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選擇題
字數:6162 加入書籤
張定嘴角微揚,露出一抹饒有興致的笑容,他緩緩地伸出手,從那位滿臉堆笑、眼神中充滿期待的廠長手中接過那支嶄新的燧發槍。
這支燧發槍沉甸甸的,握在手中能感受到其獨特的質感和分量。張定將其拿在眼前,裝出一副行家的模樣,仔細端詳起來。
他眯起眼睛,目光沿著槍管上下遊移,仿佛要透過表麵看到內部複雜的結構;又輕輕撫摸著木質的槍托,感受著木材的紋理與溫度。
廠長站在一旁,緊張而又期盼地注視著張定,等待著他對這把精心打造的燧發槍給出評價。終於,在廠長焦灼的目光中,張定抬起頭來,迎上了對方期盼的視線,開口說道:“走嘛,出去看一看這槍的威力究竟如何。”說完,他率先邁步朝門外走去,廠長則緊緊跟在身後,心中暗自祈禱這把槍能夠讓張定滿意。
一群人鬧哄哄的圍著張定出去,又來到了那個久經戰火的靶場。張定饒有興趣的裝上子彈,瞄準。
周圍的人們一個個都緊張地屏住了呼吸,心髒仿佛要跳出嗓子眼兒一般。他們的額頭滲出細密的汗珠,眼神快速交匯著,似乎在用目光傳遞著某種無聲的信息。
每個人都在拚命地絞盡腦汁,思考著如果這一槍打偏了,到底應該說些什麽樣的話才能夠既充分展示出槍支強大的威力,從而凸顯出自己的功勞,同時又不會讓老大覺得顏麵掃地、下不來台。
這可真是個令人頭疼不已的難題啊!大家的眉頭緊緊皺起,臉上露出愁苦的神色,仿佛被這個棘手的問題給難住了似的。
有的人嘴唇微微顫抖著,想要開口卻又猶豫不決;還有的人則不停地搓著手心,心中暗自叫苦不迭:“哎呀呀,這可如何是好?要是說錯了話,惹惱了老大,那後果簡直不堪設想……”一時間,整個場麵陷入了一片凝重而壓抑的氛圍之中。
“砰!”清脆的一聲槍響,出乎意料的是竟然擊中了目標,雖然目標物不小,但好歹還隔著200米呢,更別說槍本身本就在一些精度誤差,子彈在空氣中也會收到幹擾。
這下真是喜出望外了,還沒等手底下的人把目標搬過來讓大家看看槍的威力,眾人就已經開始大吹特吹了:
“大人真是好眼神!”
“是啊,大人真是神槍手。”
“大人不愧是大人,我開了十槍,愣是沒有一個中的,大人一槍就中了。”
不要錢的馬屁淹沒了張定,張定故作淡定的一笑:“低調低調,不足掛齒,不足掛齒。”
劉二黑十分淡定,像個門神守衛在張定身邊,他對此一點也不意外。張定十分喜歡打槍,以前是沒機會,現在可算是有機會了,經常有事沒事在後院裏練習自己的槍法。
常言道:“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此乃顛撲不破之真理也!即便是愚鈍如豬者,若每日聞鈴而動、依鈴而食,久而久之,亦能形成條件反射。
每當清脆悅耳的鈴聲響起,那憨態可掬的肥豬便心知肚明——開飯時間到啦!於是乎,它們會下意識地分泌出大量唾液,迫不及待地奔向食物所在之處。
如此這般,日複一日,年複一年,豬兒們對鈴聲與進食之間的關聯早已了然於心,無需人教,自然領悟其中奧妙。可見,無論人或動物,隻要反複經曆某種特定情境,便能逐漸掌握其中規律,並做出相應反應。
更何況人呢?
這時,那些沒有資格圍在張定身邊的人終於把東西搬過來了,眾人圍上去看著目標物上明顯的效果,不由得又開始吹了:
“有此神器,何愁大明不滅啊?”
