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洪武風雲:寧王之困

字數:5982   加入書籤

A+A-


    朱權與沈書瑤在使者的催促下,匆匆踏上了進京之路。此時正值洪武二十六年,藍玉案剛剛爆發,整個朝廷都籠罩在一片肅殺的氣氛之中,沿途的官員們行色匆匆,臉上滿是憂慮與惶恐。朱權望著沿途的山川田野,滿心憂慮,稚嫩的臉上寫滿了不安,想到藍玉案中眾多功臣的悲慘下場,又想到自己如今莫名被疑,前路未卜,心中更是七上八下。沈書瑤騎在旁邊,瞧著朱權的模樣,輕聲安慰:“王爺,放寬心些,總會有辦法的。”朱權苦笑著點點頭,可那緊鎖的眉頭並未鬆開。
    抵達京城,巍峨的皇宮矗立眼前,可朱權卻感覺這裏的每一寸空氣都彌漫著危險的氣息。藍玉案的陰影似乎無處不在,皇宮中的侍衛們神色冷峻,巡邏更加頻繁。朱權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可雙腿還是忍不住微微顫抖。他整理衣冠,踏入正殿。
    朱元璋高坐龍椅,神色威嚴,在藍玉案的影響下,他的眼神中多了幾分猜疑和冷酷。朱權趕忙跪地,聲音帶著一絲顫抖:“兒臣朱權,叩見父皇。”
    朱元璋目光如炬,盯著朱權問道:“朱權,朕聽聞你王府中有異常舉動,所為何事?還有你上書削減兵力,到底有何意圖?如今藍玉謀反,朕不得不對各方事務格外謹慎,你最好如實道來。”
    朱權額頭冒出細汗,磕磕絆絆地回道:“父皇,兒臣在大寧雖有封地,但向來奉公守法,不敢越雷池半步。您對藩王的訓誡,兒臣銘記於心,怎敢肆意妄為。王府裏出了怪事,兒臣也隻敢派遣幾個近身侍衛暗中查探,絕不敢擅自調動一兵一卒。削減兵力也是想著響應朝廷整軍之策,為朝廷分憂,絕無任何僭越之心。”
    這時,一位大臣站出來,大聲道:“寧王,空口無憑,誰知道你是不是有別的心思?如今藍玉剛伏法,藩王勢力也該好好整頓整頓,不得不防!”這位大臣在藍玉案中為求自保,行事極為謹慎,此時對朱權的質疑,也是想在朱元璋麵前表明自己清查各方勢力的忠心。
    朱權心裏一慌,連忙說道:“大人,兒臣對朝廷忠心耿耿,絕無半點虛假,若有二心,願受嚴懲。藍玉謀逆,兒臣也深感痛心,一直反思自身,不敢有任何不軌之舉。”說話間,他的手不自覺地攥緊了衣角,聲音也微微發顫。
    朝堂上議論紛紛,官員們在藍玉案的餘波下,人人自危,對朱權的事情更是格外敏感。朱權緊張得手心全是汗,每說一句話都小心翼翼,生怕說錯一個字。
    與此同時,沈書瑤在偏殿外焦急踱步。藍玉案的緊張氛圍也讓她愈發不安,她瞧見一個小太監神色慌張地張望,心中起疑。剛想上前,又想起女子在這保守的禮教氛圍下拋頭露麵多有不妥,猶豫了一下,還是輕聲喚道:“公公,留步。”小太監轉身,臉色煞白:“側妃娘娘,有何吩咐?”沈書瑤盡量溫和地問:“看你神色匆匆,可是有急事?如今藍玉案剛過,宮中事務繁雜,你可要小心行事。”小太監結結巴巴:“沒……沒什麽,小的還有事,先走了。”沈書瑤望著他離去的背影,滿心疑惑,可也隻能無奈作罷。
