俊你剛剛說的計劃是?”
徐文俊接著說道。
“辦法是有,就是會讓某些人有些為難。”
“首先我們在稱呼上不能再叫胡服,會讓百姓抵觸,可以直接就叫衣服,細分就是上衣和褲子這樣稱呼。”
“外觀上,上衣尺寸更短,袖口更小,活動方便,褲子更長,用腰帶係著,可以至腳踝,這樣就區別於胡服。”
“如此一來,衣服外觀就讓百姓接受度提高不少,這時候就需要有人帶頭穿,百姓才會跟風。”
“而我的想法就是府衙的官員帶頭,平時自家府裏的人也要穿,隻要不是正式場合,平常穿便服的時候都帶頭穿。”
“特別是經常上街的人,比如家裏的仆從,巡街的捕快,小吏等,這樣百姓自然會上行下效。”
幾人都驚呆了,這徐文俊的想法可以說是天馬行空。
朱刺史臉色為難說道。
“這怕是有些不妥吧?先不說這些人願不願意答應,整個衙門大多穿著胡服,實在是。。。”
朱刺史能夠想象的到自己會被文人噴一臉口水。
徐文俊耐心勸導。
“前麵肯定會有人理解不了,熬過了這段時間,百姓們都接受了,這事也成自然了,我們穿自己的江南府特色服裝又有何不妥呢?”
“我定會第一個穿。”
徐文俊最後補充了一句。
熊司戶糾結半天,終於鼓起勇氣說道。
“我願意穿,而且叫家人都換上。”
三位布商馬上跟著保證讓自己府上,店鋪,工人全部都要換上,這可是他們的機會。
見朱刺史還在猶豫,徐文俊靈機一動,想到一個主意。
“華朝以漢族為主,我們命名這種服裝為漢服,是我們漢族所創造的獨特服裝,推廣漢服自然是我們的責任,這樣別人有話說我們也能站得住腳。”
“這漢服本來就對於百姓更有利,更方便,我們是進步了。”
朱刺史眼前一亮,如一道閃電劈進了心裏,站起來說道。
“是啊!我們這是為漢族創造了獨特的服裝,這是於民族有功,何須糾結,旁人不能理解是他的想法有問題。”
獨孤月也不禁想到,這是開創,這服裝對百姓有利,自然是進步了,心裏的結總算打開了。
熊司戶和三位布商都鬆了口氣。
徐文俊接著說道。
“既然如此,我們是不是可以提前在江南府文人麵前先提提漢服之事,就算隻能獲得一部分支持,也能對推廣漢服有著極大的作用。”
每個時代的文人一般都引導著當時的潮流風向。
朱刺史忙問道。
“你有何計劃?”
徐文俊輕輕一笑。
“舉辦一次活動,比如詩會什麽的。”
喜歡農家子的賺錢科舉日常請大家收藏:()農家子的賺錢科舉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