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舊情驚瀾,大寧危局下的禁忌重逢

字數:7182   加入書籤

A+A-


    夜已深沉,萬籟俱寂,唯有王府書房內燭火搖曳。沈書瑤緊緊攥著蕭燼羽托人送來的密信,信紙被她捏得微微發皺。她雙眉緊蹙,在房中急促地來回踱步,腳步聲在寂靜夜裏格外清晰。時而抬手輕撫鬢角,時而停下望向窗外,眼神中滿是糾結與掙紮。腦海裏,朱權與她商討政務時專注的神情,和蕭燼羽兒時與她嬉笑玩鬧的畫麵不斷交織。她咬著下唇,內心五味雜陳,既盼著與蕭燼羽重逢,又憂慮這會給朱權和大寧帶來未知的變數。
    書房中,朱權一襲月白色長袍,身姿挺拔如鬆。他微微頷首,沉穩地對身旁的林公說道:“林公放心,大寧諸事皆按朝廷規製與民生需求妥善安排,我自當如實相告。”聲音低沉卻透著不容置疑的自信,彰顯出他身為藩王的從容與底氣。說罷,他轉身看向正焦躁踱步的趙銳,目光溫和而堅定:“趙銳,你也莫要急躁,一切按計劃行事。”趙銳身形魁梧壯碩,臉上寫滿了焦急,聽到朱權的安撫,他撓了撓頭,憨厚地點點頭,可雙手依舊不自覺地緊攥著刀柄,顯示出他內心的不安。
    沈書瑤輕手輕腳走進書房,她身著淡粉色羅裙,步履輕盈得如同春日裏的微風。雙手捧著一碗熱氣騰騰的參湯,聲音輕柔如呢喃:“王爺,夜深了,喝口參湯,歇一歇吧。”朱權聞聲抬起頭,眼中滿是感激,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溫暖的笑意:“書瑤,又要你費心。這幾日,你也累壞了,早些歇息。”沈書瑤微微搖頭,將參湯放在桌上,目光堅定:“王爺為大寧操勞,我怎能安睡?我想著,或許能幫您再整理資料,說不定能派上用場。”
    朱權心中一動,這個女子自嫁入王府,總能敏銳捕捉關鍵。王府規製森嚴,女性不得幹政。沈書瑤出身官宦世家,祖父曾是朝中舉足輕重的大學士,家學淵源,自幼飽讀詩書,對政務有著獨特的見解。正因如此,朱權身邊雖不乏幕僚,但沈書瑤的想法總能給他帶來新的思路。她明白其中利害,每次有了想法,都會先私下整理成詳細的文稿,趁無人時交給朱權,隻輕聲提點幾句。朱權看後若覺得可行,便會在與幕僚商議時,將這些見解以自己或幕僚的名義提出。就像上次稅收調整方案,沈書瑤從民生角度出發,提出減輕農戶賦稅、鼓勵商業發展的建議,朱權深受啟發,與幕僚探討完善後,才形成最終方案。為了不引人注意,她還常借著為書房添換花卉的時機,將文稿夾在花盆底部,等朱權獨處時再查看。
    兩人並肩坐在書桌前,朱權雖沒提及政事,但沈書瑤能猜到他的心思,默默遞上整理好的資料,資料裏的批注和分析,為朱權應對陳垣的詢問提供了有力支持。交談間,朱權不自覺留意沈書瑤的每一個細微表情,見她專注模樣,心中湧起一陣溫暖,深知艱難時刻,沈書瑤是自己最堅實的依靠之一。
