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糧食戰

字數:7755   加入書籤

A+A-


    他們所做之事與張定毫無關係,且不說他那雙手尚不能伸展得如此之長,就連令人聞風喪膽的錦衣衛也無足夠之力能夠每日對其進行嚴密監視。畢竟,張定身負重任,有著更為重要、亟待處理的事務等待著他去關注和解決。
    俗話說得好:“有錢能使鬼推磨”。這話可真是一點兒不假!想當初啊,那張定和鄭氏之間那可是打得不可開交,簡直就是把對方當成不共戴天的仇敵一般,兩個人爭來鬥去,直打到狗腦子都快迸出來啦!
    然而世事難料,如今呢,他們至少在表麵上倒是還能夠維持著一種相安無事的狀態。這不,就在這看似平靜的表象之下,張定派出的使者竟然坐著一艘小巧精致的小船,一路順風順水、風馳電掣般地就抵達了他們現今所在的首府——清化城。
    當張定提出要買掉自己手中糧食的時候,那些人幾乎毫不猶豫地就答應下來了。畢竟對於他們而言,這並不是什麽難事,而且還能從中獲取一些利益。
    與此同時,關於北邊發生的事情,他們多多少少也有所耳聞。據說那邊正在與強大的明朝展開激烈的戰鬥,雙方打得難解難分。這種情況下,北邊的勢力顯然無暇顧及這邊的情況,這對他們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因為南邊所麵臨的壓力本就已經非常巨大,如果北方再出現什麽變故或者施加額外的壓力,那可真是讓人感到有些不堪重負、壓力如山一般沉重啊!
    鄭氏一族雖然擁有充足的糧食儲備,但他們卻麵臨著資金匱乏以及武器彈藥短缺的困境。而另一方的張氏,恰好手中掌握著大量的錢財和武器彈藥資源。
    當這兩方勢力相遇時,彼此都看到了解決自身難題的機會。經過一番商議,雙方迅速達成了合作意向。鄭氏願意拿出自己囤積的糧食作為交換條件,而張氏則可以選擇給予相應數量的金錢或是提供急需的武器彈藥來完成這次交易。
    正如人們常說的那樣:“世界上沒有絕對的敵人,隻有永恒不變的利益。” 在這種情況下,原本可能處於對立狀態的鄭氏與張氏,因為各自的需求和利益得以緊密結合在一起,共同謀求發展與生存。
    張定向來心思縝密、深謀遠慮,他深知將所有希望寄托於一處絕非明智之舉,因此當然不可能僅僅把“雞蛋”放置在同一個“籃子”之中。與此同時,阮氏同樣有所行動,他毫不猶豫地派遣人手前往執行任務。
    要知道,盡管阮氏所掌控的南方地區相較於北方而言並沒有那般富庶繁華,但那裏畢竟擁有著一片廣袤無垠的大平原。這片肥沃的土地不僅孕育了豐富的物產資源,而且也使得當地經濟得以穩步發展。
    再加上阮氏精明能幹的治理手段以及合理的稅收政策,使得該地財政狀況較為良好,還能出資雇傭歐洲人來協助完成某些重要事務的能力。如此看來,難道南方會連一點資金結餘都不存在嗎?顯然這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正所謂“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這一至理名言在很多情況下都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策略。更何況,在當前的局勢下,中間還夾著一個鄭氏存在。如此一來,阮氏和張定所代表的兩方勢力之間,實際上並不存在直接的利益衝突。
    正因如此,當張定向阮氏提出自己的要求時,阮氏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也表現得非常爽快地就答應了下來。然而,阮氏一方明確表示,他們對於這次合作唯一感興趣的隻是金錢而已。
    麵對這樣的條件,張定幾乎沒有過多猶豫便滿口應承了下來。畢竟,對他來說,能夠得到阮氏的支持與協助才是最為關鍵的,至於付出一些錢財方麵的代價,那完全是可以接受的事情。