    朱權從正殿出來,臉色蒼白如紙。沈書瑤迎上去,關切地問:“王爺,怎麽樣?”朱權苦笑著說:“朝堂上亂糟糟的,父皇沒全信我,這事兒怕是難辦了。如今藍玉案餘威尚在,人人都對我們藩王多有猜忌,我們行事更要謹慎。”
    兩人回到驛館,朱權坐在椅子上,眉頭緊皺,一時沒了主意。沈書瑤見狀,說道:“王爺,如今我們處境艱難,得想個法子。隻是我身為女子,在這程朱理學盛行的當下,許多事都難以直接出麵。藍玉案後,朝廷對各方監視甚嚴,我們的一舉一動都要小心。”朱權歎了口氣:“本王身邊能用的人也有限,這可如何是好?藍玉案牽連眾多,不知道會不會影響到我們的調查。”
    正說著,王府裏一位跟隨多年的老仆走進來,猶豫著說:“王爺,老奴雖不懂朝堂大事,但也知道現在情況危急。老奴有個侄子,在京城做些小買賣,消息還算靈通,或許能幫上忙。隻是如今這藍玉案鬧得,大家都不敢隨便說話,打聽消息怕是不容易。”朱權聽了,眼中閃過一絲希望:“哦?那勞煩您去問問,看看能不能打聽到些有用的消息。但一定要叮囑他小心行事,千萬別惹上麻煩。這洪武年間,重農抑商,他做生意本就艱難,別因咱們的事受了牽連。”
    過了幾天,老仆匆匆回來,帶來一個消息:京城有個地下賭場,常有一些神秘人出入,行事鬼祟,說不定和監視王府的事有關。朱權和沈書瑤商議後,決定派王府裏身手敏捷、頭腦靈活的年輕侍衛李明,扮作賭徒去賭場打探消息。
    李明在賭場一連幾日,輸了不少錢,和周圍賭徒漸漸混熟,可毫無收獲。這天,他又輸得精光,滿臉懊惱地抱怨:“這日子可怎麽過,聽說寧王王府出了事,要是能搭上關係,說不定能撈一筆。”這時,一個麵色陰沉的大漢湊過來:“小子,你真有門路?如今這藍玉案剛過,可別亂說。”李明心裏一緊,麵上卻鎮定自若:“那是自然,我有個親戚在王府當差。”大漢將信將疑,帶著李明進了密室。密室裏,一個尖臉的男人正坐在太師椅上,上下打量著李明:“你說和王府有關係,有什麽憑證?現在風聲這麽緊,你要是敢騙我,可沒好果子吃。”李明不慌不忙地從懷裏掏出一塊從王府帶出的玉佩:“這是我親戚給的,他還說寧王最近有大麻煩。”男人冷笑一聲:“就憑這個?你知道在這胡說八道的後果嗎?”李明裝出害怕的樣子:“大爺,我句句屬實,要是有假,任您處置。”男人緊接著連珠炮似的發問:“王府後廚在哪?你那親戚在王府當什麽差?上個月王府辦了家宴,都請了哪些人?”李明早有準備,憑借在王府的日常觀察和王府舊仆的提點,對答如流,男人這才微微點頭,讓大漢先帶李明出去,說要再觀察觀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接下來的日子,李明明顯感覺到被人跟蹤。他故意在賭場附近的酒館裏,和熟悉的賭徒大談寧王的“秘事”,那些跟蹤者在暗處聽得仔細。某天,李明在街頭假裝喝醉,撞到一個神秘組織成員,他借著酒勁胡言亂語,說自己知道寧王的軍事機密可以賣錢。那人將信將疑,回去報告。
