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秋風繪渦秋,歡語憶鄉愁。宅畔紛爭息,童嬉韻未休 。
字數:3857 加入書籤
秋風好似一把靈動的刻刀,肆意雕琢著茅山渦的每一寸土地。那悠悠拂過的微風,裹挾著絲絲縷縷的涼意,宛如大自然這位神秘藝術家溫柔的撫摸。金黃色的秋葉,恰似一群掙脫了束縛的金色蝴蝶,在半空中無拘無束地蹁躚起舞。它們悠悠打著旋兒,每一片葉子都像是在書寫著獨特的生命詩篇,而後緩緩飄落,為大地精心鋪上了一層柔軟而華麗的金色絨毯。腳踩上去,“沙沙” 作響,仿佛是秋天這位歲月的歌者,在輕聲訴說著那些被時光掩埋的故事。
極目遠眺,遠處的田野宛如一片金色的海洋。飽滿的稻穀已然成熟,沉甸甸的稻穗在陽光的輕撫下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微風拂過,層層稻浪此起彼伏,肆意蕩漾。偶爾有幾隻小鳥歡快地飛過,它們時而振翅高飛,似要衝破蒼穹,與太陽肩並肩;時而低空盤旋,如靈動的精靈,穿梭在稻田與樹林之間。它們清脆的鳴叫聲,打破了午後的寧靜,為這幅鄉村美景增添了幾分靈動與活力,讓整個村子都仿佛被注入了一股蓬勃的生氣。
我、奶奶和李叔,雖各自忙碌著手頭的事兒,卻又像被命運之神用一根無形卻堅韌的線緊緊相連,共同繪就了一幅溫馨美好的鄉村畫卷。我們的笑容、汗水與生活的點滴,都在這片被金黃渲染的秋日裏,留下了難以磨滅的深刻印記,如同歲月長河中熠熠生輝的珍珠。
“我啊,瞅瞅那西邊兒慢慢落下的太陽,我這心裏頭啊,就跟放電影似的,全是咱村兒年輕時候的光景。” 奶奶坐在老槐樹下,聲音裏滿是歲月沉澱下來的深沉與溫情,宛如古老的鍾聲,在時光中悠悠回蕩。她那雙手布滿了皺紋,像老槐樹粗糙的樹皮,卻依舊十分靈巧,正輕輕摩挲著身旁的老槐樹,就像在與一位多年的老友傾訴著心裏話。奶奶的眼神裏既有對過往歲月的無限眷戀,又有對當下新生活的欣然接納,宛如一灣平靜的湖水,倒映著過去與現在的光影。
我聽著奶奶的話,心裏也泛起層層漣漪,邊說邊蹲到奶奶身旁,幫她捶著腿,動作輕柔而熟練:“奶奶,您說的是啊,那時候咱村兒雖小,可大夥的心都往一處使,日子雖說過得苦巴巴的,可心裏頭卻甜滋滋的。我還記得,農忙的時候,全村人都一起下地幹活,男人們負責割麥子,女人們就跟在後麵捆紮,孩子們也不閑著,幫忙遞水送飯。大家齊心協力,再累也覺得開心。” 我不禁想起小時候,夏日的夜晚,奶奶總是抱著我坐在這老槐樹下,一邊搖著蒲扇為我驅趕蚊蟲,一邊給我講村裏的奇聞軼事。那些故事裏,有善良的仙女會在月圓之夜降臨村子,給勤勞的人們送去祝福;有勇敢的英雄打敗了邪惡的怪獸,守護了大家的安寧;還有村裏的先輩們靠著勤勞的雙手,在這片土地上紮根生活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讓我聽得如癡如醉,那些美好的夜晚,成了我童年最珍貴的回憶 ,宛如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
不遠處,幾個婦女圍坐在一起,一邊熟練地織著手工,一邊嘮著家常。李大娘穿著一身碎花衣裳,頭戴一頂遮陽帽,她性格爽朗,大嗓門一開口,笑聲便跟著傳了老遠,臉上的酒窩深深凹陷進去,看著格外親切。此刻,她手裏的針線活兒不停,嘴裏也沒閑著:“哎,我,你奶奶說的太對啦,那時候咱們雖說沒啥錢,可每天都過得有滋有味兒的。我還記得,過年的時候,大家一起做年糕,那場麵可熱鬧了,鄰裏之間互相幫忙,你家的糯米我家的紅棗,湊在一起,做出來的年糕又香又甜。” 仔細一瞧,她正在給小孫子縫一件小棉襖,那細密整齊的針腳裏,滿滿的都是對晚輩的疼愛 ,宛如冬日裏的暖陽,溫暖人心。
小白坐在一旁,她是個清秀的姑娘,穿著一件粉色的連衣裙,馬尾辮隨著她的動作輕輕晃動,洋溢著青春的氣息。她性格文靜,平日裏話不多,但心思極為細膩,總能留意到別人忽略的小細節。她抬起頭,目光落在老槐樹上,聲音柔和地說:“是啊,奶奶,我還記得小時候咱們一起在槐樹下乘涼,聽您講故事呢。您講的那些故事,我到現在都還記得,尤其是那個關於老槐樹的傳說,說這棵老槐樹是村裏的守護神,隻要它在,村子就會平平安安。” 說著,她的眼神裏滿是回憶,仿佛一下子回到了那些炎熱的夏日午後,大家搖著扇子,圍坐在老槐樹下,聽奶奶講故事的溫馨場景 ,宛如一幅永恒的畫卷。