    他本就腰纏萬貫,根本不會為錢財而發愁。然而,那些所謂的財物對於此刻饑腸轆轆的他來說毫無意義。畢竟,這些金銀珠寶、古玩字畫之類的東西雖然價值連城,但卻硬邦邦的無法果腹,更別提滿足他那咕咕直叫的肚子了。
    李大和李二不辭辛勞地一趟又一趟運送著各種物資歸來,但令人失望的是,這其中竟然連一粒糧食都不曾見到。每一次他們興衝衝地滿載而歸,打開包裹一看,盡是些與填飽肚子毫不相幹的物品。
    望著堆積如山的財寶,他不禁長歎一聲:“我現在最需要的是能夠入口充饑的食物啊!”可現實卻是,唯有不斷被運出的糧食,卻不見有新的糧食補充進來。
    經過一番艱難的談判和協商之後,雙方終於達成了這筆至關重要的交易。隨著交易的塵埃落定,接下來的事情自然而然地變得相對簡單起來。
    那一艘艘一眼望不到盡頭的巨大帆船,宛如一條條巨龍般橫臥在海麵上。它們高大而壯觀的桅杆直指蒼穹,潔白如雪的船帆迎風招展,仿佛在向世人展示著它們即將踏上的偉大征程。
    伴隨著船長們激昂的號令聲,船員們迅速行動起來,解開纜繩、升起風帆,整個船隊猶如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有條不紊地準備啟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很快,這支龐大的船隊便緩緩離開了港口,向著遠方的目的地全速前進。海浪拍打著船舷,濺起朵朵白色的浪花;海風呼嘯而過,吹拂著人們的麵龐。在這壯闊的海洋之上,這些帆船就像是勇敢的冒險者,義無反顧地駛向未知的彼岸。
    雖然已經付了錢,並且與鄭氏開始了正兒八經的生意往來,但貨物畢竟還未真正到手,所以張定心中始終還是有些不太踏實。盡管鄭氏看起來並沒有再次搗亂的跡象,而且這種行為對於鄭氏自己的信譽來說也是極為不利的。
    但和鄭氏打過不少交道的張定深知其中的風險,任何一個環節都可能出現意想不到的變數。
    隻能使喚海洋,得趕快命令他手底下那幾個不成氣候的家夥行動起來。可憐的海洋不過就是個普普通通的打工仔罷了,麵對上頭的命令也隻得乖乖照做開始忙碌地工作起來。
    然而,那個名叫張定的人可真是貪心不足啊!他不僅想讓海洋這匹“馬”拚命奔跑,還吝嗇到不願意給它喂草吃。
    就在這時,張定眼珠子一轉,竟然想出了一個餿主意——給海洋畫了一張大大的餅來充饑。隻見他信誓旦旦地對海洋說道:“隻要這次咱們的糧食作戰能夠大獲成功,我保證會給你招募足足五十個得力幹將,並且再賞賜給你一條嶄新的大船!”
    對於當前海軍人數才剛剛超過一百人的狀況來說,這次的舉動簡直就是大規模的擴充兵力啊!聞聽喜訊,海洋仿佛著了魔,船隻都成天泡在海裏,不上岸了。
    大家都憋著一口氣,心裏隻有一個念頭,那就是無論如何也要先把任務完成之後才能上岸。每個人都像是被打了雞血一般,全神貫注地投入到工作當中,一刻也不敢鬆懈。
    因為他們深知這項任務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如果不能按時、高質量地完成,後果將不堪設想。所以,即使麵對重重困難和巨大壓力,他們依然毫不退縮,勇往直前。
    當得知張定急需大量糧食時,嗅覺敏銳的商人們立刻行動起來。他們猶如嗅到血腥的鯊魚一般,紛紛從全國各地調集糧食運往此地。對於送上門來的糧食,張定自然是來者不拒,照單全收。
    由於他花錢如流水般豪爽大方,商人們都被巨大的利益所吸引,於是乎,每日前來運送糧食的船隻絡繹不絕,源源不斷地駛入港口。
    那一艘艘滿載著糧食的大船,首尾相連,幾乎占據了整個江麵。看著這壯觀的景象,人們不禁驚歎不已,心中暗自揣測:這些商人究竟是通過何種手段,竟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收集到如此眾多的糧食?
