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秋夜罩渦村,科傳舊念存。議聲因檢起,前路漫尋根 。
字數:4014 加入書籤
當夜幕被那隻無形的高科技巨手緩緩拉下,仿佛一場盛大的全息投影秀,精準而流暢地在天地間鋪展開來。暗黑色的天幕,恰似由最頂級的納米材料精心織造,輕柔如夢幻之紗,卻又裹挾著宇宙深處的神秘與深邃,將整個世界溫柔地籠罩其中。星星點點,宛如量子衛星般鑲嵌在浩瀚的宇宙信息網絡裏,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俯瞰著這片看似被現代化浪潮遺忘,實則充滿無限可能的土地 —— 茅山渦。
茅山渦,這座被翠綠群山環抱的新農村,猶如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連綿起伏的山巒,似蜿蜒的巨龍,忠誠地守護著這片寧靜的土地。山上的樹木鬱鬱蔥蔥,每一片葉子都像是大自然精雕細琢的綠寶石,在夕陽的餘暉中閃爍著迷人的光澤,為村子築起了一道天然的綠色屏障。此時的村子,沉浸在一種超越時代的靜謐之中,時間仿佛被安裝了減速裝置,緩緩流淌,讓人恍若置身於與世隔絕的時空。風,宛如溫柔的歌者,輕輕拂過樹梢,發出沙沙的聲響,演奏著大自然的舒緩樂章,安撫著每一顆浮躁的心靈。
村口那棵古老的槐樹下,站著身材魁梧的李大壯。他身著改良版智能溫控夾克,不僅能根據外界溫度自動調節保暖程度,還具備防水透氣功能,應對各種天氣都遊刃有餘。頭戴連接微型信息終端的鴨舌帽,輕輕觸碰帽簷按鈕,便能獲取實時信息,無論是天氣變化、市場動態,還是農業科技的最新資訊,盡在掌握。大壯的皮膚被陽光曬成健康的小麥色,那是長期田間勞作的印記,每一寸膚色都訴說著他的勤勞與堅韌。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新時代農民特有的自信與迷茫,剛剛從智能大棚檢查完作物長勢的他,臉上洋溢著對豐收的期待,卻又隱隱透著一絲擔憂。
“大壯,今天大棚裏的蔬菜咋樣?” 路過的張嬸,手裏提著一籃剛從自家菜園摘的青菜,笑著問道。
“張嬸,好著呢!那智能灌溉係統可精準了,啥時候該澆水,澆多少,算得清清楚楚。蔬菜們喝飽了水,長得水靈靈的。可就怕市場價格波動,忙活了大半年,要是賣不上好價錢,那可就白搭了。” 大壯咧著嘴笑著,眼中卻閃過一絲憂慮。
不遠處,趙小芳正拿著便攜式基因測序儀,專注地在村邊的小溪裏采集水樣。她身穿環保材料製成的連衣裙,能根據人體體溫自動調節溫度,宛如給身體穿上了智能保護衣。手上的智能手環,不僅能記錄運動數據,還能實時監測健康狀況。小芳麵容清秀,宛如盛開的百合,長發如瀑,微風拂過,更添幾分靈動。作為村裏的科技帶頭人,她的眉宇間透著對新知識的渴望與好奇,卻也時常因村民的不理解而感到無奈。
“小芳,這測出來的水沒啥問題吧?” 同村的王大哥,扛著鋤頭走過來,擔憂地問。
“王大哥,放心吧,水質好著呢!這溪水清澈見底,周圍又沒汙染源。用這水灌溉莊稼,種出來的農產品肯定綠色健康。可有些村民就是不信,非得用老辦法,怎麽勸都不聽。” 小芳抬起頭,笑著回答,臉上卻閃過一絲失落。
村中心寬敞的廣場上,王老漢正和智能機器人 “小智” 下著象棋。王老漢身著傳統棉麻衣裳,腰間掛著集成多種功能的智能手表,不僅能看時間,還能接收信息、監測身體指標。他麵容慈祥,白發蒼蒼,眼神中卻閃爍著不輸年輕人的睿智與孤獨。每當 “小智” 走出妙棋,王老漢都會爽朗大笑,仿佛在與老友對弈,可笑聲中卻透著一絲落寞。
“哈哈,小智啊,你這步棋可真厲害,差點把我將住了!要是我那孫子能像你一樣,常陪我下下棋,就好了。” 王老漢笑著拍了拍機器人的 “肩膀”,眼中滿是思念。
村尾的小院裏,劉小妹正通過全息投影與遠方的親友視頻通話。她身穿智能調節溫度的外套,頭發隨意紮成馬尾,青春活力四射。小妹性格活潑,笑容燦爛,卻在麵對城市與鄉村的落差時,感到迷茫與困惑。一邊聊著家常,一邊興奮地展示著自家種植的無公害蔬菜。
