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渦村聚樹下,眾意映餘暉。異議雖生處,齊心盼夢歸 。

字數:3100   加入書籤

A+A-


    這時候,日頭恰似一位慈眉善目的老漢,揮動著金紫交錯的畫筆,於天邊鋪展開一幅富貴滿堂的錦繡畫卷。夕陽的餘暉,軟綿綿地灑落在茅山渦村,仿若給這片土地披上了一層仙氣氤氳的金紗,涼意沁人,直叫人心胸豁然開朗。風娃娃躡手躡腳地溜達過來,不僅吹散了白日裏的熾熱,還仿若能鑽進人心深處,將大夥心頭的疙瘩與煩惱統統拂去。
    村裏,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皆圍聚在那棵古老得如同村子年歲一般的大槐樹下,坐成一個團團圓圓的圈兒。瞧那王大爺,臉上布滿歲月的溝壑,一笑起來,眼睛眯成一條縫,胡須拉碴,身著一件洗得發白的布褂子,肩頭還落著幾片剛從樹上飄下的槐樹葉。他穩穩地坐在一個頗具年頭的小馬紮上,手裏緊攥著旱煙袋,吧嗒吧嗒地抽著。可當聽我講事兒時,那眼神瞬間亮得如同年輕時候追媳婦一般,時而皺眉沉思,時而豁然開朗,笑得像個孩子,忍不住拍著大腿高聲叫好:“哎呀,這主意妙啊,咱咋就沒想到呢!”
    旁邊的李嬸子,手中拿著針線活兒,手指上戴著頂針,正縫補著一件舊衣裳,嘴裏還不忘跟旁邊的張嬸子嘮著家常:“你聽說了沒,村那頭老李家的小子,在城裏可闖出點名堂來了……” 可我一開口,她立馬停下手中針線,將頂針從手指上取下,小心翼翼地放在一旁,耳朵豎得比誰都直,眼睛睜得大大的,臉上的表情從起初的 “這是啥情況?” 逐漸轉變成 “哎呀,這道理咱咋就沒想到呢?” 眼神中滿是對未來的殷切期盼,還時不時微微點頭,似在心底默默認同我說的話。
    還有那二狗子,小夥子皮膚曬得黝黑發亮,平日裏調皮搗蛋,此刻卻出奇地安靜,蹲在一旁,兩手托著下巴,眼睛瞪得溜圓,生怕錯過我說的每一個字,身上那件鬆鬆垮垮的短袖,早已被汗水浸濕了一大片。他那模樣,既像在聽天書,又似尋到了稀世珍寶,內心的激動勁兒藏都藏不住,嘴裏還小聲嘟囔著:“這下咱村可有盼頭了……”
    趙家的小丫頭片子,辮子紮得高高的,臉蛋兒紅撲撲的,穿著一條碎花小裙子,蹦蹦跳跳地跑過來,尋了個角落坐下。一邊聽著,一邊還時不時偷偷瞄我一眼,眼裏閃爍著好奇與崇拜的光芒,心裏頭估摸在想:“這哥哥咋啥都懂呢?” 小手還不自覺地揪著裙擺,緊張又興奮。
    這一圈人,各有各的神態,各有各的心思,但此刻皆被我的故事緊緊牽引著,心中那股熱乎勁兒,比夏日裏的稻香還要濃鬱,暖烘烘的,直抵人心窩。
    “鄉親們啊,” 我那渾厚的聲音,在這黃昏的靜謐中,宛如田埂邊悠長的風鈴,清脆且充滿力量,“咱們立足於此,腳下踩著的是老祖宗一腳一腳夯實的黃土,眼前便是那等著咱大夥一同描繪的嶄新畫卷。茅山渦的明天,並非某一個人的黃粱美夢,而是咱全村老少心底最亮堂的希望之火。
    咱們所做之事,恰似這即將落山的太陽下,那片金晃晃的莊稼地。每一粒穀種,都要拚盡全力往土裏紮根,汲取著老天爺賜予的每一滴露水,以及咱們揮灑汗水換來的甘霖,方能在秋後收獲那沉甸甸、喜洋洋的碩果。就如那‘守株待兔’的農夫,若隻是坐等好運降臨,而不付出辛勤勞作,又怎能有收獲?咱們得明白,唯有腳踏實地,才能讓日子越過越好。