    難道他們有著通天徹地之能,還是掌握了什麽不為人知的秘密渠道?
    隻要這批貨物的質量不存在任何問題,那麽就無需多慮,全部接收下來便是。緊接著,以最快的速度將其精心地打包妥當,然後馬不停蹄地送往李大和李二所在之處。與這些貨物一起送達的,還有一封來自張定的信件。
    這封信並沒有長篇大論,僅僅隻有簡簡單單的一句話,但這句話所蘊含的意義卻不容小覷——“糧食已然運抵至此,諸位難道還要繼續等待嗎?在今年的中秋節來臨之前,我要全部吃下廣西!”
    就在今日,一艘又一艘的船隻開始緩緩地從遙遠的越南踏上歸程,逐漸向這邊靠近。望著那越來越清晰可見的船影,張定一直緊繃著的心弦終於稍稍鬆弛下來一些。畢竟隻有當這些貨物真正抵達手中,他才能徹底安心啊。
    常言說得好:“十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雖然這次貿易讓他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但隻要最終能夠順利收獲成果,一切都是值得的。想到這裏,張定不禁暗自祈禱,希望接下來的交接和運輸都能一帆風順,不要出現任何意外狀況。
    因為每一個環節都關係到他所付出的那些血汗錢能否得到應有的回報。
    看著一袋又一袋糧食被工人們卸下來,再由工人們推著送進存糧不多的糧倉,小吏們奮筆疾書,記錄著進出賬本。看著這一切錢多多的臉色好了一些,無他,糧食多了,但是錢少了啊!
    原本這些數量可觀的錢財本應有著諸多更為重要且有益的用途。例如,可以將它們投入到水利工程的興建之中,從而改善農田灌溉條件,增加農作物產量;或者用於鋪設道路,使得交通變得更加便捷,促進地區之間的貿易往來與人員流動。
    即便不做如此大規模的建設項目,把這些錢安安靜靜地放置於府庫之內,整整齊齊地堆疊在賬本之上,每當看到那滿滿當當的數字時,也足以令人心情愉悅、倍感安心。
    然而事與願違,如今卻因為種種原因不得不將其全部花費出去用以購買糧食,以解燃眉之急。這一轉變著實讓人感到無奈和惋惜。
    隨著軍隊的人吃馬嚼,以及日益擴大的領地和治下的老百姓,糧食已經不夠吃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但是,一個士兵吃的抵得上好幾個老百姓吃的,一匹馬又抵得上好幾個士兵,這讓錢多多對他們實在沒什麽好臉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除了每次押送財物回來的時候……
    無論如何,經過張定全力以赴地努力,如今糧食問題終於得到了極大程度的緩解,可以說基本上能夠滿足需求了。這一成果來之不易,起碼在短期內不必再為此憂心忡忡。
    既然糧食方麵的憂慮得以消除,接下來便是要展現出實打實的戰績和成果的時候了。畢竟,隻有用實際行動證明所付出的努力沒有白費,才能真正讓人信服並繼續前行。而這個時候,所有人都將目光聚焦在了即將呈現的戰果之上,期待著那令人矚目的一刻到來。
    恰好鄭氏需要武器彈藥,張定就把一批舊的和封存的直接賣了,舊的自然要折價,鄭氏自然不會拒絕,反正都能用,便宜的還省錢。
    得益於畢懋康的貢獻,現在燧發槍已經開始代替普通火槍開始大規模量產了。現在近衛軍已經全部完成了換裝,他們換下來的這些火槍將會被通通賣給鄭氏,也算是物盡其用。
    不過目前進展順利,還不到第二團和近衛軍上場的時候,他們目前需要做的就是養精蓄銳,枕戈待戰。不過很快,應該就需要他們上場了,哪怕敵人很菜,畢竟李大和李二兵力有限,想要吃下整個廣西很難。
    不僅要考慮士兵的減員問題,還要考慮分兵駐守的問題,還要考慮有人趁機作亂等等,這都需要兵力……
    目前打擊境內的各種動亂勢力,包括不限於有人覺得自己行了,造反的,有人想要搏一把單車變摩托,不服張定統治的,都是第二團和近衛軍在處理,一般都是火速處理,從嚴從重。
    保證最小的殺傷,男的都去當牛做馬,哪裏需要哪裏搬,女的也是為奴為婢,當成男的使用。如此鐵血姿態,火速的處理速度,嚇壞了不少心懷叵測的人,讓他們搞事之前不得不多掂量一下自己的斤兩。
    但是人總是並沒有想象中那麽理解自己,所以呢,依舊有人搞事,然後全家被抄。
    如此一來,張定的統治區內總算是還算穩定,才讓王元,成功他們成功去上任,要是沒有這種打擊力度,他們早在路上就完蛋了。哪能現在還有機會在那裏天天嘀咕張定是個黑心老板呢?
