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渦村逢變路 眾意起紛紜 守本開新徑 明朝富夢欣
字數:5076 加入書籤
殘陽如血,將茅山渦村浸泡在一片金紅的液體之中,餘暉似一層薄紗,輕輕覆在這片古老土地的每一處褶皺上,給整個村子鍍上了一層既神聖又帶著幾分悲壯的色彩。村頭的老槐樹,宛如一位沉默的巨人,見證著村子裏的風雲變幻,此時樹下的人群,仿佛一幅被定格的《清明上河圖》,村民們或蹲或站,姿態萬千。有的目光呆滯,眉頭擰成了麻花,好似在曆史與現實交織的迷霧中迷失了方向;有的三兩成群,交頭接耳,那模樣,像極了密謀起義的革命黨人,似乎在醞釀著一場足以改變村子命運的風暴。每個人的臉上,都像是被命運的畫筆塗抹上了複雜的油彩,憂慮、期待、迷茫、堅定相互碰撞,形成了一場情緒的盛宴。他們明白,當下的現實如同一把冰冷的手術刀,而李伯所堅守的情懷,則似一團熾熱的火焰,在這冰與火的夾縫中,他們必須找到那個微妙的平衡點,開辟出一條既能讓生活煥然一新,又能守住祖輩家園的康莊大道。
太陽漸漸西沉,如同一顆墜落的火球,天邊被染成了一片火紅,好似共工撞倒不周山後,漫天流溢的岩漿。白日的熾熱雖已漸漸消散,但太陽似乎對這片土地戀戀不舍,餘暉拉扯著老李頭的影子,那影子如同一條蜿蜒的巨蟒,在坑窪不平的地麵上爬行。老李頭靜靜地坐在那塊被歲月打磨得如同銅鏡般光滑的石頭上,右手輕輕握著旱煙袋,煙杆有節奏地敲打著地麵,發出 “咚咚” 的聲響,仿佛是在與大地進行一場神秘的對話,訴說著往昔的點點滴滴。此刻,老李頭的心中,往昔在田間地頭揮灑汗水的畫麵如走馬燈般浮現,鄰裏間互幫互助的溫暖場景,也如春風拂麵般湧上心頭;然而,對明日莊稼收成的擔憂,像一隻無形的手,緊緊揪住了他的心。畢竟,莊稼人的命運,就像風箏,永遠被土地、雨水和陽光這根線牽引著。
老李,歲月在他身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他的皮膚黝黑粗糙,像極了千年古柏的樹皮,一道道皺紋如溝壑般縱橫交錯,每一道都藏著一個不為人知的故事。頭發大半已白,剩下的黑發如同殘兵敗將,零亂地分布在頭頂。深陷的眼窩中,一雙眼睛卻如夜空中的寒星,透著對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對這片土地熾熱的愛。平日裏,老李頭嘴角常掛著一抹微笑,那微笑如同冬日裏的暖陽,給人以溫暖;但每當他笑起來,眼角的皺紋便會愈發密集,這是生活留給他的勳章,也是他麵對磨難不屈不撓的見證。
老李頭向來沉默寡言,可一旦開口,每一句話都如同從土地裏生長出來的莊稼,質樸而又實在。此刻,他坐在夕陽下,宛如從古老的壁畫中走出來的人物,凝視著如血的殘陽,心中盤算著明年的種子選擇、應對雨水不足的辦法,以及莊稼收成的預期。他那雙布滿老繭的手,粗糙得如同砂紙,可當他捧起一捧泥土時,動作卻輕柔得如同撫摸嬰兒的臉龐。這泥土,是他生命的寄托,是祖祖輩輩賴以生存的根基,更是他對未來的希望。老李頭、他的旱煙袋,還有那塊陪伴了他大半輩子的石頭,在這如夢如幻的夕陽下,構成了一幅充滿溫情與滄桑的畫麵,讓人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感動。
“小楊啊,” 李伯緩緩轉過頭,臉上的皺紋如平靜湖麵泛起的漣漪,綻放出一抹溫暖而深邃的笑容。他的眼神仿佛能穿透重重山巒,直達人心,“你這年輕後生,心裏裝著外麵的花花世界,就像那初升的朝陽,充滿了活力與渴望。但你要知道,咱們腳下的這片土地,是咱們的根,是咱們的命啊!” 說著,李伯站起身來,邁著略顯蹣跚的步伐,走向那棵老槐樹。他的手輕輕撫過老槐樹粗糙的樹皮,如同撫摸著一位多年的老友,“你看這棵樹,它見證了咱們村子的興衰變遷,就像咱們村裏的人,樸實、堅韌,無論遭遇多大的風雨,根始終深深地紮在這片土地上。咱們農民,講究的就是腳踏實地,土裏刨食。雖然辛苦,但這份踏實,是任何東西都無法替代的。就像李白,雖豪情萬丈,仗劍天涯,可心中始終眷戀著故鄉的山水。咱們茅山渦村的人,也有著這樣的眷戀與堅守。” 李伯身上的衣裳,樣式陳舊,顏色也已褪去,但被他收拾得一塵不染,補丁摞補丁的地方,針腳細密均勻,這細微之處,體現出他對生活的尊重與熱愛。他的眼神中,既有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也有對未來的期許,那是一種曆經滄桑後依然不屈的力量,光芒萬丈。
