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渦村臨變路 眾議起紛爭 守本謀新處 明朝禍福生

字數:3317   加入書籤

A+A-


    殘陽如一個被命運無情鞭笞的落魄者,帶著一身的血與傷,跌進西山那如巨獸般張開的懷抱。最後一絲餘暉,被黑暗這頭貪婪的惡狼,連皮帶骨地吞噬殆盡。夜幕,仿若一塊從九幽地獄扯出的黑色屍布,裹挾著森冷與死寂,悄無聲息卻又蠻橫地將茅山渦村層層裹纏。村子裏,星星點點的燈火在黑暗中顫抖,恰似風雨中飄搖的殘燭,卻又帶著一種不屈的倔強,閃爍跳躍,試圖驅散這無邊的壓抑。
    我,像一杆標槍般挺立在村頭那棵老槐樹下。這老槐樹,樹皮龜裂,枝幹扭曲,猶如一位目睹了千年興衰的滄桑智者,向著夜空伸展著嶙峋的臂膀,似要訴說無盡的往事。我的目光順著村口那條新修的水泥路蜿蜒前行,昏黃的路燈灑下曖昧不明的光暈,水泥路在光影交織中,宛如一條蟄伏的巨蟒,朝著未知的黑暗深處蜿蜒遊弋。我胸腔中熱血翻湧,聲音如洪鍾般響徹四周:“我們並非要斬斷與根的聯係,而是要為這古老的村莊注入新的活力,讓它在時代的熔爐中浴火重生!現代化的風暴已經席卷而來,倘若我們選擇退縮,就隻能被曆史的車輪無情碾碎!我們必須迎著風暴前行,讓村子富起來,讓鄉親們的生活徹底改天換地!” 我身著一件洗得發白的襯衫,衣角在狂風中獵獵作響,每一道褶皺裏,都蘊藏著我不甘平庸的決心。
    李伯聽完我的話,陷入了長久的沉默,猶如一座曆經歲月侵蝕的老碑。夜風呼嘯,像一雙雙鬼手,撩動著他那幾縷銀絲。他緩緩抬起那雙布滿歲月溝壑的手,重重地拍在我的肩頭,這一拍,仿佛跨越了時空的界限,帶著先輩們沉甸甸的期許。他眼中閃過一絲欣慰,聲音沙啞卻飽含溫情:“娃子,你說得在理。我們老一輩人,就怕你們這些後生忘了根,迷失了來時的路。看到你有這份為村子拚搏的決心,我這顆老心髒都重新跳動起來了。時代在變,我們也不能固步自封。隻要我們心中有根,有魂,這村子就不會散。”
    然而,話音剛落,李伯的臉色陡然陰沉下來,眉頭擰成了一個 “川” 字,額頭上的皺紋仿佛被歲月的刻刀反複雕琢,愈發深刻。他目光深邃,眼神中交織著對往昔的眷戀、對當下的憂慮和對未來的迷茫:“可‘富裕’究竟是什麽?是城裏那些高聳入雲,仿佛要刺破蒼穹的鋼鐵叢林,還是車水馬龍、喧囂嘈雜得讓人靈魂不得安寧的街道?我們若為了這些,拋棄了祖祖輩輩珍視的寧靜,割舍了與自然融為一體的生活,那豈不是和買櫝還珠的鄭人一樣愚蠢?想當年,楚人精心雕琢了一個華美的匣子來盛放珍珠,鄭人卻隻看重匣子的外表,將真正珍貴的珍珠退還回去。如今,不少地方搞開發,不就是在重蹈覆轍嗎?為了表麵的繁榮,將最寶貴的東西棄如敝履。我們農民,講究的就是實誠。地裏的莊稼,一季一季踏踏實實地種,一年一年滿心歡喜地收,這份踏實,比任何金銀財寶都珍貴。現在有人叫嚷著要開發,要讓我們住進高樓,開上小車。可高樓再高,沒有了腳下的這片土地,沒有了頭頂的這片藍天,那不過是一座冰冷的牢籠;小車跑得再快,能帶走我們對這片土地的深情厚誼嗎?我們這村子,就是現實版的桃花源,一旦打破這份寧靜,再想找回,談何容易!”
    就在這時,一直站在旁邊默默聆聽的王嬸,突然重重地歎了口氣,打破了緊張的僵局:“李伯,小楊,你們倆說得都有道理。咱們不能幹著急,得想個兩全其美的辦法。要不,先派幾個代表去周邊搞過旅遊開發的村子考察考察,看看人家是怎麽操作的,回來咱們再從長計議?”
    我眼睛一亮,連忙點頭讚同:“王嬸這主意妙極了!我願意當這個代表,多學些經驗回來。”
