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渦村謀變處,眾議起紛爭。協力消歧見,明朝夢可成 。
字數:4189 加入書籤
我佇立在村頭那棵老槐樹下,腳下的土地坑窪不平,卻堅實得如同鄉親們世世代代的堅守。咱這茅山渦,每一塊石頭、每一片瓦片,還有那些古老得如同咱爺爺輩兒的古樹,以及繞著村邊潺潺流淌的小溪,皆是這村莊靈魂的一部分,珍貴無比。就拿那古樹來說,樹幹粗壯得需幾人合抱,樹皮粗糙幹裂,可那每一道紋路,都是歲月鐫刻的傳奇,承載著村莊的往昔。還有那小溪,溪水清澈見底,能瞧見小魚小蝦歡快地穿梭其中,小時候,我們常在此嬉戲,濺起的水花打濕了衣裳,卻漾開了滿心的歡喜。這些,我們得像嗬護自家孩子一般珍視,讓它們既能銘記過去的美好,又能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
瞧那老屋,斑駁的牆皮內藏著無數先輩的故事,有的牆縫裏還長出了嫩綠的小草,宛如歲月殘留的記憶。我們得用雙手精心修繕,不僅要讓它們屹立不倒,還得讓外來的客人由衷讚歎:“嘿,這老房子,真有韻味!” 我抬手輕輕撫摸著身旁一座老屋的牆壁,指尖摩挲過那粗糙的牆麵,心中感慨萬千。
談及發展,咱農民可不落後,如今科技的重要性,絲毫不亞於種地的鋤頭。我們要插上智能的翅膀,讓村莊亮堂起來,路燈亮起,與城裏無異。村裏的小賣部也能掃碼支付,購物便捷迅速。網絡一覆蓋,孩子們學習無憂,老人們也能通過視頻看看城裏的晚輩,心裏滿是喜悅。我邊說邊掏出手機,晃了晃,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
咱村的老李,是個老實巴交的漢子,臉上刻著幾道歲月的溝壑,笑起來眼睛眯成一條縫,見人就熱情打招呼,就像自家擺宴席似的。此刻,他扛著鋤頭從地裏歸來,瞧見大夥圍聚在一起,趕忙湊過來,把鋤頭往地上一扔,拍了拍身上的塵土。他總琢磨著如何讓地裏的莊稼茁壯成長,如今也開始學著用手機查看天氣、觀看農技視頻,說是要跟上時代的步伐。“俺前幾天看那視頻裏講,給莊稼施點新肥料,產量能提高不少,俺打算試試。” 老李撓撓頭,咧嘴笑道。
還有張大娘,堪稱村裏的活地圖,誰家有個大小事兒,她比誰都清楚。此刻,她坐在一旁的石凳上,手裏拿著把蒲扇,慢悠悠地扇著,眼睛卻盯著大夥,耳朵豎得高高的。她最愛拉著村裏的娃娃們,在古樹下講述過去的故事,那眼神裏,滿是對這片土地的深情。“孩子們呐,咱村以前可不容易,遭過災,鬧過荒,可大夥都沒放棄,咬著牙一步步走到現在,你們可一定要記住啊。” 張大娘聲音溫和,卻透著不容置疑的堅定。
村裏的人各有各的本事,各有各的特色,但心都向著一處,就是要讓茅山渦這塊寶地,既有曆史的韻味,又具現代的氣息,讓大夥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甜甜蜜蜜!
隨著我的一番深情講述逐漸收尾,人群中像炸開了鍋,低聲的議論此起彼伏。
“老李啊,你說的這些願景,聽起來美如畫,可咱們村裏人,祖祖輩輩都是土裏刨食,靠老法子過日子,這突然要大變樣,心裏實在沒底啊。” 一位中年大叔,臉上溝壑縱橫,眉頭擰成了個疙瘩,話語裏滿是疑惑與不舍。他雙手抱在胸前,微微皺著眉頭,眼神迷茫,仿佛在濃霧中迷失了方向。
“就是啊,科技、管理這些詞,對咱們來說太遙遠了。再說,真要行動起來,錢從哪兒來?這可不是天上掉餡餅的事兒!” 旁邊一位大娘,穿著樸素卻整潔,眼神裏透著精明,卻也藏不住對未知的擔憂,手不自覺地搓著衣角,顯得焦急萬分。她的手指不停地揪著衣角,都把衣角搓出了褶皺,嘴裏還小聲嘟囔著:“這可怎麽辦呀,別到時候竹籃打水一場空……”
“俺也知道改變不容易,可咱們不能守著老黃曆過一輩子吧。” 這時,一個年輕小夥插話道,他皮膚被曬得黝黑,但眼神中閃爍著光芒,那是對未來的憧憬與渴望。他往前跨了一步,胸膛微微挺起,像是在向大夥宣告決心:“咱們村有山有水,有故事有文化,隻要咱們齊心協力,總能找到辦法,讓茅山渦重煥生機,讓大夥的日子越過越好!”