    幾天後,男人再次把李明叫進密室,身邊還帶了幾個五大三粗的打手。男人滿臉凶狠地說:“小子,聽說你知道寧王的軍事機密,今天要是說不出個所以然,就別想活著出去。現在藍玉案剛過,大家都小心著,你要是敢耍我們,就等著被朝廷收拾。”李明心裏緊張,但仍強裝鎮定:“大爺,我真有消息,不過這可是保命的東西,就這麽說出來,我怕……”男人不耐煩地打斷他:“少廢話,你要是真有價值,自然虧待不了你。”李明見狀,壓低聲音:“我聽說寧王在邊境布置了新的防線,有詳細的布防圖,不過得容我回去取。”男人眯著眼,盯著李明看了許久:“好,給你三天時間,要是敢耍花樣,你和你那親戚都別想活。”
    與此同時,沈書瑤想起之前在民間救助過一位被江湖門派追殺的老人。她輾轉聯係到老人的舊部,但不敢直接見麵,隻能通過阿福和一些信得過的市井小人物,層層傳遞消息。經過一番周折,江湖朋友傳來消息,說江湖上有個神秘組織,最近在秘密招募人手,目標好像是藩王。沈書瑤再次通過中間人,向江湖勢力送去重金,並承諾會在寧王麵前為他們求情,減免朝廷對江湖勢力的一些管控。江湖勢力不為所動,沈書瑤無奈之下,又透露朱權與燕王、遼王交好,若他們願意合作,日後藩王們在朝堂上為其說話,朝廷或許會放寬對江湖的管製。但江湖勢力忌憚藍玉案後的高壓態勢,仍猶豫不決。直到沈書瑤表示會動用王府關係,為他們提供庇護,且保證行動絕對隱秘,江湖勢力才鬆口,透露是朝中某個大臣以重金利誘,並且用家人性命相威脅,才參與到針對藩王的行動中。
    朱權和沈書瑤喬裝混入神秘組織的招募地點,竟發現破廟中的黑衣人。兩人悄悄靠近,聽到黑衣人說:“這次任務重要,按首領吩咐,除掉寧王和其他幾個藩王,必有重賞!”朱權心中大怒,剛要衝出去,沈書瑤趕忙拉住他:“王爺,先別急,我們得找證據。”朱權強壓怒火,可雙手還是氣得微微發抖。
    回到驛館,朱權坐在桌前,一臉愁容。沈書瑤在一旁安慰道:“王爺,我們已經有了些線索,再想想辦法,一定能找出幕後黑手。”朱權苦笑著說:“談何容易,這京城水深得很,我們稍有不慎,便會萬劫不複。”
    這時,老仆又來報:“王爺,小的打聽到,賭場那人似乎和朝中一位低階官員有來往,不過具體情況還不清楚。”朱權沉思片刻,對李明說:“你再去賭場,想辦法接近那人,看看能不能套出更多消息,務必小心。”
    李明再次前往賭場,這次故意和那可疑之人搭話,裝作輸紅了眼,抱怨自己時運不濟。那人起初還有些警惕,但幾杯酒下肚,言語間漸漸放鬆了警惕。李明趁機說自己有門路能搞到藩王的機密,那人果然來了興趣 ,一番試探後,終於透露出他們背後有朝中勢力支持,目標就是削弱藩王。
    朱權得知消息後,意識到僅憑這些還不足以讓朱元璋相信,於是他修書一封,向關係較好的燕王朱棣和遼王朱植求助,詳細說明了自己的處境,並請求他們幫忙在朝中打探消息。朱棣很快回信,信中表示會暗中留意,同時隱晦地提醒朱權要小心行事,不要輕易相信他人。遼王朱植則直接派人送來了一些關於朝中幾位大臣近期異常舉動的情報。
    朱權一邊整合這些情報,一邊繼續調查。他派王府舊仆前往大寧屬地,秘密聯絡當地官員,以清查民生之名,暗中打聽是否有可疑人員在王府附近活動,以及有無與京城相關的異常信件往來。同時,讓老仆在京城招募一些可靠的市井百姓,在賭場、神秘組織出沒的地方附近蹲守,收集零散信息。
    沈書瑤通過王府舊識,聯係到一位宮中老太監。老太監在宮中多年,深知其中利害,起初猶豫不決。沈書瑤再三懇請,向他說明事情的嚴重性,並承諾會全力保護他的安全,老太監才勉強答應幫忙留意。
