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鄰裏助農忙, 溫情歲月長。 傳承民俗事, 鄉夢韻流芳。

字數:3250   加入書籤

A+A-


    咱這村裏,人情味就像陳釀的美酒,越品越香。誰家要是有難處,在咱這兒,那都不叫事兒。就說前陣子,老王家地裏的莊稼熟得透透的,眼瞅著一場暴雨就要來,這可把老王急得直跺腳。鄰家的大哥剛從自家地裏忙完活兒,累得腰都快直不起來了,瞧見老王那慌張樣兒,二話不說,把鋤頭往肩上一扛,抹了把臉上的汗,大聲喊道:“老王,別急,我來幫你!” 就大步流星地朝老王家地裏奔去。
    到了地兒,兩人也不囉嗦,彎腰就開幹,一壟一壟地搶收,那動作麻溜得很。可誰知道,這時候村裏的二愣子湊了過來,笑嘻嘻地說:“喲,你們倆這是幹啥呢?這麽大太陽,還不如回家吹吹電扇,這莊稼能值幾個錢呐。” 大哥一聽,停下手裏的活兒,瞪了二愣子一眼:“你這小子懂啥,這莊稼可是老王一年的心血,你要是不幫忙就別在這兒瞎咧咧。” 二愣子撓撓頭,嘿嘿一笑:“我就是開個玩笑,我這就回去把我家那電動收割機開來,這玩意兒快!” 說完,一溜煙跑了。
    等把莊稼都妥妥當當收進倉,老王拉著鄰家大哥的手,眼眶泛紅,聲音都有些哽咽:“大兄弟,多虧了你啊,要不是你,我這一年的辛苦可就全泡湯了。” 鄰家大哥拍了拍老王的肩膀,咧嘴一笑:“咱鄰裏鄰舍的,說這些幹啥,換你,你不也一樣!” 這時候二愣子開著收割機回來了,看到已經收完的莊稼,傻眼了:“哎呀,我這來晚了一步,白跑一趟。” 眾人都被他逗得哈哈大笑。
    還有村東頭的李奶奶,年紀大了,身體一直不太好。有一回突然病倒了,家裏的兒女又都在外地打工。這消息一傳開,村裏的嬸子大娘們可就坐不住了,這個拿著自家剛燉好的雞湯,那個拎著一籃子新鮮水果,紛紛往李奶奶家趕。到了那兒,照顧起李奶奶那細心勁兒,比照顧自己親閨女還上心。
    有人坐在床邊,輕聲細語地給李奶奶喂飯,還時不時用手帕擦擦嘴角;有人忙著給李奶奶煎藥,守在爐子邊,眼睛都不敢多眨一下,就怕藥煎糊了。可就在這時候,李奶奶家的貓不知道從哪兒竄了出來,一下子打翻了藥罐子,藥汁灑了一地。張嬸正準備去收拾,卻不小心踩到了藥渣,差點摔了一跤。大家都被這突如其來的狀況弄得手忙腳亂,不過很快就又恢複了秩序,繼續照顧李奶奶。李奶奶躺在床上,看著忙裏忙外的大夥,眼淚珠子在眼眶裏直打轉,拉著旁邊張嬸的手說:“閨女啊,你們咋都這麽好呢,讓我這老太婆咋報答你們喲。” 張嬸笑著給李奶奶掖了掖被子,溫柔地說:“奶奶,您可別這麽說,您就是咱大夥的親人,照顧您是應該的。”
    到了農閑時候,咱村裏人可不愛閑著,就愛湊一塊兒熱鬧熱鬧。現在農村電商火得很,咱村也趕上了這趟車。豐收節啊,那可是咱村的大日子,比過年還喜慶。一大早,家家戶戶就開始忙活起來,殺雞宰鴨,蒸糕煮粽,把自家的看家本領都使出來了,好吃的、好玩的全擺到村子的大場上。孩子們像撒歡的小雀兒,在人群裏跑來跑去,手裏拿著剛做好的糖人兒,嘴裏塞著甜甜的糯米糍,嬉笑打鬧個不停。
    大人們呢,圍坐成一圈又一圈,你遞我一塊剛出鍋的紅燒肉,我給你夾一筷子爽口的涼拌菜,邊吃邊嘮著家常。這時候,村裏的電商達人小李站了出來,拿著手機開始直播帶貨:“家人們,看看咱們這純天然的農家土貨,綠色無汙染,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啊!” 可是直播剛開始,就遇到了問題,網絡突然卡頓,畫麵一直加載不出來。小李急得滿頭大汗,村裏的技術高手小趙趕緊過來幫忙,搗鼓了半天,終於把網絡弄好了。小李又重新開始直播,不一會兒,訂單就像雪花一樣飛了過來。有人扯著嗓子喊道:“今年這收成,可多虧了大夥齊心協力,往後的日子指定越過越紅火!” 眾人紛紛應和,臉上的笑容比那秋日的陽光還燦爛。
