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登基為帝 國號大秦

字數:6040   加入書籤

A+A-


    夜幕如一塊巨大的黑色綢緞,輕柔卻又決然地籠罩了整個庭院。
    微風輕輕拂過,廊道旁的花枝微微顫動,發出沙沙的輕響,似在為這寂靜的夜低聲淺吟。
    楊起與陳可卿一前一後,緩緩走過這靜謐的廊道。兩人的身影在月色下被拉得修長,宛如一幅沉默的畫卷。
    四周隻有院裏傳來的三兩聲蟲鳴,在這寂靜的氛圍裏,愈發顯得空靈。
    進入房間後,屋內燭火搖曳,光影在牆壁上跳躍不定。
    楊起默默走到茶桌前,緩緩坐下,他的目光落在桌上的茶具上,思緒卻不知飄向了何處。
    陳可卿沒有立刻坐下,她蓮步輕移,身姿婀娜,提起桌上的茶壺。
    纖細的手指握住壺柄,動作優雅而舒緩,仿佛時間都在這一刻慢了下來。
    她先給楊起倒了一杯茶,熱氣嫋嫋升騰,茶香瞬間彌漫在空氣中。
    接著,又為自己倒了一杯,這才輕輕放下茶壺,在楊起的對麵款款坐下。
    “夫君,我…我奶奶和姨母她們還好麽?”可卿率先打破沉默,她的聲音輕柔,帶著一絲小心翼翼,
    仿佛害怕打破這脆弱的寧靜。她微微抬起頭,目光中透著擔憂與牽掛,望向對麵的楊起。
    “太後娘娘和皇後娘娘都挺好的,裕兒我也不會為難他,現在我就問你一句,可卿你怪我麽?”
    楊起開門見山的反問,說完,緊緊地盯著對麵的可卿,他的眼神深邃而熾熱,似乎想看穿可卿,從她的臉上看出她內心最真實的想法。
    陳可卿的臉上,神色瞬息萬變。一開始,那精致的麵容上浮現出憤怒,柳眉微蹙,
    眼中閃過一絲銳利,仿佛想起了曾經的種種不堪。是啊,楊起犯上作亂,奪了她二叔的皇位,這讓她如何能不氣?
    曾經的親情、曾經的安穩生活,都在那一刻被徹底打破。
    緊接著,那憤怒的神色中又夾雜了些許仇恨,她的嘴唇微微顫抖,似乎有千言萬語想要質問眼前這個男人。
    然而,當四目相對,她的眼神漸漸柔和,那些激烈的情緒如同潮水般慢慢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釋然。
    “夫君,一開始,我真的有些憤怒,我想不通,為何咱們這麽親近的關係,你會如此做?”
    可卿輕輕歎了口氣,聲音中帶著一絲無奈,“我在深閨之中,雖不諳世事,但也知道皇位更迭意味著什麽!
    二叔待我不薄,奶奶和姨母更是疼愛我,這一切的變故,讓我一時難以接受。”她垂下眼簾,看著麵前冒著熱氣的茶杯,陷入了回憶。
    “這些日子,我整日以淚洗麵,心中滿是怨恨。
    我怨恨你為何如此狠心,不顧我們之間的情分,不顧這許多人的生死。就連景兒,也被母親接去,親自照顧,說白了,就是不信任我!”
    她抬起頭,目光與楊起交匯,眼中沒有了憤怒與仇恨,隻有淡淡的憂傷,“可是,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我漸漸冷靜下來。我開始思考,也許你也是有什麽不得已的苦衷吧!”
    楊起微微動容,他沒有想到可卿能如此快地理解自己。他張了張嘴,想要解釋些什麽,卻又被可卿抬手製止。
    “夫君,不必解釋。我知道,這天下之事,錯綜複雜,絕非我一個女子所能完全明白。
    事到如今,我隻想好好在夫君身邊相夫教子,我隻是一個普通的女人,沒有那麽多的雄心壯誌!”可卿的聲音輕柔而堅定,她的眼神中透著一種平和與安寧。
    楊起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伸出手,輕輕握住可卿的手,“可卿,謝謝你能理解我。我的確是不得已而為之,
    罷了,說再多也於事無補,日後自有評說!”
    可卿微微頷首,“我雖不懂朝堂之事,但也知道百姓生活不易。
    隻是,這皇位之爭,死傷無數,難免讓人痛心。”她輕輕咬了咬嘴唇,眼中閃過一絲不忍。
    “我明白你的心思,可卿。我也不想看到生靈塗炭,所以我才力求速戰速決,盡量減少傷亡。”
    楊起輕輕撫摸著可卿的手,試圖給她一些安慰,“如今大局已定,我定會好好治理這天下,讓百姓過上安穩的日子。”
    “夫君既有此心,那便是最好。”可卿微微淺笑,那笑容如同春日裏綻放的花朵,美麗而動人,“隻是,奶奶和姨母那邊……”
    “你放心,我會以禮相待。太後娘娘年事已高,我會讓她安享晚年。
    皇後娘娘那邊,我也不會虧待她。”楊起看著可卿,目光中滿是溫柔與承諾。
    “嗯,如此我便放心了。”可卿輕輕舒了一口氣,心中的一塊大石頭終於落地。
    “可卿,以後這後宮便交給你打理了。我相信你一定能將後宮管理得井井有條。”楊起看著可卿,眼中充滿了信任。
    可卿微微一怔,她沒有想到楊起會將如此重任交給自己。“夫君,我……我恐怕難以勝任。”
    她有些猶豫,畢竟這後宮之中,關係錯綜複雜,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發諸多事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你不必擔心,我相信你的能力。你心地善良,又聰慧過人,一定能做好!”
