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造紙

字數:4135   加入書籤

A+A-


    覃嗣同個子不高,精神奕奕,對於徐文俊的召喚十分興奮。
    徐文俊的名聲在山南府商界如雷貫耳,他女婿猴子更是推崇備至,在漢陽兩人也有過短暫的接觸,知道他的能力,如今聽到他相邀,很是高興。
    一見到徐文俊他立馬說道。
    “徐縣令,聽到侯誌說你這裏有好事情,我可是馬不停蹄的就趕來了。”
    徐文俊連忙見禮。
    “您是長輩,直接叫我文俊就好。”
    覃嗣同從善如流。
    “那行,文俊!”
    徐文俊又同徐文信打了聲招呼。
    “兩位稍事休息,等用過晚飯後我們再詳細聊聊。”
    等晚飯過後,徐文俊、猴子、覃嗣同、徐文信四人坐到了書房中,茶水上來,徐文俊終於開口說起了正事。
    “覃叔,此次叫您前來,事情主要是與您有關。”
    覃嗣同精神一震,豎起了耳朵。
    “您是多年經營書坊的行家,我先問您件事情,現如今紙張的價格如何?”
    覃嗣同雖然還不明所以,但問到他的老本行,那是如數家珍。
    現如今華朝用的紙張有三種,麻紙、藤紙、宣紙。
    麻紙以大麻、苧麻等麻類植物纖維為原料,質地堅韌,耐磨,吸墨性較好,適合書寫和繪畫,最是常用也最便宜。
    一般市麵上零售都是八十文一刀左右,成本也要達到五十文左右,想當初徐文俊剛蒙學的時候,在鄉下買紙更是一百文一刀。
    藤紙用藤皮為原料,紙質細膩,潔白光滑,韌性好,尤其適合書法和官府文書,由於藤皮采集不易,且製作工藝講究,價格昂貴,零售要達到六百文一刀。
    宣紙以青檀皮和沙田稻草為主要原料,紙質綿韌、光潔,潤墨性強,適合書畫創作,有“紙壽千年”的美譽。
    宣紙製作工藝複雜,生產周期長,屬於較為高檔的紙張,多用於書畫名家和宮廷、貴族等,自然價格更貴,價格更是因為製作工藝有很大的區別,最便宜的也要一兩多銀子一刀。
    當然,前兩種紙也是一樣,製作工藝不一樣,紙張質量不一樣,都在價格上會有幾個等級區分。
    覃嗣同全部介紹完,喝了口茶水,然後直勾勾的盯著徐文俊,看他有何說法。
    徐文俊緩緩說道。
    “藤紙和宣紙就不說了,石林縣盛產大麻和苧麻,我打算建一個大型的造紙廠,專門生產麻紙。”
    覃嗣同聽到這裏,心裏有些失望,臉上絲毫沒表現出來。
    “麻紙確實是用的最多的紙張,但市場就這樣大,這大費周章的大量造紙,恐怕得不償失啊!就算賣去外地,運費都賺不回來。”
    徐文俊輕輕一笑。
    “我既然有這個想法,自然已經做好了準備,我有辦法能夠成批量的造紙,而且質量保證的情況下,能將每刀麻紙的成本大幅度降低。”
    覃嗣同來了興趣。
    “能降低多少?”
    徐文俊想了一下說道。
    “這個暫時不好說,我初步估計能降到每刀二十文以內,我叫你先過來也是為了驗證這一點。”
    覃嗣同倒吸一口涼氣,顫抖的問道。
    “你...真能將一刀麻紙的價格降到二十文以內??”
    徐文俊給他一個肯定的眼神。
    “雖然隻是估計,但我有把握大差不差。”
    覃嗣同呆了一會,抬起頭來望向徐文俊,感慨的說道。
    “若真是如此,全天下的學子都要感謝你徐文俊了!”
    徐文俊眼神堅定。
    “這也是我本心的打算,紙隻是一方麵,書籍我也有想法去讓成本降下來,以後的寒門學子隻會越來越多。”
    “先不說這個吧,我如果將麻紙的成本降到二十文以內,相信很快就能對整個市場造成衝擊,屆時隻會造成供不應求。”
    覃嗣同現在收到的衝擊就不小,但心中也持懷疑態度,當真能降低如此多的成本?
    “文俊,你叫我過來就是為了驗證能不能做到?”
    徐文俊點頭。
    “確實如此,您對這方麵熟,所以我把這個技術全程交給您,您來試驗,在保證質量的情況下,如何能將成本壓到最低,”
    覃嗣同被驚的說不出話,他本以為徐文俊隻是把他當做一個合作的對象,讓他幫忙銷售,現在卻要將這技術傳給他!
    這樣的事情聞所未聞,就算家族之中,有什麽技術也是藏著掖著,傳男不傳女,不會透漏出半點給外人知曉。
    “你確定這技術教給我?”
    徐文俊毫不猶豫。
    “是的。”
    覃嗣同思索了一下試探性的問道。
    “你有何條件?”
    徐文俊笑道。
    “覃叔,你放心,我沒有任何附帶條件,我們是合作關係,隻是這合作方還有其他人,我會拉石林縣的一些人來共同做這件事,畢竟銷量會非常大,我要集全縣之力,做好這件事。”
    “而您,前期就負責造紙這方麵的事情,至於文信兄,就負責運輸銷售方麵。”
    覃嗣同口幹舌燥,連著喝了幾口水,他一時還消化不了。
    猴子也是才知道這件事,跟徐文信兩人都說不出話,實在超過他倆心中的想象。
    舉全縣之力,辦一個造紙廠,這麽大的規模,是打算壟斷華朝的麻紙生意嗎?
    當然,華朝十五府,小小一個石林縣,怎麽壟斷的了,山南府附近包括京城,壟斷應該是沒問題。
    至於技術,以後定然會公布開,等條件成熟之後,會貢獻給朝廷,畢竟這是對華朝極為有利的事情。
    現如今仕途幾乎被權貴壟斷,寒門難出貴子,就是因為讀書成本太高,普通百姓根本讀不起,有了便宜的書籍紙張,權貴壟斷不了,讀書人更多,以後的朝廷慢慢也就不再是權貴們的天下。
    徐文俊這時候再度拋出一個重磅消息。
    “等麻紙試驗出來,我這裏還有技術,能製作出竹紙,以竹子為原材料,成本比麻紙高不了多少,就是工藝繁瑣點,但製作出來的紙張比麻紙要好不少,實際上這才是以後造紙的主要方向。”
    華朝並沒有竹子造紙的技術,在後世之時,竹紙的技術也是到了宋朝才有,竹子在處理纖維打漿方麵需要更精細的操作。
    猴子和徐文信還沒這麽大反應,覃嗣同卻知道這意味著什麽,一下從椅子上站了起來。
    喜歡農家子的賺錢科舉日常請大家收藏:()農家子的賺錢科舉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