    與此同時,蜿蜒官道上,蕭燼羽騎著一匹矯健黑馬,身姿挺拔,飛魚服在日光下泛著冷硬光澤,繡春刀懸於腰間,刀柄寶石閃爍幽光。他出身於明朝勳貴蕭家,其祖父曾追隨朱元璋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被封為世襲伯爵。此番作為錦衣衛指揮使司外派密使前往大寧監督寧王朱權,他深知任務艱巨,大寧看似平靜,實則暗潮洶湧。他也明白,藩王在封地有一定勢力,自己身為錦衣衛雖權力大,但行事必須謹慎,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發藩王與朝廷之間的矛盾。
    一路風塵仆仆,蕭燼羽抵達大寧。城門口,守衛見其飛魚服,立刻行禮放行,眼神中滿是敬畏與忌憚。踏入大寧城,熱鬧市井景象映入眼簾,街道兩旁店鋪林立,既有售賣當地皮毛、牲畜的商鋪,也有販賣江南絲綢、瓷器的行棧。洪武通寶雖在市麵上流通,但寶鈔推行後,百姓交易時逐漸習慣用寶鈔結算,不過私鑄銅錢的現象仍屢禁不止,偶爾能聽到百姓小聲抱怨寶鈔的貶值問題。街邊,說書人正口沫橫飛地講述著前朝軼事,引得眾人圍觀,而不遠處的茶館裏,商人們壓低聲音談論著生意,其中不乏對朝廷嚴苛海禁政策的擔憂。蕭燼羽卻無心欣賞這一切,徑直朝王府而去。
    王府門前,侍衛通報後,朱權親自出門迎接,臉上掛著從容的笑容:“不知蕭大人前來,有失遠迎。”語氣不卑不亢,盡顯藩王氣度。
    蕭燼羽微微欠身,不卑不亢回應:“寧王客氣了,陛下心係大寧,特命我前來巡查。”聲音低沉有力,每個字都在提醒朱權他的特殊使命。他暗中觀察朱權的表情和舉止,試圖從細微之處察覺王府是否有異常。
    進入王府,兩人在議事廳相對而坐。蕭燼羽目光如炬,掃視廳內一切,隨後直截了當地說:“寧王,陛下聽聞大寧近來諸事繁雜,特命我徹查一番,還望寧王配合。”朱權微笑著回應:“蕭大人盡管去查,本王問心無愧,定當全力配合。”表麵上神色自若,心中卻暗自警惕,思索著如何應對錦衣衛的調查,維護大寧的利益與自己的聲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時,沈書瑤恰好端著茶點進來。蕭燼羽視線不經意掃到門口,整個人瞬間僵住,手中茶盞險些滑落。他死死盯著沈書瑤左臉頰上那道刺眼長疤,呼吸陡然急促,雙眼瞬間布滿血絲。
    那道疤如同一把利刃,狠狠撕開他內心最柔軟之處。一年前離開時,沈書瑤還是笑起來眉眼彎彎的少女,如今這道疤卻殘忍破壞了她的麵容。蕭燼羽拳頭不自覺握緊,指節泛白,第一反應是憤怒,恨不得立刻揪住朱權質問為何沒保護好她。
    然而,理智瞬間回籠,他猛地意識到自己失態。迅速看向朱權,見朱權也正疑惑看著沈書瑤,臉上閃過一絲異樣。蕭燼羽強迫自己冷靜,深吸一口氣,緩緩放下茶盞,目光從沈書瑤臉上移開,裝作若無其事端起茶輕抿一口,試圖掩飾內心翻湧的情緒。
    在這短暫瞬間,蕭燼羽內心痛苦掙紮。他和沈書瑤的戀情一旦曝光,不僅會給沈書瑤帶來更大危險,還可能危及任務與整個計劃。他隻能將心疼與憤怒深埋心底,用冷漠外表偽裝自己,繼續與朱權周旋。
    待沈書瑤退下,蕭燼羽強壓內心波瀾,繼續與朱權商討巡查事宜。而朱權心不在焉,滿腦子都在思索蕭燼羽與沈書瑤的關係,這讓原本緊張的局勢愈發複雜。