    李伯微微點頭:“行,娃子,你去看看。但一定要記住,必須結合咱們村的實際情況,絕不能盲目照搬。”
    可就在大家初步達成共識時,村裏的老會計張叔,像一陣風般慌慌張張地跑了過來,臉色煞白,神情驚恐:“大事不好!聽說鄰村搞開發,和開發商鬧得不可開交。開發商財大氣粗,妄圖強行低價征收村民的土地,村民們自然不肯答應,雙方已經劍拔弩張,差點就動起手來了。”
    這個消息猶如一顆重磅炸彈,瞬間讓現場的氣氛緊張到了極點,仿佛空氣都凝固了。李伯的臉色變得鐵青,他重重地哼了一聲:“看看,這就是盲目開發的下場!我們必須引以為戒,絕不能重蹈他們的覆轍。”
    這時,村裏的年輕後生阿強,像一頭憤怒的公牛般跳了出來,滿臉漲得通紅:“李伯,不能因為鄰村出了問題,我們就畏縮不前。我們可以自己主導開發,絕不讓那些唯利是圖的開發商插手。”
    李伯皺了皺眉頭,厲聲反駁道:“阿強,開發哪有你想得那麽簡單?要是搞不好,破壞了村子的生態環境,弄丟了老祖宗留下的寶貴遺產,我們有何顏麵去麵對子孫後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阿強氣得渾身發抖,大聲吼道:“李伯,時代在進步,我們不能一直守著這窮山溝。要是不開發,年輕人都會離開,村子遲早會變成一座死寂的空城!”
    兩人各執一詞,互不相讓,現場氣氛劍拔弩張,仿佛一觸即發。我站在中間,左右為難,內心充滿了掙紮。一方麵,我渴望村子能夠發展,讓鄉親們過上富足的生活;另一方麵,我也深知李伯的擔憂絕非杞人憂天,一旦盲目開發,可能會帶來無法挽回的後果。
    就在眾人爭論不休之際,村裏的教書先生陳叔緩緩走了過來,清了清嗓子說道:“大家先別吵了,聽我講個故事。從前,有個漁夫,每天都能從海裏捕到足夠的魚,過上安穩的生活。後來,商人告訴他,把魚曬成魚幹就能賣更多錢。漁夫照做了,賺了不少錢。可隨著需求增加,他不得不擴大規模,日夜操勞,失去了原本悠閑的生活。最後,錢是賺了,身體卻垮了,快樂也沒了。我們搞開發,可不能像這個漁夫一樣,丟了最重要的東西。”
    陳叔的話,讓眾人陷入了沉思。這時,一直沉默的張嬸開口了:“我覺得,咱們可以在保護村子特色的基礎上,適度開發。比如利用咱們的自然風光,搞一些生態旅遊項目,既能增加收入,又不會破壞環境。”
    阿強聽了,不屑地哼了一聲:“張嬸,說得容易,做起來哪有那麽簡單?資金從哪裏來?誰來運營?”
    張嬸不緊不慢地說:“咱們可以眾籌資金,村民們一起參與運營。這樣既能保證大家的利益,又能避免被開發商牽著鼻子走。”
    眾人聽了,紛紛議論起來,有的讚同,有的反對。這場關於村子未來的爭論,在夜色的籠罩下愈發激烈,每個人都在思考,在權衡,究竟該如何在發展與堅守之間找到一個完美的平衡點。
    夜,愈發深沉,烏雲遮蔽了星辰,整個村子仿佛被籠罩在一個巨大的黑暗謎團之中。這場關乎村子興衰的故事,才剛剛拉開序幕。村子的未來是福是禍,無人能知。就像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開發或許能帶來財富,卻可能破壞寧靜;守舊能保留傳統,卻可能錯失發展良機。茅山渦村的人們,正站在時代的十字路口,麵臨著艱難的抉擇…… 而這抉擇,不僅關乎村子的命運,更關乎每一個人對生活的理解,對未來的期許。
    喜歡山外吹來的風請大家收藏:()山外吹來的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