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鋸葉為旗,漕船無糧

字數:5908   加入書籤

A+A-


    夜幕尚未褪盡最後一抹墨色,南陵縣的碼頭便已喧囂起來。
    小李子身著粗布短打,頭戴破舊鬥笠,混跡在一群號稱河工的潑皮無賴之間。
    他壓低帽簷,目光如獵犬般銳利,在人群中逡巡。
    他身形瘦小,卻異常靈活,肩上扛著一個麻包,看似吃力地挪動著,實則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碼頭上停靠著三艘巨大的漕船,船身斑駁,帶著長途跋涉的風塵。
    船舷高聳,如三堵移動的城牆,給人一種壓迫感。
    最引人注目的,是懸掛在桅杆上的那麵黃旗,在晨曦中獵獵作響,上麵用墨筆書寫著四個大字——“戶部調運”。
    小李子心中一凜,這與陳皓的判斷一致。
    但他知道,真正的玄機,往往藏在細節之中。
    他不敢貿然靠近,隻是裝作搬運貨物,一點點向漕船靠近。
    押運官站在船頭,頤指氣使地吆喝著,周圍簇擁著幾個狗腿子,一個個凶神惡煞。
    小李子瞥見,那押運官的模樣,竟與巡夜司總領有七分相似,不用猜,定是那總領的親戚。
    漕船的船舷上,每隔一段距離,便有一個鐵環,用於固定纜繩。
    小李子狀似無意地將麻包靠在船舷上,手腕一抖,一根極細的紅絨線,悄無聲息地係在了其中一個鐵環上。
    這是他和陳皓之間,以及當年抗稅的鄉民之間,約定好的暗號——假官船!
    他心中稍定,迅速扛起麻包,混入人群之中,不再引人注目。
    碼頭上的氣氛越來越緊張。
    漕幫的船工們姍姍來遲,領頭的正是沈大艄,他膀大腰圓,滿臉橫肉,往那一站,便如同一座小山。
    “這卸貨的活兒,是我們漕幫的!”沈大艄嗓門極大,如同悶雷般在碼頭上炸開。
    押運官眉頭一皺,不耐煩地揮了揮手“滾一邊去!沒看到這是戶部的船嗎?耽誤了時辰,你們擔得起嗎?”
    沈大艄冷笑一聲,吐了口唾沫“戶部的船又怎麽樣?這南陵縣的碼頭,向來是我們漕幫的地盤!想卸貨,先問問我們答不答應!”
    說著,他手下的漕幫兄弟們一擁而上,與押運官帶來的狗腿子們推搡起來。
    雙方劍拔弩張,眼看就要動起手來。
    押運官氣得臉色鐵青,指著沈大艄的鼻子罵道“你們這些刁民,想造反不成?!”
    沈大艄毫不示弱,梗著脖子吼道“造反又怎麽樣?老子們吃的就是這碗飯!沒錢,就沒飯吃!”
    雙方爭執不休,誰也不肯相讓,碼頭上亂成一團。
    辰時三刻,本應開艙卸貨的漕船,依舊紋絲不動地停靠在碼頭上。
    與此同時,南陵縣衙門前,也聚集了一大群人。
    陳皓一襲青衫,站在人群的最前方,身後跟著十名衣衫襤褸的村民代表,他們麵色黝黑,神情憔悴,眼中卻燃燒著一絲希望。
    陳皓走到縣衙門前,雙膝跪地,高聲道“草民陳皓,攜南陵縣十二村村民代表,叩請縣太爺預驗官糧!”
    衙役們如臨大敵,紛紛拔出腰刀,將陳皓等人團團圍住。
    吳師爺從衙門內走了出來,他眯起眼睛,打量著跪在地上的陳皓,冷笑道“陳皓,你好大的膽子!竟敢聚眾鬧事,擾亂公堂!”
    陳皓不卑不亢地說道“草民不敢!隻是如今春荒將至,百姓們食不果腹,朝廷的賑災糧,是百姓們的活命糧。草民等懇請縣太爺開恩,允許我等先看一看這米色,也好讓百姓們安心。”
    吳師爺聞言,臉色一沉,怒斥道“放肆!朝廷的賑災糧,豈容你們這些刁民隨意窺探?簡直是膽大妄為!”
    陳皓卻不退反進,從懷中取出一份蓋滿了印章的文書,高舉過頭頂“吳師爺,請看!這是南陵縣十二村,共同簽署的《民議公請書》,懇請縣太爺允許百姓們,派出三名監糧使,隨同查驗賑災糧!”
    吳師爺接過文書,草草掃了一眼,臉色變得更加難看。
    “一派胡言!你們這些刁民,竟敢私自串聯,蠱惑人心!”吳師爺怒不可遏,將文書狠狠地摔在地上。
    陳皓依舊跪在地上,抬頭望著吳師爺,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既是賑災糧,為何不敢見人?莫非這米裏藏著的,不是穀,是刀?!”
    此言一出,圍觀的百姓們頓時嘩然。
    “是啊!為什麽不讓我們看?難道這米有問題?”
    “肯定是這樣!要不然,他們幹嘛這麽緊張?”
    “我們要看米!我們要活命!”
    百姓們的情緒被徹底點燃,紛紛叫嚷起來,場麵一片混亂。
    就連站在吳師爺身後的衙役們,也開始竊竊私語,悄然後退了半步。
