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決斷
字數:6002 加入書籤
或許真的是因為張定所寄來的那封信件發揮出了意想不到的巨大作用,又或者是由於這段時間以來他們能夠吃飽喝足從而擁有了充足的體力去投入到工作之中,總之無論是出於何種緣由,李大和李二兩人近來可謂是如有神助、勢如破竹!
他們率領著麾下的將士們一路高歌猛進,以驚人的速度接連攻克下了一座又一座城池。
然而,這種迅猛的進攻態勢雖然令人振奮不已,但與此同時也無可避免地暴露出了一個嚴重的問題——隨著占領地域的不斷擴大,戰線越拉越長,原本就不算充裕的兵力開始顯得有些捉襟見肘起來。
值得慶幸的是,足智多謀的張定對此早就有所綢繆和規劃了。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他終於做出了一個大膽且獨特的決策——讓新兵與新將領相互搭配組合!
具體而言,便是從講武堂剛剛畢業的那些學員當中選拔出一批優秀者,委以重任,由他們來出任新兵隊伍中的基層將領一職。
乍一看上去,這個安排似乎有些不太穩妥可靠。畢竟這些講武堂的畢業生們還沒有太多實戰經驗,要帶領一群初入軍旅生涯的新兵,著實令人不禁心生疑慮。
然而,換個角度思考,正因為他們如同一張潔白無瑕的紙張一般,尚未被各種複雜因素所沾染影響,反而具備著極大的可塑性和發展潛力,可以通過精心地教導與培養,逐漸成長為出色的軍事指揮官。
而張定則毅然決然地親自出馬,擔當起這支軍隊的最高軍事長官這一至關重要的角色。憑借其卓越的智慧、豐富的閱曆以及非凡的領導才能,他堅信一定能夠引領這群新生力量在戰場上勇往直前,創造出屬於他們的輝煌戰績。
這個軍隊人數不是太多,也就一千出頭,沒有任何番號,張定已經派遣他們和一部分輪換的近衛軍去支持李大了,雖然他們隸屬李大指揮,但是李大隻有指揮權,但是不能幹涉這支軍隊的內部事務。
李二好歹有一個旅,人數還是更占優勢,李大畢竟隻有一個團。李大打法激進,傷亡人數和推進速度都要高於李二,因此,張定決定先支援李大。
至於第二團和大部分近衛軍仍是待命,不過張定已經有了讓李大退下來讓軍隊休整,讓張苟頂上的念頭。不過終究還沒到那一步,張定也還沒實施。
多虧了李自成,張獻忠如今鬧的南方雞犬不寧,甚至聽說還擊敗了朝廷派來的軍隊,因此張定根本不用擔心明朝政府會有援兵過來,最多就是和張獻忠,李自成交手,但是大家都頗有默契,沒有去挑撥對方,不過打起來是遲早的事。
張定暫時就隻用關注廣西內部了,這些官老爺們自然也知道了這些消息,頓時如喪考妣,本來還指望著朝廷派軍隊來呢,哪知道還沒到這邊就已經被送上天了,哪裏還有盼頭?
在這個國家裏,僅有一小部分人展現出高尚的氣節和不屈的精神,他們毅然決然地奮起反抗敵人的入侵。即使城池最終被攻破,這些英勇之士依然堅守崗位直至壯烈殉職,用自己的生命扞衛著最後的尊嚴與榮譽。
然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絕大部分官員卻是一群貪生怕死之人。麵對敵軍強大的壓力,他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投降,沒有做出絲毫抵抗,使得敵人不費吹灰之力便輕易攻占了整座城市。畢竟,對於他們來說,保住性命遠比其他任何事情都來得重要。
至於那位崇禎皇帝,其實在眾人心中早已失去了威望。許多人覺得他算不上一個好的領導者,長期以來對百姓的疾苦不聞不問,政策施行不當導致民不聊生。
所以當城破之時,大家雖然對自家財物被統統抄收感到惋惜,但內心深處更多的則是一種解脫——終於不必再忍受這位糟糕的“老板”所帶來的種種苦難了。
本來張定還準備繼續龜縮,靜靜等待著李大,李二的好消息。但是錦衣衛帶來的一個消息讓他改變了主意。
魏忠跪在地上:“大人,手下的兄弟們匯報說是目前廣西都指揮使已經下令收縮兵力龜縮進南寧了,其他地方空虛無比。”
張定放下手裏的筆,抬起因為工作太久導致的死魚眼:“真的假滴?”
