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朱批血色映寒夜,大寧歲暮隱烽煙

字數:4406   加入書籤

A+A-


    案頭那卷邸報邊角已然卷起,朱元璋朱批的"整飭吏治"四字在搖曳燭火下泛著暗紅,恍若凝結的血漬。
    三日前左都禦史王樸當街杖斃的慘狀似在眼前——那日午門外,王樸因諫言觸怒聖顏,被八名侍衛按在丹墀上,梃杖如雨點般落下,聲聲悶響驚飛了簷下寒鴉。
    朱權攥著茶盞的手微微發顫,青瓷盞沿的龍紋硌得掌心生疼,茶湯在杯中泛起細密漣漪。
    南京城此刻正被陰霾籠罩。"胡藍之獄"的餘波尚未平息,滿朝文武人人自危。
    齊泰、黃子澄等文臣日夜守在朱元璋病榻前,象牙笏板上密密麻麻寫滿削藩條陳。
    朱允炆半跪在祖父枯槁的身側,素白孝衣沾著藥漬,目光不時掃過殿外瑟瑟發抖的勳貴們。
    燭淚滴落在金磚地上,發出細微的"劈啪"聲,與寢殿內斷斷續續的咳嗽聲交織,一場為穩固皇太孫地位的清洗正在暗中謀劃。
    晨光透過雕花窗欞,在朱權案頭灑下斑駁光影。
    他握著梅殷帶回的朱批,指尖撫過"大寧諸事,卿可便宜行事。唯朵顏三衛,當嚴陣以待"的字跡,墨跡未幹處微微凸起,似是朱元璋揮毫時用力過猛。
    蒼勁的筆鋒裏既有對其治績的肯定,又暗藏鋒芒,仿佛一把懸在頭頂的利刃。
    "王爺,王妃有請。"鹿鳴的聲音打斷了朱權的思緒。
    他將密詔小心翼翼地鎖入檀木匣,起身前往內院。
    繞過回廊,便聽見幼子朱盤烒清脆的笑聲。
    兩歲的小世子正騎在霍風肩頭,揮舞著木劍,嘴裏喊著"殺韃子"。
    張氏身著藏青色織金襦裙,手扶隆起的腹部,倚在廊下含笑觀看。
    她腕間的蜜蠟手串隨著動作輕響,身旁殷念嬤嬤捧著熱氣騰騰的牛乳,桃夭正將新裁的虎頭帽給小世子戴上。
    "瞧這頑皮模樣,日後怕是要讓先生頭疼。"張氏見朱權走來,盈盈福了一禮。
    朱權伸手扶住她,觸到她指尖微涼,想起邸報上的血字,心中泛起一陣寒意。
    他下意識握緊妻子的手,仿佛要從這溫軟中汲取力量。
    正說著,王府總管常秉彝匆匆趕來:"王爺,顧先生求見,說是貿易上出了岔子。"
    朱權聞言,眉頭微蹙,向張氏告罪一聲,疾步往書房而去。
    書房內,顧爻和晏昭神色凝重。
    案頭攤開的賬簿上,紅筆批注密密麻麻。
    "王爺,福餘衛突然中斷互市,還扣下了我方商隊的貨物。"顧爻指著賬簿道,"更蹊蹺的是,泰寧衛安出帖木兒也派人送來口信,說是要重新商議交易條款。"
    朱權踱步至地圖前,目光落在朵顏三衛的駐地。
    牆上懸掛的《皇明輿地圖》邊緣微微卷起,恰如他案頭那卷令人心驚的邸報。
    他的手指撫過地圖上朵顏衛的標記,突然想起朱元璋在《皇明祖訓》中"藩王不得擅與外夷交通"的嚴令。
    "取《大明會典》來!"朱權沉聲道,待常秉彝捧來典籍,他快速翻至"藩王職責"卷。
    "即刻備八百裏加急奏疏,將三衛異動如實稟明陛下,言明需禮部速派通事協同勘辦。"
    他轉向晏昭:"派人持本王手劄聯絡泰寧衛,就說朝廷今冬新製《茶馬互市則例》,需各衛長老會簽確認。另請北平都司協助,以朝廷名義向福餘衛施壓。"
    顧爻展開密報:"王爺,卑職查得泰寧衛與北平商隊的往來,確有兵部文書為證。今冬北疆邊患加劇,燕王殿下奉旨籌備軍備,特許以綢緞鐵器換取戰馬。"
    朱權摩挲著案頭的《藩王敕諭》,目光落在"生殺予奪,皆出朕意"幾字上。