    幾日後,老太監打算傳遞密信。為確保安全,朱權安排李明提前對送糕點的人進行了詳細的背景調查,確認其身份清白且無異常往來後,才讓老太監將密信藏在糕點盒底層。同時,他們還安排了兩條備用路線:若第一條路線出現問題,老太監就將密信交給阿福,由阿福佯裝成街頭賣貨郎,在特定地點等待沈書瑤的接應。阿福事先會在賣貨的擔子上做特殊標記,以便沈書瑤識別。為防被跟蹤,阿福會在集市中不斷變換路線,利用人群和攤位作掩護,一旦發現異常,就將密信藏在預先約定好的隱秘地點,自己則佯裝不知繼續前行;另一條備用路線是直接傳遞給都察院的禦史,禦史再找機會與朱權會麵。禦史收到密信後,會將其藏在自己書房特製的暗格中,等待朱權來訪時,以商討公務為由,避開旁人進行密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沈書瑤拿到密信,與朱權仔細核查,並結合燕王和遼王提供的情報,發現密信內容與已有線索相互印證。他們又通過王府舊仆聯絡到都察院一位剛正不阿的禦史,向其詳細說明情況,請求協助調查。禦史被他們的誠意和詳實的線索打動,決定介入調查。
    朱權親自拜訪了幾位在朝中素有正直之名的老臣。他先是誠懇地向老臣們訴說自己對朝廷的忠心以及目前遭遇的困境,然後又拿出燕王和遼王提供的情報,以及自己調查的線索作為佐證。老臣們聽後,臉色凝重,其中一位姓張的老臣捋著胡須,陷入沉思。這位張老臣與朝中另一股勢力存在多年的權力紛爭,他深知若是這股黑暗勢力得逞,朝堂局勢將更加混亂,自己的政治立場也將岌岌可危。同時,他也擔憂幫助朱權會給自己的家族帶來風險,但想到朱權提供的證據確鑿,且此事關乎朝廷根基,經過幾日夜的內心掙紮,他最終決定聯合其他老臣,在朝堂上為朱權發聲。
    朱權和沈書瑤開始整合證據,他們將江湖勢力的口供整理成詳細的筆錄,標注出關鍵信息和證人。賭場線索則繪製了時間線圖,清晰展示每次接觸和獲取信息的過程。密信內容與其他藩王、老臣提供的情報交叉比對,找出其中的關聯點。比如,密信中提到的朝中大臣與遼王情報中頻繁活動的大臣是同一人,而賭場中神秘組織成員透露的計劃細節,又與江湖勢力的口供相互補充。他們將這些證據按照事件發展順序和因果關係進行排列,製作成一份條理清晰的證據冊。
    一切準備就緒後,朱權和沈書瑤帶著詳實證據進宮麵見朱元璋。朱元璋審視良久,下令錦衣衛、刑部、大理寺聯合徹查。經過多日審訊,大臣交代與神秘組織勾結,企圖削弱藩王勢力,謀取私利。朱元璋大怒,依法處置大臣,派兵圍剿神秘組織。
    危機解除,朱權和沈書瑤回到大寧。朱權感慨:“此次能化險為夷,多虧側妃和眾人相助,本王以後定當更加謹慎。”
    沈書瑤微笑道:“王爺,未來定有更多挑戰,隻要攜手,定能應對。”
    此後,大寧王府恢複平靜,可朱權和沈書瑤都明白,朝堂與江湖的暗流從未停止,他們時刻準備著迎接新的風暴。
    喜歡醜顏謀世:醫女風華傾天下請大家收藏:()醜顏謀世:醫女風華傾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