魏忠連忙解釋:“屬下不敢欺騙大人一句!”
張定也相信他不敢騙自己:“起來吧,跟我詳細說說。”
“是。”魏忠小心翼翼的站起來,弓著腰,這些天張定壓力很大,脾氣自然也跟著漲:“手下的兄弟們說是前兩天就開始兵力調動,這兩天南寧已經半戒嚴了,許進不許出。”
張定放下筆,站起來踱步,他需要踱步來清醒自己的大腦,好讓自己做出正確的判斷。魏忠站在那裏看著地麵一言不發,他的任務已經結束了,剩下的就不是他的職權範圍了。
人生很多事情都是這樣的,沒有準備好可能的機會就來了,你是抓還是不抓呢?不抓的話放走一個機會怪可惜的,人生幾十年,又有幾個機會呢?抓的話,自己實力恐怕又不夠,到時候失敗了徒增笑料。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張定尤其如此,身為一個勢力的老大,他很清楚目前手下的兵力,滿打滿算就隻有張苟手裏的一個團,經曆過擴編人手也不過三四千,近衛軍更少,三千不到,其他的不說也罷,都要戍守在地方。
就這麽一些人還要留人守著橋頭鎮,沒人守著大本營肯定是不行的。張定心裏亂成一團,反複踱來踱去,反複在心裏權衡。
形勢已經很清楚了,南寧,隻要拿下南寧,廣西指日可下,這算是好事也算是好事,不用一個接一個地方去攻打了,省事了。但是南寧無疑成了一塊硬骨頭,沒有好牙口是要咯牙的。
張定止住步子,他也不知道這個決定是好是壞,但是總不能一直糾結。
“你先下去吧,讓劉三刀來見我。”張定下令,他還是決定冒險一試,正所謂富貴險中求,終究還是實力不夠,要是手裏有十萬兵力,哪裏還用想這麽多,幹就完了,堂堂正正的碾死對方。
不多時,得到命令的劉三刀進來了,還沒等劉三刀行禮,心急的張定就直接下令:“你火速派人去統治李大和李二,讓他們留一定的兵力防守,其餘的全部調去南寧,還有前幾日出發的講武堂學子,一並叫上,盡快出發。”
劉三刀雖然不知道出了什麽事情,但是他知道身為一個軍人,執行命令就行了,對於軍人來說,知道的太多不一定是好事。
“是,大人。”劉三刀也不問為什麽,行了一禮直接下去了。
雖然已經做了決定,但是張定仍不停的問自己:“這是對的嗎?我還要怎麽做?”這一切,都需要交給時間來證明。
張定叫來劉二黑,他一直站在外麵,張定坐回自己的椅子上:“讓兄弟們準備準備,要有活動了,還順便通知張苟,就是最近的事情了,還要帶上一批新兵,現在在訓的有多少?”
