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青山遊客至,村暖笑聲揚。 服務同精進,鄉村綻曙光。
字數:2038 加入書籤
最近,咱村那叫一個熱鬧,簡直像被點燃的巨型煙花,天天都跟過年似的。遊客們仿佛被一股神秘力量吸引,一波接一波地湧入,這場景,比小時候村裏最熱鬧的大集還要火爆。村口處,旅遊大巴停得滿滿當當,車牌號來自全國各地,仿佛正在舉辦一場別開生麵的車牌盛會。
為啥咱村一下子就火得一塌糊塗了呢?歸根結底,是咱這兒的山水美若仙境。清晨,山間薄霧彌漫,陽光穿透霧氣,給山巒披上一層金色的薄紗,如夢似幻。山上樹木鬱鬱蔥蔥,微風拂過,樹葉沙沙作響,好似一場盛大的自然交響樂會。山腳下,溪水潺潺流淌,清澈見底,小魚小蝦在石頭縫裏歡快地捉迷藏,時不時還有調皮的魚兒躍出水麵,濺起五彩斑斕的水花。
村裏的鄉親們,熱情得如同燃燒的火焰。村口小賣部的劉嬸,眼尖得很,一看到遊客下車,立刻放下手中盤點的貨物,像一陣風般衝過去,臉上笑開了花,熱情地說道:“哎呀,各位一路舟車勞頓,可辛苦了!快到屋裏歇歇腳,我給大夥泡壺咱自家種的新茶,嚐嚐這純天然的味道,可比那些網紅奶茶健康多啦!” 說著,就拉著遊客往屋裏走,還不停地往大家手裏塞自家曬的幹果子,那熱乎勁兒,就像迎接失散多年的親人。
村裏的年輕小夥們也不甘示弱,主動當起導遊。小趙帶著遊客來到那棵有著幾百年曆史的老槐樹下,輕輕撫摸著粗糙的樹幹,滿臉自豪地說:“各位遊客,這棵老槐樹可是咱村的寶貝,從老祖宗那時候起就守著咱村了。以前村裏開會、乘涼、嘮家常都在這兒,它就像咱村的老長輩,見證了村裏的風風雨雨。” 遊客們聽得入神,紛紛拿出手機拍照,有人還開玩笑說:“這老槐樹要是會說話,估計都能寫出一本暢銷回憶錄了。”
不過,在這一片繁榮熱鬧之中,也出現了一些小插曲。有個遊客不小心把背包落在了溪邊,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滿頭大汗。村裏的王大爺得知後,二話不說,卷起褲腿就下了水,在石頭縫裏摸來摸去。找了好一會兒,終於找到了背包,遊客激動得不行,非要給王大爺塞錢表示感謝。王大爺臉一板,嚴肅地說:“使不得使不得,咱村可沒這規矩,幫個忙咋能要錢呢,你這是瞧不起俺們。” 遊客隻好作罷,一個勁兒地誇讚村裏民風淳樸,說這簡直就是現實版的世外桃源。
還有一次,幾個遊客想體驗農村生活,跟著李嬸去田裏摘菜。結果沒一會兒,就累得氣喘籲籲,手上沾滿了泥。其中一個遊客苦笑著說:“以前總覺得農村生活輕鬆自在,現在才知道,每一棵菜都來之不易啊。” 李嬸在一旁笑得合不攏嘴,調侃道:“你們這些城裏娃,就是缺少鍛煉,這才剛開始呢。要是讓你們體驗一下以前‘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日子,還不得累趴下。現在這生活條件好了,你們都沒吃過啥苦。”
有的遊客被眼前的美景和鄉親們的熱情深深打動,眼眶泛紅,感慨道:“這地方簡直是人間仙境,人比景還美,來了就不想走!” 大爺大媽們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條縫,嘴裏念叨著:“哎呀,這娃說得太暖心了,咱這村子能得大夥喜歡,值了!”
看著村子如今紅紅火火的樣子,我滿心歡喜,但也深知還有不少事要做。如今鄉村旅遊越來越火,競爭也愈發激烈,咱得想辦法脫穎而出。這就好比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如果咱們不努力,這好不容易吸引來的遊客說不定就被別的村子搶走了。
就拿村裏的農家樂來說,得好好升級一番。現在的遊客口味越來越挑剔,咱們得多開發幾道特色農家菜,像 “網紅野菜餅”“生態土雞湯”,保證讓遊客吃得滿意。這野菜餅,用的都是山裏新鮮采摘的野菜,純天然無汙染,吃起來那叫一個香。還有這土雞湯,用的都是自家養的土雞,小火慢燉,湯汁濃稠,味道鮮美,絕對能讓遊客豎起大拇指。
另外,組織村民學習旅遊服務新技能也刻不容緩。現在都講究國際化,說不定哪天外國遊客就來了,咱們得學會怎麽接待外賓。客房服務也得跟上,不能讓遊客來了之後覺得住得不舒服。這就好比蓋房子,地基打不好,房子就容易塌。咱們要是服務跟不上,遊客下次就不來了。
我堅信,隻要咱們全體村民團結一心,村子的未來肯定像那絢麗的煙火,越燒越旺!就如同那破土而出的春筍,在陽光雨露的滋潤下,節節高升,咱村的好日子還在後頭呢!
喜歡山外吹來的風請大家收藏:()山外吹來的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