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考題

字數:3500   加入書籤

A+A-


    徐文俊馬上將兩道題目工工整整的謄寫下來,檢查一下題目並沒有謄寫錯誤,然後再開始思索答題思路。
    思路理清,然後在草稿紙上寫下自己的詩賦初稿,這是最花時間的,等到初稿完成,隻需要仔細檢查潤色,最終定稿再抄寫在答題紙上。
    徐文俊工工整整的用瘦金體將答案謄寫了上去。
    第一題:《望終南山賦》
    “京畿之側,終南挺秀。其峰峻拔,傲立蒼穹。初臨其麓,但見層巒疊嶂,翠影連天。岩崖嵯峨,怪石嶙峋,似鬼斧神工,天然雕琢。。。”
    “。。。遙想昔賢,多隱於此。盧敖遁世,抱樸守真。。。願守初心,誌在青雲。”
    第二題:《憶昔》
    “憶昔安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謄寫完成,徐文俊最後仔細的檢查一遍,吹幾口氣讓墨汁快速風幹。
    此時已經可以交卷,徐文俊抬起頭來,一看已經有了數位學子交了卷,很正常,考題簡單,這兩道題目學子們都已經做過。
    徐文俊也不等了,跟在後麵交卷上去,然後走出了考場。
    第二天還是同樣的搜身,進了考場後直接放題,今天考貼經,共有十五道題目。
    這些貼經選題偏門,字數又多,不少考生都咬著筆管冥思苦想,但對於徐文俊來說就簡單的不行,幾乎是念著前句,後句自然跟著出來了。
    他唯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因為字數太多,需要字體工整,填寫仔細,不能汙了卷麵。
    很快,十五道題目全部完成,徐文俊不想浪費時間,粗粗檢查一遍就交了卷,今天他是第一個交卷的考生。
    到了第三天,也就是最後一天,考的是策問,共有三道題目。
    “今欲澄汰吏治,使為官者廉能並舉,然法紀雖設,仍有貪墨、庸碌之輩。爾當以何法甄別賢愚,使能者在職,貪庸者去位?又當如何建立長效監督之製,以防官場積弊再生?試詳述之。”
    “農桑者,國之大本。今雖力勸農桑,然水旱之災時有,賦稅之征亦重,致民有饑餒流離之苦。若爾為吏,當以何策興農桑、備災荒,又如何權衡賦稅,使百姓安居樂業,國用亦足?”
    “邊疆之地,常受外敵侵擾,烽火不寧。今欲固邊防、靖外患,然兵事耗費巨大,且邊地民情複雜。當如何整軍經武,又如何恩威並施,以撫邊民,使邊疆長治久安?”
    又是三道中規中矩的題目,分別從吏治、民生、邊防三個方麵考察學子們對時務的見解。
    這樣的題目平時學子們在一起交流的很多,且都已經做過,下筆自然通暢的很。
    看來學院是有心讓學子們都去試試科舉,徐文俊都懷疑曆年的畢業考試是不是都是這幾個題目。
    用不了多久,陸續就有人交卷,徐文俊也跟在後麵交了卷,三天的考試終於考完了。
    兩天之後,考試的結果出來了,學院並沒有排名,這次去往京城科舉的共有二十人,每人都拿到了府學開出的推薦信。
    推薦信上麵寫了學子的學業水平和品行,學子持此信可以入住沿途的官方驛站,也算是府學的福利了。
    同時發解試的榜單也出爐了,一位名叫韓立言的中年學子拿下了解元。
    通過了發解試的學子將跟隨押解稅賦的車隊一起前往京城,去參加明年二月的省試,提前過去也好早做準備。
    江南府北上穿過山南府便到了京兆府,京兆府的府城乾安城便是京城。
    徐文俊沒打算同車隊一起出發,而是準備在山南府漢陽城停留下,見見楚王蕭寧。
    李毅然沒有去參加此次科舉,他自覺水平還不夠,還需要多學習兩年再參加,鍾承誌會參加此次科舉,他堅決要等著和徐文俊一起出發,說是路上也有個照應。
    十月的早晨涼意刺骨。
    徐文俊一行人在家人們依依不舍的送別中踏上了前往漢陽的路途。
    徐文俊從沒有離開過家人這麽久,徐雲虎想要陪他去往京城,被徐文俊拒絕了,還好有猴子跟著,要不趙氏不放心。
    猴子今年上半年做了父親,他妻子給他生了個兒子,他本來一直在漢陽陪著剛出生不久的兒子,聽到徐文俊今年要參加科舉的消息,就趕來了庭州陪徐文俊去京城。
    徐文俊本想拒絕,猴子在漢陽也算個人物,掌管著不歸樓和通達商行的部分事宜,還叫他跟著自己有些不妥。
    可是猴子怎麽勸都不聽,非要跟著徐文俊,說是要照顧好他的生活瑣事,讓他專心科舉。
    徐文俊也隻得答應他了,猴子人很機靈,有他在身邊確實會方便很多。
    庭州城去往漢陽城騎馬隻需要七天,徐文俊隻帶了猴子,鍾承誌帶了兩名侍衛,一行五人騎馬出行,速度快又便捷。
    路上可以住官方驛站,幾人不需要趕時間,每天僅僅白天跑幾個時辰,也在第七天就趕到了漢陽城。
    這是徐文俊第二次來到漢陽城,他之前來過山南府府學交流學習過一次,當時蕭寧還沒有就藩。
    猴子在漢陽的房子還是徐文俊得知他要成親的時候送的,托趙自安找的房子,徐文俊也不知道在哪裏。
    到了漢陽猴子領著幾人直接就回了他家,安頓好住處徐文俊見了猴子的妻子。
    猴子的妻子覃氏娘家是漢陽城的一位書商,家中僅有獨女,打算招婿,畢竟書香世家,一般人看不上眼,一時沒有合適人選。
    這時剛好猴子來到漢陽,機緣巧合之下書商得知猴子父母雙亡,孤家寡人一個,動了心思,接觸之下猴子並無入贅的打算,卻答應生下的第二個兒子可以姓覃,令書商非常高興,也就絕了想招婿的打算。
    在這個時代,自己兒子姓母姓可是極少,猴子能答應也是因為和徐文俊待在一起的時間多,聽徐文俊說過些開放的思想,久而久之,他思想也比較開放,也能接受自己的一個兒子跟隨母姓。
    喜歡農家子的賺錢科舉日常請大家收藏:()農家子的賺錢科舉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