    不管過程是怎麽樣的,至少現在軍隊有了糧食,老百姓們有了吃的,還可以安置那些逃難過來的人,隻是付出了一些錢而已,也算是好事一樁了。
    有個偉人曾說過,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張定奉為圭臬。
    俗話說得好,飽暖思淫欲,張定已經迫不及待想搞事了,趁著糧食還算充足,趕緊抓緊搞事,不然等到沒有糧食可以買或者沒錢了,那張定就成了軟腳蝦。
    但是現在還沒到張定出馬的時候,隻能加緊訓練集英堂的學子和講武堂的學子還要勤修內政,督促各級官員完成人口普查和土地清查,還要加緊武器生產,盡快完成部隊的換裝。
    畢懋康這老小子也想清楚了,看清楚了明王朝江河日下的事實,想著自己雖老,但是子女們還年輕,趁著自己還活著,還能動彈,還有點價值,希望給他們留下點什麽,因此格外努力。
    隻要畢懋康再努努力,後代成為官二代的可能性還是比較高的。
    如今白天不是在給少年班上課,就是在軍工廠裏麵忙著造神飛炮,這種大炮集合了幾種大炮的優點,恰巧他就會,因此這些天都在指導工匠們製造。
    張定對此自然是很欣慰,由於他自己目前都還是“素王,”自然也無法分封別人,名不正言不順的,這張定遲早也是解決的,但還沒到時機。不過張定有其他方法可以補償。
    經常有人鬧事搞事的,軍隊們四處出擊,這些人的家屬自然數量也不會少,張定幹脆大手一揮,就分了好十多個年輕貌美的女子賞給他了。
    講武堂和集英堂如今最早的一批已經大半年了,該進行的訓練都已經差不多了,隻差最後的拔苗助長了,再過一段時間張定就準備讓精英堂的學子們下基層去曆練,講武堂的則是編入軍隊,成為基層將領。
    當然,目前張定還沒想好編進那個軍隊,他們普遍年齡不大,近衛軍普遍都是精銳,而且都是死人堆裏爬出來的,肯定會看輕這些雛鳥,而且真不一定有這些老兵經驗豐富。
    放入普通軍隊,則是又有點浪費,唉,天天要操心要煩心的事情太多了,張定無奈。
    少年班正在穩步招收新人,但天才終究是少數,目前滿打滿算不超過十個人,而且有一部分隻是勉強夠夠到天才的門檻,還是地盤不夠大,人口不夠多,沒有足夠的天才。
    糧食充足了,募兵計劃自然也要穩步推進了,當前張定地盤也不算太少,加起來差不多一個小型省份,兵力卻不到三萬,還是不太夠用,招募士兵就沒停止過,隻是之前糧食少招的慢。
    現在則要加快進度了,不管是打仗還是戍守地方都需要充足的人手,顯然易見當前的人是不太夠的。之前就有很多經過短暫的訓練就上戰場了,戰場是最好的老師,活下來的都成了合格的士兵。
    外麵天氣正好,金色的陽光照著大地,微風拂過臉頰,出去看一看可以緩解心情。張定站起身來,在院子裏走一走,最近壓力太大了,需要緩解一下。
    1. 由於神威大將軍炮重數千斤,機動非常困難,裝填發射也比較緩慢。因而,明王朝采取佛郎機和紅夷炮的優點,創製了"神飛炮"。
    喜歡明末混日子請大家收藏:()明末混日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