“小楊啊,記住,無論你走多遠,這片山水,還有家中的牽掛,永遠是你的依靠。在外闖蕩時,別忘了回頭看看,這裏有你的根,有你的魂。” 李伯的話語,如同洪鍾般在我耳邊回響,每一個字都重重地敲擊著我的內心,仿佛能穿越時空的隧道,讓我感受到那份深沉的情感與責任。
我站在一旁,眉頭緊鎖,心中充滿了困惑與掙紮。我就像一隻困在籠子裏的鳥,既向往著外麵廣闊的天空,又難以割舍對這片土地的眷戀。“李伯啊,” 我沉默片刻後說道,聲音中帶著一絲猶豫與堅定,“我知道您對這片土地的感情深厚,可您看看如今的世道,變化日新月異。咱們不就是想讓村子富裕起來,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嗎?您知道鄰村的情況吧,他們抓住旅遊開發的機會,如今家家戶戶住上了新房,孩子也能在條件優越的學校讀書。咱們要是不抓住這個機會,什麽時候才能改變現狀呢?” 我一邊說著,一邊指向村子的方向,“您瞧,村裏的房子大多還是幾十年前的老樣子,一下雨就漏;孩子們上學要走很遠的路,背著破舊的書包;村裏的路坑窪不平,下雨天根本沒法走。咱們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我急切地看著李伯,眼神中充滿了對改變的渴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伯靜靜地聽完我的話,重新坐回石頭上,裝了一鍋煙絲,點燃後深吸一口,吐出的煙霧在夕陽的餘暉中緩緩散開,如同他心中的憂慮。“娃啊,” 他的聲音略顯沙啞,帶著歲月的滄桑,“我理解你的想法,可旅遊開發並非易事。一旦處理不當,山被挖了,水被汙染了,咱們祖祖輩輩的根基就毀了。就像曾經有個村子,為了快速致富,過度開采礦山,結果山禿了,水也不能喝了,原本美好的村子就這樣毀於一旦。咱們得慎重考慮,找到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李伯的眼神中透露出無奈,他既不想阻礙村子的發展,又擔心失去這片賴以生存的家園。
就在這時,人群中的王嬸忍不住插話道:“要不請個專家來看看?看看怎樣開發既能保住村子的風水,又能讓大家富起來。咱們不能幹著急,得行動起來!” 王嬸的話猶如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麵,激起了層層漣漪,立刻得到了一些人的響應。
“對,王嬸這主意好!” 村裏的年輕小夥大壯附和道,“我聽說隔壁村搞旅遊開發時請了專家,效果不錯。咱們也可以試試。” 大壯一邊說,一邊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我聽後眼睛一亮,連忙點頭:“行,我這就去打聽,看看能不能聯係到懂行的人。” 說著,我轉身準備離開。
“等等,小楊。” 李伯叫住了我,“你去打聽時,一定要把村裏的情況說清楚,讓專家了解咱們的難處和期望。” 李伯的眼神中充滿了擔憂,他擔心我年輕氣盛,考慮不周。
“知道了,李伯。” 我應了一聲,快步離去。
幾天後,我好不容易聯係到一位在鄉村旅遊規劃方麵頗有名氣的專家。專家來到村裏,在村裏四處考察了一番,然後召集大家在老槐樹下開會。
“依我看,” 專家推了推眼鏡,清了清嗓子說道,“你們村自然風光優美,曆史文化底蘊深厚,完全有條件打造一個集生態旅遊、民俗體驗為一體的特色旅遊村。但是,在開發過程中,必須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保護好生態環境和傳統文化。”
聽到專家這麽說,人群中頓時議論紛紛。有的村民表示讚同,認為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而有的村民則憂心忡忡,擔心開發會破壞村子的寧靜與和諧。
這時,村裏的老會計站了出來,皺著眉頭說:“專家啊,你說的這些聽起來挺好,可真要實施起來,得花不少錢吧?咱們村集體經濟薄弱,哪來那麽多資金呢?”