卻不想張定冷不丁的說了一句:“這就是明朝的官員做出來的,甚至還被進獻到了崇禎麵前,隻是因為這個槍成本較高才被擱置了。”
這個官員一臉尷尬,張定卻絲毫不在意:“為什麽明朝會到如今這個地步,那就是因為有太多你這樣的官員,成天隻知道吹捧,無腦吹捧,你最好祈禱你屁股幹淨,帶下去。”
隻見張定微微抬起右手,在空中劃出一道弧線,隨後猛地一揮。刹那間,一群如狼似虎、身材魁梧的士兵猶如離弦之箭一般迅速衝上前去。他們動作敏捷而有力,瞬間便將那名官員緊緊圍住。
這些士兵個個麵露凶光,眼神冷酷無情。其中一名士兵更是毫不留情地伸出粗壯的大手,如同鐵鉗一般死死掐住官員的脖頸。官員被這突如其來的襲擊嚇得麵色慘白,他拚命掙紮著想要掙脫束縛,但無奈那些士兵力大無窮,根本無法撼動分毫。
緊接著,其他士兵也一擁而上,有的抓住官員的手臂,有的拽住他的雙腿。然後,眾士兵齊心協力,就這樣當著在場所有人的麵,毫不顧忌地將這名官員硬生生地拖了下去。官員一路哀嚎求饒,然而卻沒有任何人對他表示同情或施以援手。
“大人饒命,大人饒命啊~”這人嚇慘了,不知道自己犯了什麽事情。但是大家看到過那些人的下場,都知道一旦被查了,不死也得脫層皮,自然嚇得夠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此時,整個場麵陷入了一片死寂,眾人皆如受驚之鳥般噤若寒蟬,沒有一個人膽敢開口說哪怕半個字。
就在前一刻,氣氛尚算輕鬆愉悅,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然而不知怎的,張定的心情卻突然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猶如晴朗天空瞬間被烏雲遮蔽,下起了傾盆大雨。
這突如其來的變化讓所有人都摸不著頭腦,心中充滿了疑惑和不解。但大家心裏也明白,在這種情況下,言多必失,保持沉默才是最明智的選擇,畢竟少說一句就能減少一分犯錯的可能。
於是乎,眾人隻能默默地站在原地,大氣都不敢出一口,生怕一不小心觸怒了那張定,給自己招來無妄之災。
張定拿著手裏的槍,拿書看著槍造成的缺口,說道:“多做些實事,少一點官僚主義,我一直不喜歡官僚作風。”
剛剛那個官員袖口無意中露出來了,張定看到了上好的蜀錦。一匹蜀錦約白銀二十兩,那麽一匹蜀錦相當於元,一匹蜀錦大概可以裁兩身衣裳,一件衣裳僅布料就已達到了元。
蜀錦十分珍貴,產量非常低,正所謂“蜀中秀娘十人繡三個月方能得一匹蜀錦)”,蜀錦都是張定海上貿易的拳頭產品之一,甚至張定都舍不得穿,大部分時候穿得都是麻和普通的布料做的衣服。
張定可不記得自己手下的官員有這麽高的工資,這讓張定瞬間就火冒三丈,這個錢無非就是盤剝百姓,和貪汙受賄以此得來的,不然張定真不知道還能有什麽辦法可以快速搞錢。
在這短暫得令人難以置信的時間裏,居然會發生這樣膽大包天、肆意妄為之事!這些人啊,想當初可都是那貧苦出身的讀書人呐。
那時的他們,生活困頓不堪,窮困潦倒到了極點,真可謂是一貧如洗,身無長物。而且,還曾遭受他人無情地欺壓和剝削,如同案板上任人宰割的魚肉一般毫無還手之力。
麵對這般悲慘境遇,他們也曾悲憤交加,心中暗暗發誓定要改變這殘酷的現狀,讓自己不再受欺淩,讓世間的不公得以糾正。然而,誰能料到時至今日,他們竟然忘卻了昔日的雄心壯誌,伸出了那貪婪之手,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這究竟是為何?是權力的誘惑太大,還是金錢的魅力難以抵擋?亦或是在漫長的歲月中迷失了自我,丟掉了最初的本心?實在是令人痛心疾首,唏噓不已!