我扭過頭,看向坐在老槐樹下的奶奶,她滿頭銀發卻精神矍鑠。我的眼神裏滿是對奶奶的敬重,心底也湧動著一股暖流。我刻意壓低了聲音,生怕打破這份寧靜,緩緩說道:“奶奶,您瞧瞧,如今的茅山渦啊,模樣可是大變樣了,可那股安靜舒坦的勁兒,比過去更讓人稀罕。這可都是咱村裏老老少少一起拚命幹出來的,心裏頭那叫一個美,比吃了蜜還甜呢。以前咱們為了吃口飽飯都費勁,現在家家戶戶都有餘糧,還能把農產品賣到城裏去賺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奶奶臉上掛著和藹的笑容,歲月在她臉上留下的皺紋裏仿佛都藏著智慧。她輕輕拍了拍身旁那條磨得發亮的小板凳,就好像這小板凳是連接過去和現在的時光紐帶。“我啊,你這孩子,說話就是中聽。你看看咱這村子,以前那泥濘難走的小路,現在都變成又寬敞又平坦的水泥大道了;老屋也都翻修一新,家家戶戶門前還種上了五顏六色的花花草草,看著別提多舒心了。你二叔,以前悶聲不響的,現在一說起村裏的生態農業,眼睛裏直放光,整個人都精神多了;還有你三嬸,以前就愛串串門、嘮嘮嗑,現在成了村裏的環保小隊長,帶著大夥撿垃圾、搞綠化,那股子幹勁兒,好多年輕人都比不上呢!上次村裏組織環保活動,她一大早就起來準備工具,挨家挨戶地通知大家,忙前忙後的,一刻都沒閑著。”
說到這兒,奶奶的眼神裏滿是驕傲與欣慰,她抬手一指不遠處正在菜園裏澆水的大爺,接著說:“瞅瞅你大爺,以前就是個老實巴交的莊稼漢,現在都會用智能手機查天氣、學新技術了,還時不時在網上曬咱村的蔬菜瓜果,說要讓城裏人也嚐嚐咱這地道的‘綠色味道’。村裏的那些小年輕們,更是厲害,一個個腦瓜靈活得很,有的開了網店賣農產品,有的搞起了鄉村旅遊,把咱茅山渦的名聲都傳到老遠的地方去了 。上次有個旅遊博主來村裏拍視頻,把咱村的美景和特色都宣傳出去了,好多城裏人看了都想來咱們這兒玩呢。”
然而,就在這一片祥和之中,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波打破了村子的平靜。村裏有兩戶人家,老張家和老李家,因為宅基地的事兒鬧得不可開交。老張家想要拓寬自家院子,便在兩家宅基地的交界處砌了一堵牆,這可惹惱了老李。老李認為老張侵占了自家的土地,雙方為此爭吵不斷,甚至差點大打出手。村委會多次出麵調解,都以失敗告終,兩家的矛盾如同熊熊燃燒的烈火,愈演愈烈。
這天,我剛好路過他們爭吵的地方,隻見老張漲紅了臉,脖子上的青筋暴起,大聲吼道:“這地兒一直都是我家的,我想怎麽砌牆就怎麽砌!” 老李也不甘示弱,跳著腳反駁:“你這是睜眼說瞎話!這地兒分明是我家的,你別想耍賴!” 兩人互不相讓,周圍圍了一群看熱鬧的村民,大家議論紛紛,卻都束手無策。
我見狀,趕緊上前勸架:“叔,大爺,大家都是同村人,抬頭不見低頭見,何必為了這點小事傷了和氣呢?” 老張和老李卻像沒聽見似的,依舊吵得不可開交。這時,奶奶不知什麽時候也趕了過來,她看著兩人,歎了口氣說:“你們啊,真是糊塗!想當年,咱們村遇到困難,大家都是齊心協力,共度難關。就像那‘將相和’的故事,藺相如和廉頗一開始也是有矛盾,但後來兩人為了國家的利益,放下成見,攜手合作,才讓趙國變得更加強大。咱們村也是一個整體,隻有大家團結一心,才能越來越好。”
奶奶的話就像一陣春風,吹進了眾人的心裏。老張和老李聽了,都低下了頭,臉上露出了羞愧的神色。最終,在大家的調解下,兩人達成了和解,重新劃分了宅基地的界限,這場風波也終於平息。
經曆了這場風波,村子又恢複了往日的平靜。正說著,一群孩子歡笑著、叫嚷著跑了過來,他們手裏拿著自製的風箏,在草地上你追我趕,玩得不亦樂乎。風箏在天空中越飛越高,承載著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也如同我們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向著更高更遠的地方翱翔。其中一個小男孩不小心摔了一跤,膝蓋擦破了點皮,卻隻是咧了咧嘴,很快又爬起來繼續奔跑,那股子不服輸的勁兒就像小時候的我。我看著他們,心中湧起一股暖流,我堅信,茅山渦的未來一定會更加燦爛美好。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人們將繼續書寫著屬於他們的故事,讓這份鄉村的溫暖與力量,代代相傳。
喜歡山外吹來的風請大家收藏:()山外吹來的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