“媽,你看咱這菜長得多好,都是用的最新種植技術,綠色健康。可我在這兒總覺得沒什麽發展機會,是不是該去城裏闖闖呢?” 小妹對著全息投影,眼中閃爍著糾結的淚花。
在這個科技與傳統激烈碰撞的時代,茅山渦的每一位村民都在努力尋找自己的定位。他們既眷戀著這片養育自己的土地,又渴望擁抱外麵的世界;既享受著科技帶來的便利,又麵臨著科技衝擊下的種種困惑。
與此同時,我、奶奶與李叔,正在那被金黃色秋葉裝點得如夢似幻的村莊裏,老槐樹下,沉浸在一片溫馨而又充滿矛盾的秋日活動中。陽光透過稀疏的雲層,灑下斑駁陸離的光影,像是給大地鋪上了金色的地毯,為這個寧靜的午後增添了幾分溫暖與不安。
我身著印著抽象科技圖案的連帽衛衣,頭發被秋風吹得淩亂,眼神中閃爍著對未知世界的渴望與對鄉村現狀的憂慮。此刻,我蹲在火堆旁,擺弄著柴火,思緒卻飄向了遠方。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奶奶,這火再大點,紅薯就能烤得更香啦!我都迫不及待想吃了。” 我一邊往火堆裏添柴,一邊笑著對奶奶說,肚子卻不爭氣地咕嚕叫了一聲。
奶奶坐在火堆旁,手中拿著那把陪伴了她大半輩子的竹編扇子,扇麵上的圖案早已模糊不清。她一邊扇動,一邊仔細挑選著剛從地裏摘來的紅薯和玉米。那些紅薯圓滾滾的,散發著泥土的氣息;玉米顆粒飽滿,像是一顆顆金黃色的珍珠。奶奶將食材一一擺放在烤架上,不時翻動,確保受熱均勻。隨著香味逐漸彌漫開來,奶奶的眼神中卻透露出一絲憂慮。
“乖孩子,等會兒紅薯烤好了,你多吃幾個。看你最近忙裏忙外的,都瘦了。可奶奶擔心,你這心野了,遲早要離開這村子,去那大城市闖蕩。” 奶奶笑眯眯地看著我,眼中滿是疼愛與不舍。
李叔在一旁忙碌著修理舊鐮刀。他手持磨刀石,小心翼翼地打磨著刀刃,每一次摩擦都發出 “嚓嚓” 的聲響,仿佛在訴說著鄉村生活的艱辛與變遷。李叔手上布滿老繭,那是多年勞作的見證,他的眼神專注而迷茫。
“李叔,這鐮刀修好了,到時候割莊稼肯定順手!今年咱們肯定又是大豐收。” 我看著李叔,充滿期待地說,腦海中卻浮現出村裏年輕人越來越少的場景。
“那可不,這老夥計陪著我好多年了,每次磨一磨,就又能大幹一場咯!可現在年輕人都不願意種地了,都往城裏跑,這地以後誰來種呢?” 李叔抬起頭,笑著回答,臉上卻透著一絲無奈。
就在這時,村裏的廣播突然響起:“鄉親們注意啦!明天縣裏領導要來視察,大家做好準備,把村子打掃幹淨,展示咱們茅山渦的新風貌!” 這則通知,打破了原本的寧靜,也引發了一場激烈的爭論。
“這有啥好準備的,咱們村子本來就幹淨,還不是為了應付領導檢查。” 張嬸皺著眉頭,不滿地說道。
“話可不能這麽說,這是展示咱們村子的好機會,說不定能爭取到更多的政策支持。” 大壯連忙反駁道。
“爭取政策支持又怎樣,還不是便宜了那些當官的。上次村裏修公路,撥款下來那麽多,真正用到路上的又有多少?” 王大哥也加入了爭論,語氣中充滿了憤怒。
一時間,村民們各執己見,爭吵聲此起彼伏。而我,站在一旁,陷入了沉思。這場爭論,不僅僅是對一次檢查的態度分歧,更是對鄉村發展道路的迷茫與困惑。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鄉村究竟該何去何從?是盲目追求現代化,還是堅守傳統的田園生活?
夜幕再次降臨,茅山渦的星空依舊璀璨。我躺在院子裏,望著滿天繁星,思緒萬千。這個看似寧靜的鄉村,實則暗流湧動。科技帶來了便利,也帶來了新的問題;傳統承載著鄉愁,卻也麵臨著被淘汰的危機。在時代的洪流中,每一個人都在努力尋找自己的方向,卻又時常迷失在這紛繁複雜的世界裏。
也許,這就是生活的真相。它既有著田園牧歌般的美好,又充滿了現實的無奈與掙紮。而我們,隻能在這希望與失望交織的旅程中,不斷前行,尋找屬於自己的答案。
喜歡山外吹來的風請大家收藏:()山外吹來的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