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書會
字數:3847 加入書籤
“用詩會、文會把文人召集起來,找機會提提這漢服,有朱刺史和獨孤公支持,想必對創造漢服這個說法更容易得到大家的認同。”
“而且這次集會我建議多邀請學子,年輕學子更容易接受新鮮的事物。”
徐文俊一口氣說完。
朱刺史笑了,這徐文俊腦子還挺靈活的。
“好,就這麽辦!你們覺得用什麽理由開詩會或者文會好?”
徐文俊笑笑不說話,眼睛瞟向獨孤月,眾人看他眼神,也懂他意思,齊齊看向獨孤公。
獨孤月一看這陣仗,哈哈大笑。
“你這小子居然把主意打到老夫身上來了,也罷!老夫雖已致仕,也極少在庭州城露麵,就借著這次機會露露臉,邀請庭州的一些文人墨客來探討下書法!”
眾人放心下來。
由於此次打算邀請的人越多越好,一般地方沒有這麽大的場地,便把文會地點設定在了府學,也符合徐文俊說的多邀請年輕學子的做法。
徐文俊交待三家布商趕時間多做點漢服出來,到時候文會中肯定需要有人穿著漢服推廣,文會的瑣事安排就交給他們三家。
三人欣然接受,再主動提起一事。
“是不是我們三人一起合作漢服的生意?”
“不知道烏氏的成衣是如何利潤分配,按照他的方式分配可好?”
徐文俊卻對著朱刺史和獨孤月說道。
“這漢服推廣最主要的是促進江南府紡織業發展,這平民化的成衣也確實沒什麽利潤,追求利潤不利於快速推廣,就不分利潤了可行?”
兩位都不是愛財之人,本沒這心思,自然一口應允。
三位布商心裏早就計算過利潤,前期隻能算薄利多銷,也不由得輕鬆了些。
徐文俊又對三位布商說道。
“這次文會推廣你們一起合作做好,至於服裝廠還是各做各的好,有競爭才有進步。”
“如今百姓用的布料一般就是麻布,少數人會用上絲綢,你們可以用這兩種布料為主,至於用不用其他布料就看你們各人考慮了。”
“另外華朝衣服款式多是圓領袍衫,漢服我已經和你們說過大概款式,如何改動你們也自己拿主意,百花齊放才能更好的促進漢服的發展。”
這一番話徐文俊完全是站在推廣漢服的角度說的,三人心裏不由緊張起來,看來漢服這一塊的生意以後競爭會挺大,不過還好他們三人走在了最前麵。
成衣展示會的走秀結束後還會有十位青樓女子單獨的才藝表演時間。
徐文俊在不歸樓三樓和大家商量了這麽久,展示會此時已經接近尾聲。
等展示會結束後徐文俊找到烏倩,了解到成衣的定製非常成功,烏氏光今日的訂單就要忙好一陣子了。
但即使再忙也沒辦法,徐文俊還是要插個隊,讓人量了他的身材,按他的要求給他先做兩身漢服出來。
烏倩見到他畫的漢服圖案眼裏異彩連連,忙問道徐公子又有什麽想法了?
“這是打算用做平民化成衣推廣的,後麵你就會知道,烏氏還是專注於高檔成衣定製吧,這才是現在最賺錢的。”
烏倩“哦”了一聲,心裏有些小失落。
這幾天烏氏的東市綢緞莊天天車水馬龍,來定製成衣的絡繹不絕,訂單都已經排到了兩月之後。
不止是展示會當天拿到定製號碼的人來確定款式,沒有去到展示會現場的夫人們聽到消息也紛紛來了解成衣定製。
烏倩按照徐文俊的建議將綢緞莊改造了一番。
前麵的門麵不用太大,木頭雕了幾個模特,擺了幾件最吸引人眼球的旗袍和包臀裙。
後麵隔成幾個房間,每位來的顧客單獨領進房間,派專人介紹成衣,為顧客確定定製款式和布料,重點介紹內衣,有單獨房間私密性更好。
烏倩最近可忙壞了,走路都帶風,不管是布料批發和定製,蒸蒸日上的生意讓她覺得忙也值得。
不歸樓的生意也是蒸蒸日上,這種吃飯和茶樓組合的模式文人非常喜歡,去晚了桌子都沒有的坐,帶動了在不歸樓充值貴賓卡的人越來越多。
這幾天文人們討論最激烈的就是獨孤公邀請在府學舉行文會,庭州城文人都可以去,不設門檻。
獨孤公可是江南府的傳奇,經曆兩代帝王,身居高位,如今致仕返鄉養老,少見客人。
現在庭州文人有了和他近距離接觸的機會,聽到消息的無一例外都會到場。
“獨孤公最喜書法,我準備了一張自己的草書帶過去讓他老人家指點指點,餘兄,你準備了什麽?”
“我可沒有你在書法上的造詣,準備了一首詩,希望獨孤公能看上一眼。”
庭州城這幾天的熱鬧就不關徐文俊的事了,阿娘最近要他每天下學都回到家裏,他把心思花在了月兒身上。
不歸樓已經走上了正軌,除了阿耶每天負責采購,阿娘和大郎、月兒三人也都無事可做。
於是月兒每天都被趙氏看的死死的,逼著她學習女紅,月兒學了一陣子,手不知道被紮了多少次,實在受不了,就跟二兄哭訴。
徐文俊最是疼愛這個妹妹,本來也覺得學女紅沒甚用處,就由得她,開始教她讀書。
這真是一物降一物,趙氏對徐文俊的話不會懷疑,女兒不想學就不學吧,誰叫二郎說女子多讀點書,以後嫁人了會管家更好。
比如那烏家的烏倩,學文識字,不就將烏家裏裏外外都管理的有條不紊嘛!
烏倩在徐文俊一家人來到庭州後就上門拜訪過,備了重禮來答謝趙氏在靈台寺的關照。
趙氏見到她很是高興,隨緣遇見的人如今還能在庭州見到,兩人也走動的比較勤,隻是最近烏倩太忙。
徐文俊教了月兒幾天感覺實在太浪費時間了,影響了他自己讀書,最終打算幫月兒找個教能女子學問的先生,雖然少,還是找的到的。
已經放出話來,托認識的人在留意。
徐家還有個不開心的人,大郎。
到了庭州他就無所事事,不歸樓服務員都是女的,他想幫手也幫不上。
早兩年在容縣就安排他去過私塾,可是他在這方麵完全一點興趣都沒有,隻能說認識了字而已。
如今誰再提起要他讀書,他都是躲得遠遠的。
喜歡農家子的賺錢科舉日常請大家收藏:()農家子的賺錢科舉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