    第二日清晨,大寧王府一片忙碌。朝廷欽差陳垣肩負秘密使命前來大寧。陳垣身形清瘦,麵色冷峻,一雙銳利的眼睛仿佛能看穿人心。他在朝中負責經濟貿易相關事務,對各地商貿往來頗為熟悉。此次前來大寧,名義上巡查民生,實則暗查近期大寧地區疑似私通海外貿易之事,這與洪武年間愈發嚴格的海外貿易管製政策緊密相關。朱權帶領王府眾人早早在王府門口等候。沈書瑤站在朱權身後不遠處,身形半隱在侍從之間,心中忐忑不安,擔心蕭燼羽的出現會被人察覺,影響整個局勢。
    “王爺,陳大人的車隊已在城外五裏處。”一名侍衛匆匆趕來稟報。
    朱權微微點頭,神色鎮定:“走,隨本王出城迎接。”他整理了一下衣冠,邁著沉穩的步伐走向城外,身後幕僚們緊跟其後,人人神色莊重,彰顯出王府的威嚴與對欽差的尊重。
    城外,陳垣的車隊緩緩駛來。朱權率眾人跪地迎接:“臣朱權,恭迎陳大人。”
    陳垣下了馬車,連忙扶起朱權:“寧王不必多禮,陛下對大寧民生及商貿極為關切,特命本官前來巡查。”陳垣語氣平和,眼神卻透著審視,在朱權身上打量一番,深知此次任務艱巨,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發朝廷動蕩。他目光銳利,不放過朱權任何細微表情變化,心中暗自評估調查難度。
    朱權微笑著說,聲音沉穩自信:“有勞陳大人,大寧一切俱是為了邊防穩固和百姓安居樂業,還望陳大人明察。”朱權深知陳垣此來任務不簡單,提及近來大寧在軍事上的整備成果,以及為了穩定邊防與北方遊牧民族開展的合理貿易往來,這些貿易往來嚴格遵循朝廷規定,以物易物,絕不涉及違禁物品。同時,朱權還提及自己組織幕僚對大寧商貿發展進行研究,借鑒曆史經驗,製定符合大寧特色的貿易策略,陳垣微微點頭,神色稍緩。他心裏清楚,在這看似平靜的大寧城中,各方勢力暗流湧動,稍有風吹草動便可能掀起驚濤駭浪。藍玉案後,朝廷上下風聲鶴唳,朱元璋對邊疆藩王和地方勢力的一舉一動都格外關注,自己必須謹言慎行。此時的朱權,憑借著多年的曆練,麵對陳垣,依然能夠沉穩應對。
    回到王府後,陳垣便開始緊鑼密鼓的調查。他先是查閱大寧的稅收賬目和商貿記錄,每一個數字、每一項條款都仔細斟酌,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的疑點。目光在賬本上快速掃動,一旦發現異常,便立刻標記出來,神情專注而嚴肅。隨後又與朱權及王府幕僚在議事廳進行長時間交談,問題犀利直接,試圖從回答中找出破綻。沈書瑤安靜地跟在朱權身後,保持恰當距離,默默觀察一切。每當朱權需要資料時,她便迅速隱秘地遞上,動作輕柔,盡量不引人注意。期間,陳垣突然提到近日聽聞大寧有私自流通銅錢之事,違反朝廷禁錢用鈔政策,朱權心中一驚,立刻表明王府定會嚴查,一旁趙銳上前一步,抱拳說道:“陳大人,此事我定會親自徹查,定將不法之徒繩之以法,絕不姑息。”趙銳說這話時,臉上帶著一股堅毅的神情,胸脯高高挺起,仿佛在向陳垣展示自己的決心。陳垣微微皺眉,他明白在這複雜局勢下,任何一件小事都可能是背後龐大勢力爭鬥的縮影,必須抽絲剝繭,查明真相,否則無法向朱元璋交代。
