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群情燃似火 共築故園光? 刺語難攔步 齊心向富康
字數:4056 加入書籤
緊接著,那股勁兒如同久旱逢甘霖,瞬間滋潤了大夥的心田。每個人臉上都綻開了花,嘴角咧得像秋收時飽滿的玉米棒子,滿心的歡喜藏都藏不住。我 “嘿” 地喊了一嗓子,這一嗓子如同寂靜湖麵投入巨石,瞬間激起千層浪。刹那間,滿場子都是應和之聲,一個比一個響亮,一個比一個真心實意,就像地裏齊刷刷冒出的綠苗苗,滿是生機,熱鬧非凡。
我看著這場景,恍惚間仿佛自己成了那在田頭的老農,瞧著一茬茬莊稼長得旺實,心裏的美無法用言語全然表達,隻能一個勁兒地笑,一個勁兒地點頭,眼裏滿是欣慰與期盼。那神情生動得似乎能擰出水來,細膩得如同繡花針下的布帛,逼真到讓人感覺自己就站在那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心裏暖烘烘、亮堂堂的。
“說得好!咱們茅山渦的明天,那可是咱大夥心尖尖上的事兒,得一塊兒使勁兒!” 一個滿臉皺紋、皮膚曬得黝黑的村民老漢猛地站起身。他身形有些佝僂,身上那件打著補丁的舊布衫在夜風中輕輕晃動。此刻,他的眼睛裏仿佛點了火,亮堂堂的,雙手在空中用力一揮,大聲說道:“我這把老骨頭,還有的是力氣,不管是汗珠子掉地摔八瓣,還是心裏頭那股熱乎勁兒,都得往這地裏使,就為咱這家鄉能更好!” 旁邊的王老漢,正拿著個破舊的搪瓷缸子喝水,聽到這話,“咕咚” 咽下一口,放下缸子,拍著大腿接話道:“可不是嘛,咱生在這兒,長在這兒,茅山渦就是咱的根,得拚了命護著。”
“對,對!咱可不能光看著,得上手幹!” 一個穿著樸素、臉上還帶著幾分稚氣的年輕後生也跟著喊道,拳頭攥得緊緊的,胳膊上的青筋都微微鼓起,眼裏那股闖勁兒比夏日的陽光還耀眼,“我拿我這相機,把茅山渦的俊模樣兒,一幀一幀地記下來,讓外麵的人都知道,咱這兒有多美,多值得人來瞧!這樣一來,大夥兒的心氣兒就更足了!” 這後生名叫小虎,是村裏為數不多念過高中的孩子,一直對外麵的世界充滿向往,此刻卻滿心滿眼都是家鄉的建設。一旁的阿花姑娘,紮著兩個麻花辮,眼睛亮晶晶的,笑著鼓勵:“小虎,你這主意好,到時候咱把照片印成畫冊,發給遊客,肯定能吸引更多人來。”
“還有我們呢,雖說人不在跟前兒,可這心啊,早就飛到茅山渦那片熱土上了。” 幾個穿著各異、風塵仆仆的外地朋友,你瞅瞅我,我瞅瞅你,那眼神裏滿是信任和堅定。其中一個戴著眼鏡、斯斯文文的大哥,推了推眼鏡,開口說道:“咱們在外頭闖蕩,認識的人多,路子也廣,說啥也得給茅山渦拉點實打實的幫襯,讓咱這地方,不光心裏頭暖洋洋,麵上也得金光閃閃,亮瞎眼嘞!” 旁邊做小生意的劉大哥,忙不迭點頭:“對對,我在城裏認識些做旅遊的朋友,回頭就跟他們推薦咱茅山渦,讓他們幫忙宣傳宣傳。”
這一番話,說得在場的每個人心裏都熱乎乎的,恰似這盛夏的午後,太陽曬得大地暖洋洋,也曬進了每個人的心坎裏。大夥你一言我一語,聲音裏滿是力量,臉上洋溢著希望,仿佛已然看到了茅山渦更加繁榮興旺的未來。
老農們的臉上溝壑縱橫,卻難掩眼中閃爍的淚光,那顫抖的嗓音裏,是對這片黃土地深沉如海的依戀:“咱這地兒啊,就像咱的娘,甭管風吹雨打,都得守著,盼著它年年豐收,兒孫滿堂。” 話語間,那份深情厚誼,比山還重,比水還長,直戳人心窩子,暖得叫人眼眶發熱。李大爺用粗糙的手背抹了抹眼角,聲音略帶哽咽:“我在這地裏刨了一輩子食,看著它越來越好,心裏高興,可又怕跟不上趟兒,拖累大夥。” 旁邊的年輕人趕忙扶住他,安慰道:“李大爺,您這是哪兒的話,沒您這些年的辛苦,哪有咱茅山渦的今天,往後還得靠您老坐鎮呢。”
小娃子們呢,圍著大人,臉蛋兒紅撲撲的,像是初升的太陽。他們用那清脆如鈴、還帶著幾分奶氣的聲音說:“長大了,我要讓咱茅山渦變得更美,比畫兒裏的還好看,讓大家都過上好日子!” 那純真無邪的眼神裏,滿是對未來的無限憧憬和渴望,仿佛能照亮前方所有的路。村裏最調皮的石頭,這會兒也安靜得像隻小貓,攥著小拳頭,一臉認真:“我以後要當個大建築師,給咱村蓋好多好多大房子。”
四周,鄉親們你一言我一語,聲音雖雜,卻匯聚成一股不可阻擋的洪流。他們或憨厚樸實,笑容裏藏著對土地的敬畏;或精明能幹,眼神中閃爍著改變命運的決心。這份共識,就像老槐樹下那根粗壯的根,深深紮進每個人的心田,把大夥緊緊綁在一起,不分你我。