“對,小夥子說得對!咱們不能光等風來,也得自己揚起風帆。” 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大爺,背微駝但精神矍鑠,他的話語沉穩有力,仿佛給大夥注入了一劑強心針。他拄著拐杖,緩緩站起身來,用拐杖重重地敲了敲地麵:“咱們祖祖輩輩在這片土地上耕耘,現在輪到咱們為子孫後代留下點什麽了。”
人群中的議論愈發熱烈,每個人臉上都寫滿了對未來的期許與思索。盡管擔憂與顧慮依舊存在,但那份對家鄉的深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讓所有人的心緊緊相連,共同描繪著茅山渦新的藍圖。
“鄉親們,大夥聽我說,咱們心裏已經有了大致的規劃。” 我笑眯眯地對大夥說道,眼睛裏閃爍著希望的光芒,“咱們打算請些真正有本事的專家,到村裏來實地考察,為茅山渦好好診斷,製定出既實際又科學的發展方案。這可不是鬧著玩的,是要實實在在幹大事!我前幾天專門去縣裏打聽了,有幾位農業專家口碑極佳,幫不少村子走上了致富路,咱們把他們請來,準沒錯。” 我邊說邊比劃著,仿佛專家們已經站在了村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咱還得去縣裏、市裏,甚至更遠的地方,多跑跑腿,多爭取政府的好政策,還有社會上熱心人的幫助。咱們村的事,就是大家的事,得讓大家都知曉,都來幫忙。上次我去縣裏辦事,碰到個好心的老板,一聽咱們村的情況,直誇有潛力,還說要是有需要,願意出份力呢。” 我興奮地說著,臉上的笑容愈發燦爛。
“但最重要的,還是咱們自家人要齊心協力。就像田裏的稻子,根要紮得深,葉子要往一處攏,才能茁壯成長。咱們也一樣,得擰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不管是老李家的壯勞力,還是張嬸家的巧手媳婦,每個人的力量都至關重要,都不可或缺。” 我目光堅定地掃視眾人,仿佛在為大夥加油鼓勁。
你看那老王頭,胡子拉碴,幹起活來卻比誰都利落,他心中裝著對這片土地深深的熱愛;此刻,他正蹲在一旁,手裏拿著把鐮刀,在石頭上 “霍霍” 地磨著,準備去割草喂牲口。再看那小李媳婦,心靈手巧,一心想著如何讓家裏日子過得更好。她坐在家門口,手裏拿著針線,縫補著一件舊衣裳,眼睛卻時不時望向人群這邊,顯然也在關注著村裏的事兒。咱們要是都能像他們這樣,心往一處想,那茅山渦的明天,肯定比今天更加紅火、更加明亮!
這時,村裏有名的倔老頭老陳,氣衝衝地走了過來,大聲嚷嚷道:“哼,說得倒輕巧,專家來了又怎樣?咱這祖祖輩輩傳下來的規矩和土地,能隨便讓人擺弄?那些個新玩意兒,說不定就是瞎折騰,到時候把老本都賠進去!” 老陳雙臂交叉在胸前,滿臉怒容,脖子上的青筋都暴了起來。
年輕小夥一聽,急了,上前一步說道:“陳大爺,時代變了,咱不能一直守著老一套。您看看隔壁村,用了新科技,收成翻了好幾倍,日子過得那叫一個滋潤。咱們要是不改變,咋跟人家比?咋過上好日子?”
老陳一聽,眼睛一瞪:“你個毛頭小子懂啥!那些都是虛的,俺隻知道土地是咱的根,俺們老祖宗就是這麽種地的,錯不了!”
一時間,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爭論得不可開交。有人支持老陳,覺得傳統不能丟;有人站在年輕小夥這邊,認為必須擁抱變化。場麵陷入了僵局,氣氛也變得緊張起來。
我趕忙站出來,提高音量說道:“大家都別吵了!老陳叔,您對土地的感情我們都懂,這土地確實是咱的根,可咱們不能因為守著根,就拒絕新的養分啊。就像那胡楊,紮根在沙漠深處,卻也努力適應環境,才能千年不倒。咱們也得在保留傳統的基礎上,接納新事物,這樣茅山渦才能長久地發展下去。”
眾人聽了,漸漸安靜下來,若有所思。老陳也沉默了,低頭看著地麵,過了一會兒,他歎了口氣說:“唉,俺也知道你們是為村子好,就是心裏這坎兒,一時半會兒過不去。”
我走上前,拍了拍老陳的肩膀說:“陳叔,我明白您的心思,咱們慢慢來。這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咱們一邊保護好老祖宗留下的東西,一邊探索新的路,您看咋樣?”
老陳抬起頭,看著我,點了點頭:“行吧,那俺就信你一回。”
經過這番波折,大家的討論更加深入,也更加理性了。有人提出可以先在村裏的小塊土地上試點新的種植技術,看看效果;有人建議組織村民去周邊發展得好的村子參觀學習。
夜色漸漸籠罩了村子,偶爾傳來幾聲犬吠,打破了夜的寂靜。但鄉親們的心卻依舊熾熱,大家圍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語,繼續為村子的明天出謀劃策。而我,也在心底默默發誓,一定要為這片生我養我的土地,傾盡所有,讓夢想照進現實,帶領鄉親們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喜歡山外吹來的風請大家收藏:()山外吹來的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