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苗子

字數:3882   加入書籤

A+A-


    “今天,我們來講一講,我們大中國的物大地博,物產豐富,人才輩出。”張定站在一塊講堂上唾沫橫飛,下麵是講武堂和集英堂的學子。
    張定這也算是輸入價值觀了,下麵坐著的最大的不過十五六歲,最小的不過十來歲,正是價值觀形成的時候。
    顧名思義,講武堂自然是特意為了培養軍官而設立的,集英堂則是為了培養新型的綜合型人才,而不是隻會搖頭晃腦,一口之乎者也,幹點事情就大眼瞪小眼。
    縱然他們發展方向不同,但是有的課是一樣的,就好比無論文理,一開始都要上曆史,地理課,一樣的道理。他們每天都要進行一定的體力訓練,講武堂更不用說,白天夜裏都要操練。
    他們都有專門的老師進行開蒙,這些老師通通來自張定的幕府,還會有專人記錄講的內容。自然而然可以預料會講什麽了。
    沒錯,就是經過美化的張定的英勇事跡和中國各種神話故事,曆朝曆代的名人名事。主旨就是告訴他們,你們吃的誰的飯,要聽誰的話,誰是咱們的敵人等等。
    他們來自張定轄區的各個地方,各個階層,包括國內掌控區內的剛剛實現溫飽的小康階級,身無分文,無立錐之地的無產階級以及頗有資產的地主階級,還有後黎境內廣大的士紳,土豪,豪強階級。
    現在隻有百來號人,但是人數還在源源不斷的增長,窮人把這裏當做躋身上流的出路,富人把這裏當做進步的階梯,士紳把這裏當做緩和的地帶。
    當然,窮人的孩子更難出現在這裏,他們要麽就是早慧,智商高於常人,至少是聞名於鄉裏這種,要麽就是他爹或者親戚給張定拋頭顱灑熱血,因此得以坐在這裏。
    富人的孩子就簡單多了,交一筆不菲的學雜費,然後,沒然後了,就進來了……當然,這些人立場可能有問題的自然是重點關注對象,也是某些其他人不需要的價值觀輸出的主要對象:比如,我們自古以來就是一家人人……
    人,本來沒有那麽多的隔閡,都是教育的差距才產生了這麽多的問題,要是受的教育一致,很多問題都不是問題。
    縱然如今還隻是靠著武力才能夠保持北越安定的統治,但是等到十多年後,他們已經成為了家裏的中流砥柱甚至是當家人,當帶著這種思想的人成群結隊出現的時候,那個時候,就是變天的時候。
    經過幾個月持續不斷的價值觀輸入和統一的規章製度,他們總算是有了一個比較統一的價值觀。那些受不了的富家子弟早跑路了,學費自然是不可能退的……
    這些富家子弟從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哪裏經曆過這些,很多人就跑路。迫於無奈,張定就讓他們不得跑路,強製必須完成所有學業才能跑路,這些富家子弟當然不肯。
    各種不服管教,但是自從張定從近衛軍調了百來號人過來他們就老實了,老老實實的接受軍事化管理,不顧不得外出。當然,一開始是各種不服,但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自然是被治理的服服帖帖的。
    如今,他們看著張定的眼神裏都是敬仰,統一的著裝和吃穿用度,他們的差距被人為的磨平,在這裏,沒有什麽少爺和牛馬,有的隻有同學。你的成績厲害,你才是厲害。
    在這裏,無論你在外麵多厲害,也沒用,因為幹不好活都要挨叼,都要掛科。隻有你自己牛逼,那才是真牛逼。
    這些富家子弟一開始還不適應,貧困子弟則是有點自卑,地主的孩子和泥腿子的孩子坐在一間教室裏,從古未有!
    但是很快的,他們就不在意了。鑒於他們之間隱隱有一條鴻溝,有好幾個團體:北越大團體和明朝大團體,裏麵又細分。就好像兩個物種一樣,有人就攛掇著他們打一架。
    一群正是年輕氣盛的孩子本來就有矛盾,哪裏還忍得住?
    自從被鼓勵著富家子弟和窮苦孩子們幹了一架之後,他們之間就再也沒有了高傲和自卑存在。因為不管是誰,打架的拳頭打在身上都會疼,大家沒有什麽區別,一樣怕死,一樣是人。
    於是,他們不再攀比誰的家裏厲害,而是哪個人厲害。人人奮勇爭先,以得到老師的誇耀為榮。
    “傳說明太祖開局一個碗,卻能打下整個天下,手下能臣無數,比如我們現在還在用的三段射,就是明朝初期將領所創。那個時候,可謂萬國來朝,四海鹹服。”
    “但是那些年連小日本都敢在沿海地區搞偷襲,如今更是被山裏的一群蠻子搞的狼狽不已。國內更是農民起義不斷,各種天災人禍不斷。”
    “眾所周知,如今的明朝已經是日暮西山,行將就木。為何呢?”張定發問,他們好奇這些學生會說些什麽。
    畢竟之前也有人給他們上過相關的課,張定隻是偶爾來一下親自了解他們的方法,更多時候都隻是靠著手下人的描述。
    “校長,我知道,是因為這政府腐敗無能。”很快,有人舉手回答,張定的職稱是校長,集英堂和講武堂校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但是我聽說明朝的皇帝很是勤政啊,這麽努力為什麽還是這麽腐敗無能呢?”張定笑著反問。
    “這……”學生頓時啞口無言。
    “校長,是因為政府沒錢,將士們都沒有軍餉。”又有人說了。
    “那是為什麽呢?”
    “因為有錢的都是地主和權貴,但是他們有各種方法避稅,把這些賦稅轉移到窮人身上。”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孩子。
    “你怎麽知道呢?”張定有點疑惑,這也教嗎?他不記得有這個內容啊,是不是有點太早了。
    “因為我家就是地主,我爹就是這麽幹的。”這個孩子大聲回答。
    “哈哈哈……”周圍的人哄堂大笑。
    “真的,我說的都是真的。”這個孩子急的臉都紅了,生怕別人不信他的話。
    張定:……
    為什麽你在負重前行?因為有人在替你歲月靜好,如此而已。
    ……
    張定今天決定給他們講一個東西,告誡他們一個道理: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出自詩經·小雅——《棠棣》。
    偉人說得好:黨外無黨,帝王思想;黨內無派,千奇百怪。
    張定允許不同思想的存在,但是他不能容忍有人為一己私利而顧整個集體不顧,比如,明朝的黨爭就是前車之鑒。明朝政府如今這個局麵絕對有他們的功勞。
    “今天,我要說的是黨爭!”
    1.三段擊戰術的發明者是沐英。?沐英是明朝初期的著名將領,他最早使用了“三段擊”戰術,這種戰術在當時的火槍無法連續射擊的情況下,通過分段射擊的方式彌補了火槍射擊速度慢的缺點。
    沐英使用“三段擊”戰術擊敗了思倫發的大象部隊,這一戰術後來傳播到了日本,並被織田信長使用,但織田信長使用該戰術的時間明顯晚於沐英。?
    2.講武堂是中國清代末期、民國初期創辦的一所培養陸軍軍官教育機構。
    喜歡明末混日子請大家收藏:()明末混日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