要是查出來,他霍霍的是權貴豪紳,那張定最多就是讓他把贓款都吐出來,但是如果是普通老百姓,那就等著全家老去做奴隸吧!不過絕大多數情況都是後者
因為,敢向權貴者伸手的可不多,他們可都是些吃人不吐骨頭的豺狼,便宜不是那麽好占的。相反,那些普通老百姓則是大部分時候都是很好欺負的,也沒人為他們發聲。
處理了一個可能的貪汙腐敗分子,張定的心情不是那麽美麗,他能處理一個,但是他能把所有的都處理掉嗎?很難,尤其是對繼任者來說,這隻能通過製度去實現了。
張定若有所思的說道:“此番有功之人皆大賞!等具體的功勞匯報上來了,我再量身定製你們的賞賜。”
眾人歡呼不已,正所謂死貧道不死道友,別人死了關我什麽事?兔死狐悲是不錯,但是不是還沒被查嗎?
“大人英明!”
張定把槍住在地上,冷峻的說道:“別高興太早了,我警告你們,管住你們的手,不該拿的別拿,不然,別怪我不客氣。到時候,可不要說我沒提醒你。以為言之不預也!”
眾人立即跪下:“不敢!”
“最好如此,我功必賞,過必罰,希望尼瑪你好自為之。你們有些人我是聽說過一點點的……”張定表情冷漠,不為所動。
張定把槍遞給廠長,拍拍他的肩膀:“這段時間大家辛苦一點,務必加班加點,兄弟們正在前線交戰,早一刻交付,就少死幾個兄弟們。”
廠長一臉凝重,十分鄭重的點頭:“是,大人。”
“嗯。”張定不再說什麽,帶著人回去了。
這幾天的橋頭鎮來來往往的人越來越多了,其中年輕士人不少。縱然張定隻是個地方勢力,但好歹也算是一方豪強,而且如今還在四處攻伐,看上去十分朝氣蓬勃,有前途。
就目前的形勢來看,怎麽著都會是一個割據勢力。因此,還是有不少士人覺得可以來試一試。他們多在明朝內窮困潦倒,看到了國家的動蕩不安與朝廷的腐朽不堪,因此,他們願意來試一試。
在哪裏當官不是官,正所謂富貴險中求,不嚐試一把實在是可惜。再說,張定這裏的競爭壓力實在是要小很多,還是很有希望混上個一官半職的。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明朝的讀書人相對泛濫成災,不是特別牛逼有關係,哪怕有真才實學也不容易混出頭,聰明人自然是想換個賽道試一試。
張定的勢力也不是存在一天兩天了,大家或多或少都聽說過一點,尤其是在張定大撒求賢令和開科取士的消息之後,有心之人自然會去打聽這個公司什麽行情,靠不靠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本以為是個小勢力,不過放在春秋戰國怎麽著也算是一方諸侯了:治下戶口幾百萬,兵幾十萬,土地相當於一個小省份,關鍵是看起來發展潛力不錯,還處於發展期。
於是,就有人抱著試一試的態度來了,沒想到,這裏確實是競爭壓力的荒漠,卻是缺少競爭。不過隨著考試時間的臨近,來的學子倒是多了起來,還有在路上趕路的。
本來以為自己是聰明人,結果一看聰明人的評判標準,就發現聰明人還不少。
畢竟這年頭天下可不太平,此起彼伏的農民起義還有兵亂,甚至張定自己就在和大明打仗呢。
不過這些都阻止不了那些想要搏一個前程的士子們,對他們來說,生命固然珍貴,但是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同樣重要。
現在就有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就在眼前,你是去還是不去呢?對於大部分敢冒險普通讀書人還是相當富有吸引力的。
1.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九回“凡所屬官吏,有仍蹈故轍,以及有意逢迎,希圖嚐試者,一經察覺,白簡無情,勿謂言之不預也。”
“勿謂言之不預也”一語,較早的出處可追溯到康熙年間,徐元文的《含經堂集·申飭鹽政劄》有:“倘舊習不除,自甘猥下,行私恣便,長弊容奸,廉訪得真,即白簡從事,勿謂言之不預也。所有申飭事宜開列於後。”
康熙帝《訓飭士子文》有“勿謂朕言之不預也”之語。
喜歡明末混日子請大家收藏:()明末混日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