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成本
字數:3798 加入書籤
接下來開始正式的試驗造紙。
通達商行在石林縣有分部,在城外有一處地方適合造紙,試驗造紙就選在了此處。
覃嗣同家中幾代都是經營書坊,雖然沒直接參與過造紙,但基本的步驟還是知道個大概,雖然也是半吊子,卻沒有其他選擇,就由他負責試驗的整個過程。
徐文俊全程指導,在現如今的造紙手藝基礎上進行改良。
造紙的確有點麻煩,選好原材料後開始造紙,然後分為漚浸、蒸煮、舂搗、打漿、抄紙、壓榨和幹燥七個步驟。
選擇原材料是徐文俊認為的能節省成本的重要環節。
如今造紙都是選擇麻類,比如大麻、苧麻這類可以織布的原材料,所以叫做麻紙,自然價格貴。
而實際上還有許多東西都可以作為原材料,其中竹子是最合適的,而且做出來的紙張比麻紙質量更好。
石林縣雖然竹林多,但是想要大規模的發展造紙業,持續才是最重要的,竹子長成需要三、四年時間,接下來徐文俊會讓石林縣大肆種植竹林。
除了上述原材料,還有樹皮、稻草等農作物秸稈、蘆葦、藤條等都可以用來造紙,混合在一起能夠取長補短,改善紙張性能,做出不同的紙張。
麻類和樹皮纖維強度高、韌性好,與竹子纖維混合,可彌補竹子纖維柔韌性稍差的不足,提高紙張的整體強度和韌性。
加入稻草等農作物秸稈,雖然其纖維質量相對較差,但增加了紙張的疏鬆度和吸濕性等。
不同的混合原料造紙需要根據不同原料的特性,合理調整處理工藝和配比,造出不同質量的紙張,這也是後麵徐文俊會交給覃嗣同的任務。
徐文俊安排人將能夠造紙的原材料大肆收集,其中很多原材料都基本不用花費多少錢,可以說大大降低了成本。
準備好原材料接著正式開始造紙,第一步是漚浸。
漚浸是最耗費時間的,正常來說,麻類需要的時間最久,不同品種,不同季節,需要的時間不同,一般在一到三個月時間不等。
這是比較耗費時間的,耗費時間人員閑著,無疑會增加人工成本,徐文俊進行了改良。
漚浸之前,先對原材料進行初步的破碎、切割,比如將較長的麻類纖維或樹皮切成較短的小段,然後正式開始漚浸。
首先要選擇合適的漚浸地點,一個宗旨就是陽光充足、溫度高,加快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動速度,加速發酵分解。
然後加入適量的草木灰或石灰,堿性可以起到加速雜質分解,使纖維更容易分離。
再就是要定期攪拌原料,使原料與水和微生物充分接觸加速發酵過程,防止原料局部堆積導致漚浸不均勻。
這幾種方式處理下來,麻類最快可以20 30天左右漚浸好,樹皮類1 2周,竹子大概2 3周,其他材料用的時間更短。
如此一來,原來造一批紙需要三個月左右的時間,現在可以縮減到一個月之內。
畢竟造紙主要就是漚浸耗費了時間,後麵的工序幾天可以完成。
漚浸完,開始正式製作紙張。
先是蒸煮,把漚浸後的原料與石灰混合高溫蒸煮,這個也要個三天左右的時間,然後就是舂搗,將蒸煮後的原料舂成泥狀或碎末狀。
接著打漿,把舂好的原料放入水槽攪拌成紙漿懸浮液,然後抄紙,用竹簾從紙漿懸浮液中舀取紙漿並初步成型。
最後就是壓榨,將抄好紙的竹簾倒扣在木板上擠壓水分,使紙張初步定型,每次壓榨時間約幾分鍾,根據紙張的厚度和含水量要求,可能需要多次壓榨。
等紙張幹燥好,整個造紙流程就製作完成了。
如今氣溫正合適,第一次試驗花費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紙張就已經製作出來,一切都在徐文俊的預料之中。
因為是混合原材料,僅用了少量的麻類,成本極其低廉,以後會慢慢加大竹子作為原材料的比例,紙張的質量會更加提升。
覃嗣同在造紙廠忙乎了一個月沒回過縣城,整天盯在這裏,每個環節都要親自參與,人都憔悴了不少。
等到成品紙張出來,看到質量完全不輸於麻紙的紙張,所有的辛苦都不值一提了。
“文俊,我們成功了,相對於傳統的麻紙,我們這批紙張即使算上人工,成本絕對用不了二十文一刀!”
覃嗣同撫摸著潔白的紙張,開心的樂不攏嘴。
“是啊!接下來就是大規模投產。”
徐文俊也非常高興,終於可以進行下一步了。
兩天之後。
在這個臨時搭建的簡陋造紙廠,徐文俊早早就等在了這裏。
沒等多久,曾慶豐帶著四大鄉紳來到了這裏,其中就有曾氏,曾慶豐的家族,畢竟是縣令相邀,來的都是家族族長。
徐文俊迎了出來。
“歡迎各位,本官今日邀請各位前來想必慶豐已經說了大概意思吧?”
曾氏族長,曾慶豐的大伯曾偉方,因為曾慶豐的關係,自然最是熱情,他得到的消息也是最多,這時候搶著說道。
“徐縣令這是有好事照顧我等,實在感激不盡!”
其他三人雖然知道與做生意有關,這時候還不清楚具體情況,不知道這縣令葫蘆裏賣的什麽藥,但不妨礙跟在後麵附和。
徐文俊哈哈一笑。
“你怎知我找你們的就是好事,不怕我坑你們?”
“徐縣令的名聲我等早有耳聞,你這等身份的人怎麽會坑我們幾個鄉下人,有事盡管吩咐。”
有位族長說道。
名氣大確實很方便,徐文俊不開玩笑了,直接進入正題。
“確實是有好事找你們,先看看這裏的造紙廠吧。”
說完帶著他們四人參觀起造紙廠。
一邊走,覃嗣同在一旁一邊解釋,造紙廠本就不大,造紙隻是工序繁瑣,也沒多少精細的設備,很快就參觀完了。
四大鄉紳雖然知道了今天的事情和紙張有關,仍然是一頭霧水,直到回到廳堂幾人坐定,徐文俊才指著拿過來的白紙開口說道。
“我要帶著你們賺大錢,便是從這白紙上。”
喜歡農家子的賺錢科舉日常請大家收藏:()農家子的賺錢科舉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