    過年過節的時候,那就更不用說了,村子裏張燈結彩,熱鬧非凡。年三十那天,男人們搬來梯子,掛起紅彤彤的大燈籠,寓意著新的一年紅紅火火;女人們聚在一塊兒,裁紅紙、研墨汁,揮毫寫下一幅幅寓意吉祥的春聯,再小心翼翼地貼在自家門框上。孩子們則圍在一旁,眼睛瞪得大大的,看著大人們忙活,時不時還伸手幫忙遞個漿糊刷子啥的。
    到了晚上,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包著餃子,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著這一年的趣事。餃子下鍋,熱氣騰騰,咬上一口,滿嘴留香,那幸福的滋味兒,從舌尖一直蔓延到心底。這時候,爺爺給孩子們講起了寓言故事:“從前有一隻小螞蟻,它看到別的昆蟲都在玩耍,隻有它自己在不停地搬糧食。別的昆蟲都笑話它傻,可等到冬天來了,那些隻顧玩耍的昆蟲都沒有食物,隻有小螞蟻靠著自己儲存的糧食度過了寒冬。這就告訴我們,隻有勤勞才能有收獲。” 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紛紛表示以後也要像小螞蟻一樣勤勞。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咱村裏還講究個傳承,老一輩的故事啊,民謠啊,那可是咱的根,得讓娃娃們也知道。晚上,月光如水,灑在院子裏,大夥都搬著小板凳,圍坐在一塊兒。老李頭坐在中間,吧嗒了一口旱煙袋,清了清嗓子,開始講古。小孩子們一個個眼睛睜得溜圓,像被施了定身法似的,聽得入迷極了。講著講著,老李頭興致上來了,還不忘唱上一段民謠:
    “在那遙遠山崗上,古木參天映斜陽,
    溪水潺潺繞村旁,歲月悠悠話滄桑。
    阿公阿婆坐門檻,手搖蒲扇話家常,
    星星點點夜空亮,照亮歸人回家鄉。
    稻田金黃風送香,孩童嬉戲笑聲揚,
    竹籃采茶歌滿山,幸福日子比蜜糖。
    月升月落歲月長,古老歌謠傳四方,
    山川河流皆見證,人間真情永不忘。
    嘿,遠方的遊子啊,你可曾聽見,
    這山間回蕩的旋律,是故鄉最深的呼喚。
    無論你走得多遠,記得這旋律溫暖,
    它是你心靈的港灣,是根,是夢開始的地方。”
    孩子們眼睛裏閃著光,那份對傳統文化的敬畏與熱愛啊,就這麽一代一代傳下去了。看著孩子們那純真的模樣,我滿心感慨,咱們村能有今天這和和美美的景象,靠的就是大夥的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可我也知道,後麵還有不少事兒得琢磨。比如說,怎麽把村裏的民俗活動辦得更有特色,吸引更多外頭的人來感受咱村的魅力;還要想想怎麽利用村裏的自然資源,開發些新的遊玩項目,讓村民們的腰包更鼓…… 我相信,隻要咱們團結一心,村子的未來定會如那絢麗的朝霞,燦爛奪目。
    喜歡山外吹來的風請大家收藏:()山外吹來的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