    楊起握緊可卿的手,給她鼓勵,“而且,我會在你身邊支持你。”
    可卿感受到楊起的信任與支持,心中湧起一股勇氣。“好,夫君,我定會竭盡全力。”她抬起頭,眼神中充滿了堅定。
    ………
    昌隆十八年 九月初五
    昌隆十八年,九月初五,黎明的曙光尚未完全驅散夜幕的深沉,整個京城便已沉浸在一片莊嚴肅穆又熱烈喜慶的氛圍之中。
    乾陽宮乾陽殿外,寬闊的禦道被清掃得一塵不染,地麵的青石磚在朦朧月色下泛著清冷的光。
    禦道兩側,整齊排列著身著華麗甲胄的燎原軍,他們身姿挺拔,如同一尊尊雕塑,手中的長槍和旗幟在微風中輕輕晃動。
    紅色的綢緞從宮殿的屋簷垂下,一直延伸到禦道兩旁,上麵繡著精美的金色雲紋圖案,在風中獵獵作響,仿佛在訴說著即將到來的盛大典禮。
    天色漸亮,東方泛起了魚肚白,禮部尚書劉晨身著莊重的朝服,神色肅穆地來到乾陽殿外。
    作為此次大典的主持者,他深知責任重大。劉晨微微仰頭,看了看天色,又仔細檢查了一遍典禮的各項準備工作,確保萬無一失。
    此時,遠處傳來悠揚的鍾聲,這鍾聲如同重錘,一下下撞擊著人們的心弦,宣告著登基大典即將開始。
    隨著鍾聲的餘音漸漸消散,身著冕服的秦王楊起在一眾侍從的簇擁下,緩緩走向乾陽殿。
    他步伐沉穩有力,神色莊重威嚴,每一步都仿佛踏在曆史的長河之上。
    他頭戴的冕旒輕輕晃動,發出清脆的聲響,與他沉穩的腳步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一種獨特的韻律。
    當楊起來到乾陽殿前,劉晨快步上前,恭敬地行了一禮,然後高聲唱道:“吉時已到,登基大典,正式開始!”聲音在空曠的宮殿廣場上回蕩,久久不絕。
    首先進行的是祭天儀式。楊起在劉晨的引領下,登上高高的天壇。
    天壇上,擺放著各種精美的祭品,香煙嫋嫋升騰。楊起神情虔誠地跪在蒲團上,向蒼天獻上祭品,然後默默祈禱。
    他的心中,既有對上天的敬畏,也有對即將肩負的治國重任的堅定決心。
    此時,陽光灑在他身上,給他披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輝,仿佛他真的是上天選定的統治者。
    祭天儀式結束後,楊起返回乾陽殿。
    殿內,巨大的紅色立柱矗立兩旁,柱上雕刻的金龍栩栩如生,仿佛隨時都會騰空而起。
    殿頂的藻井裝飾華麗,中央的龍珠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宮殿的盡頭,擺放著那象征著至高無上權力的龍椅,龍椅由名貴的紫檀木製成,
    上麵雕刻著九條形態各異的金龍,龍口大張,似在咆哮,龍爪有力,仿佛要抓住這天下的一切。
    楊起穩步走上台階,來到龍椅前。劉晨轉身麵向群臣,高聲喊道:“眾臣朝拜新皇!”
    刹那間,殿下的文武百官整齊地跪地,齊聲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聲音響徹雲霄,震撼著整個乾陽殿。
    這聲音,代表著眾人對新皇的臣服,也代表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啟。
    劉晨手捧詔書,走到楊起麵前,恭敬地呈上。
    楊起接過詔書,緩緩展開,大聲宣讀:“自即日起,朕繼皇帝位,改國號為大秦,
    改年號為昭寧,朕自當以天下為己任,勵精圖治,保我大秦江山永固,百姓安居樂業……”詔書的聲音在宮殿內回蕩,每一個字都充滿了力量和威嚴。
    宣讀完畢,劉晨又捧上象征皇權的玉璽。
    玉璽溫潤而厚重,上麵刻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大字。
    楊起雙手接過玉璽,高高舉起,向眾人展示。這一刻,陽光透過窗戶,灑在玉璽上,折射出五彩的光芒,照亮了整個乾陽殿。
    隨後,是加冠儀式。劉晨拿起象征皇帝身份的皇冠,小心翼翼地戴在楊起頭上。皇冠沉重而華麗,代表著無上的榮耀和責任。
    楊起戴上皇冠的那一刻,仿佛身上的擔子又重了幾分,但他的眼神卻更加堅定。
    在完成這一係列儀式後,楊起正式坐在龍椅上。他目光掃視著殿下的群臣,心中感慨萬千。
    曾經,他為了這一天,曆經無數艱難險阻,付出了無數心血。如今,他終於站在了這權力的巔峰,肩負起了治理天下的重任。
    “眾卿平身!”楊起的聲音沉穩而洪亮。群臣緩緩起身,站在殿下,他們的臉上既有對新皇的敬畏,也充滿了對未來大秦的期待。
    此時,乾陽宮外鞭炮齊鳴,鼓樂喧天。百姓們聚集在宮門外,歡呼雀躍,共同見證這一曆史性的時刻。
    整個京城沉浸在一片歡樂的海洋之中,人們都在憧憬著大秦王朝在新皇的統治下,能夠繁榮昌盛,走向輝煌。
    昭寧元年 年九月初五,秦王楊起在乾陽宮乾陽殿正式登基,改國號為大秦。
    這一天,成為了曆史長河中的一個重要節點,開啟了大秦王朝波瀾壯闊的新篇章。
    喜歡執戟戰紅樓請大家收藏:()執戟戰紅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