專家笑了笑,說:“資金問題可以通過多種渠道解決。一方麵,可以爭取政府的扶持資金;另一方麵,可以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隻要規劃合理,前景還是很樂觀的。”
就在大家討論得熱火朝天的時候,突然傳來一個消息:有一家開發商聽說了我們村的情況,有意來投資開發。這一消息猶如一顆重磅炸彈,在村裏引起了軒然大波。
開發商很快來到了村裏,他們提出了一個看似誘人的方案:大規模開發旅遊項目,建設高檔酒店、遊樂場等設施。但這個方案需要占用大量土地,並且可能對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破壞。
麵對開發商的方案,村民們再次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一部分村民被眼前的利益所吸引,認為這是讓村子快速致富的好機會;而另一部分村民則堅決反對,他們擔心村子會因此失去原有的風貌和生態環境。
在一次激烈的討論中,李伯站起身來,目光堅定地說:“咱們不能為了一時的利益,就毀掉了子孫後代的未來。如果連這片土地都保不住,就算有再多的錢,又有什麽意義呢?”
我的內心也在激烈地掙紮著。一方麵,我渴望村子能夠盡快發展起來,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另一方麵,我也理解李伯的擔憂,不想看到村子在開發中失去自我。
就在大家僵持不下的時候,我突然想到了江西白鷺村的成功經驗。於是,我向大家講述了白鷺村如何將祠堂變學堂,將傳統村落文化與鄉風家訓、農事節氣相結合,發展鄉村旅遊的故事。
“咱們可以借鑒白鷺村的模式,” 我說道,“充分挖掘村裏的傳統文化資源,打造具有特色的旅遊項目。這樣既能保護村子的生態環境和傳統文化,又能實現經濟發展。”
我的話讓大家陷入了沉思。經過一番討論,村民們最終達成了共識:在保護生態環境和傳統文化的前提下,適度開發旅遊項目。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村民們齊心協力,開始了村子的建設。他們修複了古老的建築,挖掘了傳統的民俗文化,打造了一係列具有特色的旅遊景點。隨著旅遊項目的逐步推出,越來越多的遊客來到了茅山渦村,村子的知名度也越來越高。
如今,茅山渦村已經煥然一新。古老的村莊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村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美好。但在這繁榮的背後,我們始終沒有忘記李伯的話,沒有忘記腳下這片土地是我們的根,是我們的魂。
在時代的浪潮中,茅山渦村的人們經曆了迷茫與掙紮,最終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發展道路。他們的故事,是無數鄉村在時代變遷中奮鬥的縮影,也讓我們看到了傳統與現代、利益與情懷之間並非不可調和。隻要我們堅守初心,勇於探索,就一定能夠找到那個平衡的支點,實現鄉村的可持續發展,讓古老的鄉村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喜歡山外吹來的風請大家收藏:()山外吹來的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