“咱們茅山渦啊,就得靠咱們自個兒的手,一鋤頭一鋤頭地刨,一磚一瓦地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兒!” 一位皮膚曬得黝黑、雙手布滿厚繭的老漢,話雖糙,理卻直戳人心,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感受到了那份沉甸甸的責任和使命。趙大叔雙手抱胸,目光堅定地看著大夥,接著說:“咱村之前修那條路,不就是大夥齊心協力幹出來的嘛,這次也一樣,隻要團結一心,啥困難都不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一刻,茅山渦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片天空,都見證著這份質樸而又堅定的力量。人們的心,比任何時候都要緊密相連,共同編織著一個關於希望、關於夢想、關於未來的美好畫卷。
然而,就在大家熱情高漲之時,村裏突然傳來一陣不和諧的聲音。“哼,說得容易,真要幹起來,哪有那麽簡單。村裏的地,有的肥,有的瘦,開發起來怎麽分?利益怎麽算?” 說話的是村裏出了名的 “刺兒頭” 二賴子,他平時遊手好閑,就愛挑事兒。這話一出,原本熱烈的氣氛瞬間冷了下來,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陷入了沉默。
我皺了皺眉頭,看向二賴子,說道:“二賴子,現在是為了咱村子好,你別在這裏瞎攪和。大家都是為了茅山渦的未來,土地開發肯定會有合理的規劃,不會讓任何一家吃虧的。” 二賴子卻不以為然,撇了撇嘴:“你說得輕巧,到時候還不是那些有頭有臉的人說了算,我們這些小老百姓,能有啥好處?” 這時,一直沒說話的張叔站了出來,他是村裏的老會計,為人公正,在村裏威望頗高。張叔嚴肅地說:“二賴子,你別在這裏胡言亂語。這次村子的發展規劃,是大家一起商量的,每一步都會公開透明。我們製定了詳細的方案,土地按照肥瘦搭配劃分,利益分配也會根據每家的投入和貢獻來,絕對公平公正。你要是不信,我們可以把方案拿出來,給你好好講講。”
二賴子聽了,雖然嘴上還是不服氣,但也不再大聲嚷嚷。我知道,他心裏其實也明白村子發展是好事,隻是他一貫的自私心理在作祟,總擔心自己撈不到好處。這時候,村裏的教書先生李秀才清了清嗓子,說道:“諸位,我想起一個典故。戰國時期,秦國的商鞅變法,一開始也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大家都覺得變法會損害自己的利益。但是商鞅通過立木為信,向百姓表明了變法的決心和公正,最終變法成功,秦國也因此變得強大起來。我們茅山渦如今要發展,也會遇到各種困難和質疑,但隻要我們像商鞅一樣,堅定信念,秉持公正,就一定能讓村子越來越好。”
聽了李秀才的話,大家紛紛點頭。這時,村支書緩緩站起身來,清了清嗓子,高聲說道:“大夥說得都好,咱茅山渦有這麽多熱心人,不愁發展不起來。接下來,咱們得把計劃細化,先從改善村裏的基礎設施入手,把路修得更寬敞,把水電供應弄得更穩定。大夥要是有啥想法,現在就提出來,咱們一起合計合計。” 話音剛落,人群裏又炸開了鍋,大家紛紛建言獻策,新的希望之光,在這熱烈的討論中愈發耀眼。
在討論修路的問題時,又出現了一個小插曲。有人提出,修路要經過村頭的一片祖墳,這可讓一些人犯了難。“那可是咱祖宗的地方,動不得啊。” 一位上了年紀的嬸子著急地說道。“可是不修路,村子的發展就會受到限製,這可怎麽辦?” 年輕人們也很無奈。一時間,大家又陷入了僵局。
我思索片刻,說道:“嬸子,我理解您的心情,祖宗的地方我們肯定要敬重。但是咱們想想,祖宗們肯定也希望看到茅山渦越來越好,子孫後代能過上好日子。修路是為了村子的未來,也是為了我們更好地傳承祖宗的血脈。我們可以在修路的時候,把祖墳妥善遷移到一個更好的地方,重新修繕,這樣既不耽誤修路,也能表達我們對祖宗的敬意。” 聽了我的話,嬸子沉默了一會兒,然後點了點頭:“你說得也有道理,那就按你說的辦吧。”
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和協商,大家終於達成了一致意見。看著村民們熱情洋溢的臉龐,我心中感慨萬千。在這發展的道路上,矛盾和衝突不可避免,但隻要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再大的困難也能克服。茅山渦的未來,就像那初升的朝陽,充滿了無限的希望和可能。
喜歡山外吹來的風請大家收藏:()山外吹來的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