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晨陽照古村,耆老敘情真。 婉晴攜童往,探幽夢有痕。

字數:3528   加入書籤

A+A-


    春日的清晨,天邊剛泛起魚肚白,暖烘烘的太陽像個守約的老友,不緊不慢地穿過輕紗般的晨霧,將縷縷金光輕柔地灑下。茅山窩村的青石板路被鋪上一層亮晶晶的薄紗,整個村子沉浸在一片靜謐又歡喜的夢幻氛圍中。
    村頭那棵老槐樹,年份久遠得仿佛從村子誕生起便已存在,樹幹粗壯得兩人合抱都費勁。它宛如一位忠誠的守護者,靜靜佇立,見證著村子的歲歲年年。此刻,在繁茂枝葉的陰涼下,幾個白發蒼蒼、滿臉皺紋的老漢圍坐在一起,肩並肩、背靠背,熱絡得如同一家人,毫無隔閡。
    新來的年輕教師李婉晴,身姿輕盈地站在他們中間,青春靚麗得恰似春日裏初綻的花朵,與周圍飽經滄桑的老漢們形成鮮明對比。老漢們一瞧見她,笑得眼睛眯成縫,眼裏滿是親切與喜愛,活像見到自家許久未見的閨女。
    “李老師啊,今兒個天氣好,咱得給你嘮嘮咱村祖祖輩輩傳下來的事兒。” 老張頭率先開口,嗓門大得像敲鑼,邊說邊手舞足蹈,用滿是老繭的手比劃著,“咱這兒的楊二郎,那可是出了名的孝順。為救他娘,提著斧頭,嘿,一下子就把壓著他娘的大山劈開了!這孝心,比天高比海深呐!” 他說得繪聲繪色,臉上的皺紋都跟著生動起來,仿佛親身經曆了那驚心動魄的一幕。
    一旁平日裏沉默寡言的老李頭,也被這熱烈氛圍感染,忍不住插嘴:“是啊,李老師,咱這兒的人從小就被長輩念叨,百善孝為先。楊二郎的故事,我們從小聽到大,每次聽心裏都熱乎得很,像大冬天喝了碗熱薑湯。” 他邊說邊點頭,眼神堅定而自豪,仿佛穿越歲月,看到先輩們傳承孝道的過往。
    幾個老漢你一言我一語,用質樸帶著濃濃鄉音的話語,把楊二郎劈山救母的故事講得活靈活現。每句話都透著田間地頭的泥土氣息,飽含著對生活、對傳統的熱愛,讓人聽了既感動又溫暖,仿佛故事裏的場景就在眼前。
    李婉晴靜靜站著,聽得入神,清澈的眼眸裏閃爍著感動與新奇的光芒,被這份淳樸和熱情深深打動。她心裏清楚,從踏入村子的那一刻起,自己就已成為村子的一員,將與這些可愛的鄉親們攜手,守護這片充滿愛與希望的土地,讓先輩們的精神代代相傳。
    “婉晴啊,你聽我說,” 村長李大伯神秘兮兮地湊過來,眼睛亮得像星星,透著股神秘勁兒,“那高高的懸崖上頭,藏著個天大的秘密,據說能通到天上呢。” 他拉著李婉晴的手,粗糙的手掌傳遞著溫熱,悄聲說,“咱村裏老一輩的人都傳著,隻要心誠如金,踏上那十八個石階,就能瞧見瑤姬娘娘的影子,飄飄忽忽跟真的似的。這可不是瞎編,是老天爺給孝心重、膽子大的娃子最大的獎賞!”
    李大伯說這話時,臉上的皺紋都跟著抖動,雖滿是歲月痕跡,但眼睛亮得能照進人心裏,讓人不由自主地信服。他這人樸實得像田裏的土,平日裏踏實勞作,默默為村子付出,可講起這些故事,認真得讓人不得不信,仿佛這些傳說就是他親眼見證的曆史。
    “咱村裏的人都信,孝心能感天動地,勇氣能叫人刮目相看。所以啊,婉晴,你也得記著,不管走到哪兒,孝心不能忘,勇氣不能丟,說不定哪天,你也能在那懸崖上見到瑤姬娘娘,得份天大的福報呢!” 李大伯語重心長地叮囑,眼神裏滿是期許,仿佛把傳承村子精神的希望,也寄托在了這位年輕教師身上。
    聽了這話,李婉晴心裏癢癢的,她本就對老輩傳下來的東西格外稀罕,一聽到這樣的故事,眼睛放光,好奇心像貓見了魚,恨不得立刻去探尋個究竟。
    她琢磨著,得自己去走一趟,看看那傳說中的奶奶洞到底啥樣,也給娃們帶回點 “真家夥”,讓他們明白啥是真正的膽大心細,啥是認準了就不回頭的韌勁兒。她深知,書本知識固然重要,但生活中的曆練、先輩們的精神傳承,對孩子們的成長來說,更是不可或缺的寶貴財富。