    就在這時,一輛馬車緩緩駛來,停在了縣衙門口。
    車簾掀開,張氏妾從車上走了下來。
    她濃妝豔抹,打扮得花枝招展,與周圍衣衫襤褸的百姓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吳師爺,何必與這些刁民一般見識?”張氏妾媚笑著走到吳師爺身邊,輕聲說道,“依妾身之見,不如當場打開一艙,取樣煮粥,賜予貧民,以示清白。如此一來,謠言自破,豈不美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吳師爺略一思忖,覺得此計可行,便點了點頭,對衙役們說道“來人,架鍋生火,當場煮粥!”
    很快,衙役們便在縣衙門前架起了一口大鍋,開始燒火煮粥。
    百姓們翹首以盼,希望能親眼見證,這賑災糧是否真的能夠救命。
    粥煮好後,吳師爺命人盛了幾碗,分發給站在最前麵的幾個百姓。
    一個衣衫襤褸的老婦人,顫巍巍地接過一碗粥,用手摸了摸,又放在鼻子下聞了聞,臉色頓時大變。
    她猛地將粥碗摔在地上,指著鍋裏翻滾的粥沫,怒吼道“這米放了三年!牙磣的是沙,苦的是黴!你們瞧那泡兒黑綠,豬都不吃!”
    說著,她從貼身的布袋裏,掏出幾粒金黃飽滿的稻穀,高舉過頭頂“這才是去年新糧的樣子!”
    眾人定睛一看,果然,老婦人手中的稻穀,與鍋中煮出來的粥,截然不同。
    這下,百姓們徹底憤怒了。
    “黑心官!想用黴米糊弄我們!”
    “打倒貪官!我們要活命!”
    人群如同沸騰的開水般,徹底炸開了鍋。
    就在這混亂之際,碼頭方向傳來一陣嘈雜聲。
    隻見一艘漕船的桅杆突然斷裂,懸掛在桅杆上的那麵“戶部調運”的黃旗,也隨之墜落,掉入了河中。
    與此同時,幾個穿著粗布衣裳的農婦,推著一輛木車,緩緩走到了河邊。
    她們狀似洗衣,將一匹黃色的布帛,浸入水中,用力搓洗。
    片刻之後,一塊嶄新的黃旗,出現在眾人麵前。
    這麵黃旗,依舊是用墨筆書寫著四個大字,但卻不是“戶部調運”,而是“江南共濟代管”。
    在四個大字的下方,還蓋著一枚鮮紅的印章,上麵刻著“巡查禦史臨時關防”。
    農婦們將洗好的黃旗,高高舉起,向著人群展示。
    “鄉親們,快看!朝廷把糧交給我們自己管了!”
    人群中爆發出一陣歡呼。
    “好!這才是真正的賑災糧!”
    “我們自己管,就不會有人敢貪汙了!”
    “朝廷萬歲!青天大老爺萬歲!”
    待到押運官發覺不對,想要阻止的時候,百姓們早已將新的黃旗高高掛起,並且紛紛傳言“朝廷體恤民情,把賑災糧交由百姓自己管理了!”
    陳皓看著眼前這出鬧劇,嘴角微微上揚。
    他沒有停留慶功,當夜,他便召集了周阿貴、柳三針等人,於南陵縣城外的一座古廟之中匯合……
    夜色如濃稠的墨汁,潑灑在南陵縣外的破敗古廟上。
    廟內,陳皓目光如炬,掃視著周阿貴、柳三針等人。
    他從懷中掏出幾張皺巴巴的紙片,那是從漕船上冒險偷拍的賬單殘頁。
    “這批所謂的‘賑災糧’,根本就是官倉裏積壓多年的陳米!”陳皓的聲音低沉而銳利,仿佛一把出鞘的利刃,“張大戶用賤價從官府購入,再搖身一變,偽裝成‘捐糧’,真是好算計!”
    他將殘頁在眾人麵前展開,昏黃的燭光下,字跡斑駁,卻依稀可辨。
    “他們想用黴米換民心,我們就用真賬換天平!”陳皓眼中寒光一閃,定下了“雙線策”。
    “明線,由劉婆子牽頭,聯絡各村父老,發起‘民審糧源’公議,我們要讓這批黑心糧,在陽光下曝曬!”
    “暗線,”他轉向沈大艄,沉聲道,“請沈舵首沿江放出風聲,就說‘江南共濟糧行’即將高價收購陳米釀酒,價格高於市麵三成!”
    話音未落,廟外驟然響起一陣急促的馬蹄聲。
    緊接著,一個渾身泥汙的少年跌跌撞撞地衝進廟內,手中緊緊攥著一片鋸齒狀的竹葉。
    “皓爺……不好了!南嶺村的嬸娘們……她們……她們開始拆織機了……”少年氣喘籲籲,聲音嘶啞,“她們說……寧可賣梭,也不織他的黑心布!”
    陳皓接過少年手中的竹葉,指尖輕輕撫平葉片邊緣的鋸齒缺口,仿佛在安撫一個受傷的戰士。
    他看著竹葉上粗糙的紋路,喃喃低語“刃口開了……”
    周遭空氣仿佛凝固,柳三針忍不住追問“風,也就來了?”
    喜歡三國結拜關張,開局滅黃巾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三國結拜關張,開局滅黃巾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