    “寧王,關於這稅收調整,本官發現其中一些細節還有待商榷。”陳垣皺著眉頭,看著手中賬目說道。
    朱權不慌不忙,從容回應:“陳大人,這稅收調整方案是幕僚們依據大寧實際,反複核算和商討的。旨在刺激農耕與商貿,從長遠來看,定能增加稅收總額,充盈國庫。我雖年少,但也深知其中利害,參與了方案的製定與完善。”說著,朱權接過沈書瑤遞來的詳細數據報表,呈給陳垣,“陳大人,這是更詳盡的數據,還望您過目。”此時朱權回答時,條理清晰,語氣堅定自信,展現出對政務的深刻理解和掌控能力。他還進一步闡述了自己對大寧未來發展的規劃,包括如何利用大寧的地理位置優勢,在遵守朝廷海禁政策的前提下,發展與周邊地區的合法貿易,促進經濟繁榮,同時加強軍事防禦,保障邊疆穩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陳垣接過報表,目光在上麵掃動,沈書瑤則在一旁暗自緊張,手指不自覺揪著衣角,心裏默默祈禱這些資料能起到作用。她知道,此刻的每一個細節都關乎大寧的安危,也關乎她和朱權、蕭燼羽的命運。
    夜晚,朱權和沈書瑤在書房中再次相對而坐。經過一天的應對,兩人都略顯疲憊。
    “書瑤,今日多虧有你在旁協助。若不是你提前整理那些資料,我真不知該如何應對陳大人的詢問。”朱權端起茶杯,輕抿一口說道。
    沈書瑤微微一笑:“王爺言重了,能幫上王爺和大寧的忙,是我的榮幸。隻是,陳大人似乎對稅收方案仍有疑慮,我們還需和幕僚們再仔細商議,做好應對準備。隻是……我參與其中,會不會給王爺招來麻煩?”沈書瑤眼中閃過一絲擔憂。她深知在這敏感時期,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可能被人利用,成為攻擊朱權的把柄。
    朱權微微皺眉,陷入短暫思索:“我會留意。你心思細膩,見解獨到,隻是往後行事還需更加小心,莫要讓人抓住把柄。”說罷,輕輕拍了拍沈書瑤的手,試圖給她安慰,可自己眉頭依舊緊鎖,眼神滿是憂慮,顯然還在為白天陳垣的質疑煩惱。
    朱權輕歎一聲:“是啊,此次危機,恐怕沒那麽容易度過。如今朝廷對海外貿易管製甚嚴,稍有不慎,便是大禍。藍玉案後,陛下對朝堂和地方的掌控愈發嚴苛,我們必須萬分謹慎。”他深知,在這波譎雲詭的政治環境下,大寧的命運懸於一線,稍有差錯便可能萬劫不複。一想到大寧百姓可能因自己的決策陷入水深火熱,朱權的內心就充滿了焦慮和不安。他望著窗外漆黑的夜空,暗暗發誓,一定要想盡辦法度過此次危機,守護好大寧。此時的朱權,在壓力的迫使下,開始反思自己的決策,意識到不能僅僅依賴幕僚,必須快速成長起來,真正扛起守護大寧的重任。
    沈書瑤心中一動,她知道,此時正是自己尋找機會與蕭燼羽合作的時機。或許,蕭燼羽能利用錦衣衛的資源,找到一些對朱權有利的證據,證明大寧的商貿活動並無不軌之處。