    就說咱村東頭的老李頭吧,那張臉被日頭曬得仿若熟透的柿子,笑起來眼角堆滿褶子,藏著的是對土地比海還深的眷戀。此刻,他正扛著鋤頭,從地裏歸來,鋤頭把上還掛著幾株剛薅下的雜草。他幹起活來,那叫一個認真,手上的老繭厚得能磨刀,走起路來,兩腳生風,仿若年輕小夥子一般有力。見大家圍在此處,他把鋤頭往地上一撂,拍了拍身上的塵土,笑著說道:“咱這把老骨頭,還能跟著大夥再幹幾年,把咱村整治得更好!”
    再瞧村西頭的張嬸,她細皮嫩肉的,可幹起農活來,絲毫不含糊。頭上頂著塊舊頭巾,遮不住那雙靈動的眼眸,其中閃爍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她剛從菜園子裏摘完菜回來,手裏提著個竹籃子,裏頭裝滿了水靈靈的青菜。她說話輕聲細語,可一到田裏,手上的活計麻利得如同風,細心得能數清每顆稻穗上的穀粒。她將籃子放在一旁,擦了擦手,也湊過來傾聽,嘴裏念叨著:“盼著咱村越來越好,孩子們也能有個好前程。”
    還有咱們的小柱子,別看這小子年紀不大,力氣可不小,皮膚曬得黑黝黝的,笑起來露出兩排白牙,恰似夜裏閃爍的星星般耀眼。他總愛跟在老李頭身後,學著大人的模樣,一鋤頭一鋤頭地刨著希望,眼裏有光,心中有火,想著終有一日要讓這茅山渦變成金窩窩。此刻,他正蹲在地上,用根樹枝在地上描繪著村子的模樣,邊畫邊說:“以後咱村這兒要建個大廣場,讓大夥都能跳舞、玩耍……”
    咱們這些人啊,各有各的模樣,各有各的幹勁,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如同田裏的莊稼,根連著根,葉挨著葉,共同期盼著那個豐收的時節,讓咱茅山渦的明天,比那夕陽還要紅火,還要燦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我的話語,仿若田埂上輕輕拂過的晚風,帶著絲絲涼意,卻在人群中激起層層心潮。村頭的大槐樹下,老漢們眯縫著眼,嘴角掛著煙鬥,煙霧繚繞間,是他們低沉而深沉的交談。李大伯,一臉的溝壑仿若歲月鐫刻的版畫,眼神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他拍了拍身旁的王二叔,那手厚實得仿若能握住整個秋天的收成,說道:“這話啊,說到咱心坎兒裏了,就像那春雨,潤物細無聲。咱可得跟著好好幹,不能拖後腿。” 王二叔深吸一口煙,緩緩吐出,點了點頭:“那肯定,為了咱村,拚了!”
    然而,人群中也傳來了不和諧的聲音。一直默不作聲的劉三,突然站起身來,冷笑道:“說得好聽,可錢從哪兒來?就憑咱這土裏刨食的本事,能行嗎?別到時候竹籃打水一場空,還浪費了時間和精力。” 這話一出,眾人頓時安靜下來,目光紛紛投向我,眼神中帶著一絲猶豫和擔憂。
    我看著劉三,沉聲道:“劉三,我明白你的顧慮。可咱不能因為怕困難就退縮。你忘了當年愚公移山的故事了嗎?太行、王屋二山那般巍峨,愚公卻堅信子子孫孫無窮匱也,終能將山移走。咱們茅山渦雖窮,但隻要咱們齊心協力,還怕幹不成事?” 劉三聽了,眉頭皺得更緊,但也沒有再反駁。
    夜色漸濃,慢慢籠罩了村子,偶爾傳來幾聲犬吠,打破了夜的寧靜。可鄉親們的心卻依舊熾熱,大家圍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語,繼續為村子的明天出謀劃策。而我,也在心底默默發誓,定要為這片生我養我的土地,傾盡所有,讓夢想照進現實,引領鄉親們邁向更美好的未來……
    喜歡山外吹來的風請大家收藏:()山外吹來的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