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渦村議變遷 根脈惹紛傳 守古迎難上 明朝祈夢圓

字數:2361   加入書籤

A+A-


    我弓著背,這老腰像是被歲月壓彎的弓弦,每邁出一步,關節都發出吱呀的抗議。目光投向門口那道熟悉的門檻,它見證過我年輕時的意氣風發,如今卻承載著我遲暮的沉重。我緩緩坐下,手中的旱煙袋成了我與往昔對話的媒介,吧嗒一口,火星閃爍,思緒也隨之飄遠。
    這時,張大嬸挎著竹籃,腳步略顯蹣跚地從地裏回來。她的碎花布衫被汗水浸濕,貼在背上,幾縷頭發淩亂地黏在臉頰上,透著勞作後的疲憊。竹籃裏的青菜綠得發亮,露珠在葉麵上滾動,仿佛是她辛勤勞作的勳章。
    “老田,聽說了嗎?有人要動咱們村的十八墊和奶奶洞!” 張大嬸的聲音帶著焦急,打破了午後的寧靜。
    話音未落,小王娃子像隻歡快的小鹿,蹦蹦跳跳地跑了過來。紅領巾在他胸前飄揚,紅撲撲的臉上洋溢著純真的笑容:“娘,太陽是不是在跟我們捉迷藏呀?等它出來,村裏會不會有好事發生?”
    我深吸一口煙,煙霧在眼前繚繞,思緒飄回到多年前。那時,每逢祭祀,全村老少都會齊聚十八墊和奶奶洞,香煙嫋嫋,祈願聲聲,仿佛整個村莊都被古老的力量庇佑著。如今,竟有人要動這祖宗留下的聖地,這怎能不讓人痛心!
    “我那小子,說要開發十八墊和奶奶洞!那可是咱們村的根啊!” 我拄著拐杖,腳步踉蹌地來到村頭的大槐樹下,拐杖敲擊地麵的聲音,如同沉重的警鍾。
    村民們聞聲紛紛圍攏過來,臉上帶著驚愕與憂慮。
    “這可咋整啊?那地方動不得!” 中年男子眉頭緊鎖,雙手抱胸,連連搖頭。
    “就是就是,老李頭,為啥要動那地方?那可是咱們求風調雨順的聖地!” 婦女手中的針線停了下來,眼神裏滿是焦急。
    “小時候爺爺常帶我去奶奶洞聽故事,說那裏有守護神。要是動了,守護神會不會生氣?” 黝黑的小夥子擦著額頭的汗珠,語氣中帶著忐忑。
    就在這時,二麻子穿著皺巴巴的西裝,油光鋥亮的頭發在陽光下格外刺眼。他雙手叉腰,尖著嗓子說道:“老李頭,別老拿祖宗那一套說事。現在是發展的時代,開發了那地方,咱們村就能富起來,誰還稀罕土裏刨食的日子!”
    我猛地站起身,將煙袋鍋子在地上狠狠一磕,怒目圓睜:“二麻子,你個忘本的東西!你爺爺臨死前是怎麽囑咐你的?咱們村能在亂世中挺過來,靠的就是祖宗的庇佑和對土地的敬畏!”
    二麻子撇了撇嘴,滿臉不屑:“老田頭,你那套早過時了。隔壁村開發旅遊,都住上小洋樓了!”
    “住小洋樓又怎樣?沒了根,沒了魂,住再好的房子也是行屍走肉!” 張大嬸氣得滿臉通紅,大聲反駁。
    人群瞬間騷動起來,支持老田頭和張大嬸的占了多數,但幾個年輕人的眼神中透露出猶豫。
    看著這場景,我想起了《史記》中項羽的故事。項羽攻入鹹陽後,大肆燒殺搶掠,放棄了關中這一戰略要地,一心隻想衣錦還鄉。有人勸他,關中地勢險要,可成就霸業,他卻回應:“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 最終,他失去了統一天下的機會,落得個烏江自刎的下場。這不就像現在,如果我們為了眼前的利益,拋棄祖宗留下的根脈,又與項羽何異?
    “大家靜一靜!我給你們講個故事。” 我提高聲音,目光掃視著眾人,“從前,有個村子,靠著一片古老的山林為生。有一天,來了一群商人,說要買下山林開發度假村。村民們被高額的補償款誘惑,紛紛同意。可山林一被砍伐,泥石流就來了,整個村子被夷為平地。我們要是沒了十八墊和奶奶洞,沒了祖宗的規矩和信仰,是不是也會像那個村子一樣,失去家園?”
    眾人聽了,陷入沉思。二麻子還想反駁,卻在眾人的目光中閉上了嘴。
    這時,村裏的老教師緩緩開口:“我想起了另一個故事。有個小鎮,為了發展經濟,拆除了古老的城牆。城牆拆除後,小鎮失去了特色,遊客不再光顧,經濟反而一蹶不振。後來,他們意識到錯誤,花費大量資金重建城牆。我們是不是該吸取教訓,慎重考慮呢?”
    就在大家議論紛紛時,村長匆匆趕來:“大家別吵了!鎮政府已經知道這事,明天會派人來和我們協商。”
    眾人聽了,心中五味雜陳。這場關於十八墊和奶奶洞的爭論,不僅關乎一個村莊的未來,更關乎傳統與現代、根脈與發展的抉擇。而我,將帶著對祖宗的敬畏和對村莊的熱愛,繼續守護這片土地的根脈。故事還在繼續,明天又會發生什麽?沒有人知道……
    喜歡山外吹來的風請大家收藏:()山外吹來的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