    李婉晴平時在村裏就像大姐大,對孩子們掏心掏肺,教書也用心用情,課堂上總是充滿歡聲笑語,孩子們都愛圍著她轉。這回,她鐵了心要帶娃們走一趟不同尋常的路,讓他們親眼看看啥是勇敢,啥是堅持,讓這些道理從書本跳進他們心窩裏,生根發芽。
    然而,村裏並非所有人都支持李婉晴的想法。村裏的 “精明鬼” 王二嬸第一個跳出來反對,她雙手叉腰,扯著嗓子喊:“李老師,你可別瞎折騰。那懸崖多危險呐,萬一出了事可咋整?咱村裏的娃可金貴著呢!”
    李婉晴笑著耐心解釋:“王二嬸,我會做好安全措施的。而且這對孩子們來說,是難得的成長機會。現在都講素質教育,不能光讓孩子們死讀書啊。”
    “素質教育?能當飯吃嗎?” 王二嬸翻了個白眼,“咱村裏好不容易有個學校,就盼著孩子們多學點知識,將來走出大山,別再像我們一樣土裏刨食。你這帶他們去冒險,萬一磕著碰著,誰負責?”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時,老張頭站出來幫腔:“二嬸,你這就不懂了。咱老祖宗留下的東西,不能丟。讓孩子們去感受感受,說不定能出息呢!”
    “老張頭,你就會慣著這些娃。” 王二嬸不樂意了,“我可跟你說,我家小虎要是去,出了事我跟你沒完!”
    村長李大伯趕緊出來打圓場:“二嬸,李老師也是為了孩子們好。咱們可以一起想辦法保證安全嘛。現在不都在搞鄉村振興,咱也得讓孩子們有點新思想,不能光守著老一套。”
    在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的爭論中,李婉晴心裏有點著急,但她知道不能放棄。她想起了《小馬過河》的故事,河水既不像老牛說的那樣淺,也不像鬆鼠說的那樣深,隻有自己去試試才知道。這次帶孩子們去探尋奶奶洞,不也如此嗎?隻有親身經曆,孩子們才能真正成長。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李婉晴早早來到學校操場,孩子們也陸陸續續到齊了。她站在台階上,目光堅定地看著孩子們,大聲說:“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一個特別的地方,那裏有咱們村子古老的傳說,有先輩們留下的勇氣和智慧。你們怕不怕?”
    “不怕!” 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回答,聲音響亮得在操場回蕩,一張張稚嫩的小臉上寫滿了興奮與期待。
    “好,那咱們出發!” 李婉晴一揮手,帶著孩子們浩浩蕩蕩地向村外走去。一路上,孩子們像一群歡快的小鳥,嘰嘰喳喳地問個不停:“老師,咱們要去哪兒啊?”“老師,真的能看到神仙嗎?” 李婉晴笑著一一回答,耐心地給他們講述楊二郎的故事,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腳步也愈發輕快。
    走著走著,前方出現一條蜿蜒曲折的小路,兩旁雜草長得比人還高,在微風中沙沙作響。有的孩子開始有點害怕,腳步不自覺地放慢。李婉晴察覺到了,她走到隊伍前麵,彎腰拔起一根雜草,鼓勵道:“同學們,看看,這就像我們前進路上的困難,隻要我們勇敢麵對,就能拔掉它,繼續前進。大家有沒有信心?”
    “有!” 孩子們再次齊聲高呼,小小的胸膛挺得高高的,跟著李婉晴繼續向前走去,向著那神秘的奶奶洞進發,去探尋屬於他們的成長之旅。
    喜歡山外吹來的風請大家收藏:()山外吹來的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