    通過暗中聯絡,沈書瑤得知蕭燼羽願意幫忙。第二日,沈書瑤帶著丫鬟綠綺,借口外出上香,乘坐馬車前往事先約定的地點。一路上,她都在留意是否有人跟蹤,警惕的目光不時透過車窗掃視著街道。街邊,身著樸素粗布麻衣的百姓們在攤位前挑選著各類物品,有來自江南的絲綢,雖不是最上乘的料子,卻也頗受歡迎,還有本地農戶自家種植的糧食蔬果,吆喝聲此起彼伏,充滿了生活氣息。這一片熙熙攘攘中,洪武年間推行的寶鈔在交易中頻繁流轉,盡管有私鑄劣幣的亂象,但百姓們仍在努力適應著朝廷的貨幣製度。
    到了約定地點後,她讓綠綺在外麵等候,自己則走進了一座幽靜的小院。
    到了約定地點,一座幽靜的小院前。日影斑駁,透過枝葉的縫隙,在小院外的小徑上勾勒出一幅破碎的光影圖。就在這如夢似幻的光影裏,蕭燼羽與沈書瑤,毫無預兆地重逢了。
    蕭燼羽早已在此等候,見到沈書瑤的那一刻,眼中閃過一絲難以掩飾的深情與擔憂。他上前一步,輕聲說道:“書瑤,你來了。”聲音裏帶著一絲壓抑的激動。
    蕭燼羽身著飛魚服,身姿筆挺,宛如紮根歲月的蒼鬆,穩穩立在庭院之中。飛魚服上的繡紋細膩精美,金絲銀線交錯,在日光的輕撫下泛著冷冽的光澤,恰似他眉眼間拒人千裏的冷峻。腰間繡春刀的刀柄上,碩大的寶石閃爍著幽邃光芒,往日這光芒總能讓人心生敬畏,可此刻,他的全部心神都被眼前之人牢牢攫住。劍眉之下,那雙曾滿是堅毅的深邃眼眸,瞬間被震驚與心痛填滿,薄唇微啟,千言萬語卻哽在喉間,難以言說。
    沈書瑤蓮步輕移,身上華美的側妃服飾如天邊流霞,層層散開,每一步都嚴守王府規製,盡顯端莊之態。隻是,她低垂的眼眸深處,藏著化不開的哀傷,仿佛一汪深不見底的寒潭。察覺到蕭燼羽的目光,她下意識地抬手,想要遮擋住左臉頰上那道觸目驚心的長疤,動作卻在半途戛然而止,指尖微微顫抖。曾經圓潤如滿月的臉頰,如今消瘦了許多,皮膚也褪去了往日的粉嫩光澤,唯有那微微泛紅的眼角,泄露了她內心深處的脆弱與不堪。
    兩人的視線在空中交匯,刹那間,時光仿若倒退回那些青梅竹馬的無憂歲月。那時的他們,在暖陽下追逐嬉戲,笑聲灑滿街巷。蕭燼羽的手不受控製地抬起,似要觸碰沈書瑤的臉龐,去撫平她的哀傷,可剛揚起便在半空中凝滯,手指因內心的掙紮而微微顫抖。沈書瑤凝望著他,嘴唇輕啟,喉嚨像是被堵住,發不出一絲聲音,淚水在眼眶裏打轉,晶瑩剔透,隨時都會奪眶而出。
    “書瑤……”蕭燼羽終於打破沉默,聲音低沉沙啞,帶著一絲難以察覺的哽咽,“你的疤……”他的目光緊鎖那道疤,眼中的疼惜如決堤的洪水,再也無法掩飾。這道疤像是一道鴻溝,隔開了他們的過去與現在。
    沈書瑤別過頭,試圖躲開他的視線,聲音帶著哭腔,顫抖著說:“別說了……”淚水瞬間湧出,順著臉頰滑落,“啪嗒”一聲滴落在她華麗卻冰冷的裙擺上,暈染出一片深色的水漬,仿佛是她破碎的心痕。
    蕭燼羽向前一步,手臂微微抬起,本能地想要將她擁入懷中,給予她溫暖與慰藉,可剛一動彈,便想起她如今的身份,動作硬生生頓住。他的呼吸陡然急促起來,胸膛劇烈起伏,眼神中滿是掙紮與痛苦:“我好想你,為什麽會變成這樣……”聲音裏帶著深深的無奈與不甘。
    喜歡醜顏謀世:醫女風華傾天下請大家收藏:()醜顏謀世:醫女風華傾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