劉二黑時常去訓練講武堂的新兵,對這些數字還是有印象的:“在訓的總共三千餘人,其中最長的訓練了兩個多月,短的前兩天剛入伍。”
張定點點頭:“行吧,全部帶走。”這也是無奈之舉,沒辦法,兵力不夠,隻能去戰場上速成了,人命很珍貴,但有時又是那樣的下賤,隻需要上麵的人一句話,就會有大量的生命流逝。
“抓緊時間招募新兵,訓練新兵,至少紀律性要好,最好還有一定戰鬥力。”張定說道,新兵們都還是訓練的冷兵器,火槍數量還湊合,就是子彈有點不夠,這可都是錢啊。
再說了,這玩意兒上手快,簡單摸兩下就知道怎麽使用了。大規模作戰的時候並不需要瞄準,也不需要任何準頭,隻要眼睛不瞎,距離到了,把槍口往人多的地方一放,十有八九都打得到人。
劉二黑點點頭,示意自己知道了。
“下午吧。”張定也沒有什麽想說的了,打發走劉二黑,自己一個人坐在那裏發愣。
“少爺,吃飯了。”張定還坐在那裏發呆,葉傾城來叫吃飯了。小丫頭最近心情很是不錯,張定每天都在家裏辦公,整天都忙著處理公務,沒有時間搭理後院的一群女人。
小丫頭自己還沒入門,縱然希望如此,如果入了門,恐怕又是另一種心情了,正所謂“屁股決定腦袋”,此言不虛。
“好。”張定回過神來,沒有什麽表情。
“怎麽了,少爺,今天有你喜歡吃的豬耳朵哦,夫人先鹵了一下,再用辣椒炒的,可香了。”葉傾城嘰嘰喳喳的,她喜歡鹵味,隻要是鹵菜都喜歡吃,整個人都笑爛了。
顏如玉也不知道是哪裏從聽說了“都說拴住男人的心,要先拴住男人的胃”這句話,這些日子裏沒少研究廚藝,做各種張定喜歡的菜。
別的不說,至少張定吃的飯都變多了,每天都有各種好吃的菜,幸好人還沒長胖。
“走,咱們一起去吃豬耳朵!”張定臉上綻放出燦爛的笑容,仿佛剛剛的陰霾已經一掃而空。他心裏明白,無論生活中遇到多少困難和挫折,作為這個家的主心骨、頂梁柱,自己絕對不能將負麵情緒帶回家中。
因為那不僅會影響到家人的心情,還可能給他們帶來不必要的壓力和擔憂。所以,哪怕此刻內心仍有一絲焦慮,但他依然努力讓自己表現得樂觀開朗,希望用積極的態度感染身邊的人。
想必家人給他做飯也是很累的,大家一起其樂融融吃飯不好嗎?何必長籲短歎呢,外麵的風風雨雨,由他來遮擋就行。
“嗯,豬耳朵,豬耳朵,好吃的豬耳朵!”隻見葉傾城像一隻歡快的小兔子般一蹦一跳地走著,嘴裏還不停地念叨著那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味——豬耳朵。
她那張精致的小臉上洋溢著燦爛無比的笑容,仿佛春日裏最溫暖的陽光,能驅散一切陰霾。
此時此刻,她的心情簡直好到爆棚,就如同這晴朗的天空一般萬裏無雲。而這種愉悅的情緒似乎具有一種神奇的感染力,跟隨著這個可愛的活寶,就連一向沉穩內斂的張定都不禁受到影響,原本有些沉重的心情也在不知不覺間慢慢好轉起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看著眼前這個充滿活力與快樂的女孩,嘴角不自覺地上揚,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輕鬆感。
家人們那一張張綻放著幸福與快樂的笑臉,成為了他心中最為珍視和想要永遠守護的寶藏。而這一切美好笑容之所以能夠如此絢爛地展現在眼前,全都是因為有他默默地守護在身旁。
他就像是一座堅不可摧的堡壘,將所有可能傷害到家人的風雨都阻擋在外;又似一把遮風擋雨的大傘,為家人們撐起一片寧靜祥和的天空。
正因如此,每當看到親人們臉上洋溢出的真摯笑容時,他內心都會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此時此刻,連那原本普普通通的陽光似乎也變得格外燦爛起來,仿佛被家人們的歡聲笑語所感染,盡情地揮灑著自己的光芒。
“罷了!既然已經下定了決心,那就放手去做吧!再怎麽擔憂也是無濟於事的。”張定在心底暗暗思忖道。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眼神堅定無比,邁著堅毅的步伐朝著前方走去……
1.都指揮使是明朝的軍職,作為衛的最高軍事長官,秩正三品。他下轄指揮同知副長官,從三品)和指揮僉事正四品)等屬員,為一省最高軍事長官。
2.“秦惠王統治巴蜀公元前221年)時期”為鹵味曆史發展的開端。可如果從“鹵烹”這個製作方式的出現開始的話,能夠追溯到夏商時期
喜歡明末混日子請大家收藏:()明末混日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