    "傳令下去,命陳亨將軍率部加強鬆亭關守備,所有互市一律移至關內查驗。"
    夜幕降臨,王府內張燈結彩,年節的氣氛愈發濃厚。
    張氏在膳房指導吳廩豐和陳饌熙準備年夜飯。
    蒸籠騰起的熱氣模糊了她的眉眼,案板上剁碎的羊肉混著香料氣息撲麵而來。
    "王妃,祭祖用的三牲已按規製宰殺。"殷念嬤嬤捧著賬簿過來,"隻是祭祀用的黃表紙庫存不足,是否派人去市集采買?"
    張氏輕撫腹部,思索片刻道:"取王府庫藏的灑金宣紙,裁作三寸寬的長條,以朱砂謄寫祝文。明日寅時,讓盤烒穿上鬥牛補服,隨王爺向南京遙拜。"
    她指著廊下懸掛的宮燈,"將龍鳳燭換上,再命桃夭按《朱子家禮》布置祭台,香案需朝南擺放。"
    與此同時,朱權在書房與陳亨、卜萬等將領商議至深夜。
    燭火搖曳中,劉真按捺不住:"王爺,末將願領三千精騎,三日便可踏平福餘衛營帳!"
    卜萬展開北疆布防圖:"劉將軍慎言!如今陛下最忌藩王擅動刀兵。且福餘衛與泰寧衛互為犄角,貿然出兵恐引連鎖禍端。"
    他指向地圖上的開平衛,"卑職建議聯合周邊衛所,以朝廷名義組建冬防聯防,既震懾部族,又免陛下猜忌。"
    朱權頷首,提筆在奏疏末尾加了句:"臣懇請陛下欽派巡邊禦史,督導互市及邊防事務。"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將文書交給鹿鳴,"即刻送往驛站,務必三日內抵達南京。"
    臘月廿九清晨,大寧王府前,朱權身著九章冕服,率闔府上下向南京方向行三跪九叩大禮。
    朱盤烒戴著鑲玉束發冠,奶聲奶氣地跟著誦讀祝文:"伏惟太祖高皇帝,庇佑大明江山,福澤萬世......"
    張氏扶著腰站在女眷隊列中,腹中胎兒突然輕輕一動,讓她下意識按住腹部。
    此時的朵顏衛營帳內,把兒孫正與七位部族長老圍坐在篝火旁。
    牛皮帳篷外,寒風卷著雪粒撲打帳幔,銅壺裏的馬奶酒蒸騰著熱氣。
    "寧王邀我們去鬆亭關會盟?"白發長老阿古達瑪撚著胡須,"去年朝廷剛重申藩王不得私會外夷,他怎敢如此?"
    把兒孫往火中添了塊牛糞,火星濺起:"他特意請了禮部通事,還說有陛下欽定的互市文書。"
    他抓起一把奶酒潑在火上,騰起的烈焰映得眾人麵容忽明忽暗,"但咱們也不能大意,明日派五撥斥候,分三路探查鬆亭關布防。"
    夜幕再次降臨時,大寧城牆上傳來梆子聲。
    張氏站在閣樓窗前,看著王府侍衛們提著燈籠,與城防軍交錯巡邏。
    街道上,蒙漢百姓自發組成的守夜隊舉著銅鑼,腰間別著彎刀,每隔百步便有一處崗哨。
    桃夭捧著新製的薑茶進來:"王妃,王爺派人回話說,禮部通事明日酉時可到。"
    張氏接過茶盞,熱氣氤氳中,她望著遠處鬆亭關方向若隱若現的火光——不知是節日的焰火,還是邊境的警訊。
    腹中的孩子又動了一下,她輕聲呢喃:"這個年關,怕是要在風雪裏熬過去了......"
    朱權獨坐書房,案頭擺著剛收到的北平都司回函。
    信中提及燕王朱棣已增派兩千軍士協防鬆亭關,字裏行間似有深意。
    他將信箋湊近燭火,待墨跡微卷,才收入貼著《大寧歲時記》封皮的檀匣。
    窗外,北風呼嘯,吹得簷角銅鈴叮咚作響,恍若命運的警鍾。
    喜歡醜顏謀世:醫女風華傾天下請大家收藏:()醜顏謀世:醫女風華傾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