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子欣描夢景,村變樂聲揚。教育開新路,山川煥瑞光 。

字數:3052   加入書籤

A+A-


    在村頭那棵老槐樹下,氣氛愈發熱烈。年邁的李爺爺顫巍巍地站起身來,歲月在他身上留下了太多痕跡,他身形佝僂,仿佛一陣風就能將他吹倒。那雙手布滿了皺紋,如同幹裂的樹皮,此刻卻輕柔地撫摸著身旁那幾本泛黃的書脊,每一下觸碰都似帶著無盡的眷戀,眼中滿是深情。“我這些書啊,陪了我大半輩子,打我年輕時候起,它們就是我最寶貝的東西。白天跟著我下地幹活,晚上伴著我在油燈下苦讀,現在我想讓它們發揮更大的作用。” 他微微抬起頭,目光掃過眾人,話語雖輕,卻字字鏗鏘,帶著歲月沉澱下來的堅定,“我願意把這些藏書捐給村裏的圖書室,讓孩子們能在知識的海洋裏遨遊,看到更廣闊的世界,就像當年的我,從書裏找到了走出大山的希望。” 說著,他緩緩向前挪動腳步,每一步都邁得小心翼翼,像是生怕驚擾了這莊重的氛圍。來到桌前,他雙手虔誠地捧著書,輕輕放下,那一刻,仿佛連時間都為之靜止,所有人都注視著這幾本承載著希望的書籍。
    一旁,年輕的小張早已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他身姿挺拔,臉上洋溢著青春的活力,仿佛全身都散發著使不完的勁兒。聽到李爺爺的話,他拍了拍胸脯,胸膛挺得更高了,眼神堅定得如同夜空中閃耀的星辰。“李爺爺說得對,咱們年輕人可不能落後。我提議,我們可以利用周末和晚上的時間,組織學習小組,一對一輔導孩子們學習。咱們年輕人腦子活,和孩子們也親近,讓知識的種子在他們心中生根發芽,茁壯成長。我第一個報名,不管多忙,都一定把這事兒放在心上!” 小張的話語擲地有聲,激起了更多年輕人的共鳴,他們紛紛站起身來,你一言我一語,臉上都洋溢著對未來的憧憬,那神情仿佛已經看到了孩子們在他們的幫助下學有所成的模樣。
    這時,村裏的老藝人王奶奶也加入了討論。王奶奶是村裏的手藝人,一輩子與竹條、彩紙為伴,練就了一手精湛的技藝。她笑眯眯地走過來,手裏拿著一把精致的竹編籃子,那竹籃編得細密緊實,每一根竹條都仿佛訴說著歲月的故事,這是她多年手藝的結晶。“孩子們啊,學習固然重要,但咱們的傳統技藝也不能丟。” 她的話語溫柔而有力,如同春日裏的微風,輕輕拂過大家的心間,“我提議,每周可以安排一次傳統技藝課,讓孩子們跟我學編竹籃、剪紙、唱山歌…… 這些可都是咱們祖祖輩輩傳下來的寶貝,不能在咱們這斷了根。讓他們在學中感受樂趣,在玩中傳承文化,也讓咱村的手藝後繼有人。” 王奶奶的話音剛落,人群中就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孩子們更是興奮地圍了上來,眼中閃爍著好奇與期待,嘰嘰喳喳地問個不停:“王奶奶,編竹籃難不難呀?”“我想學剪紙,能剪出小動物嗎?” 王奶奶笑著一一回應,眼神裏滿是慈愛。
    夜深了,涼意漸濃,如水的月光灑在老槐樹上,落下斑駁的影子。然而村民們的熱忱卻絲毫不減,他們圍坐在古老的槐樹下,持續熱烈地探討著,每個人的麵龐上都滿溢著對未來的美妙憧憬。此刻,他們仿若瞧見了孩子們在知識的浩瀚海洋中盡情遨遊,在傳統文化的潤澤下茁壯成長的景象。而這一切,皆源自一塵那質樸卻深刻的話語,它猶如一顆種子,在每個人的心中紮下根來,最終綻放出絢麗奪目的花朵。
    一塵望著村民們熱烈討論的場景,嘴角不自覺地上揚,欣慰地露出笑容。那笑容裏,有對村民們積極響應的感動,有對村子未來的期許。他明白,自己的言語已然激發了大家的熱情與創造力,也讓眾人看到了教育的無限可能與希望。他堅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孩子們必定能夠成為他們所期望的模樣 —— 有信仰、有理想、有擔當、有力量的人。
    接下來的日子裏,村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村民們齊心協力之下,圖書室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那是一座嶄新的小木屋,屋頂的茅草在陽光下閃爍著金黃的光澤,屋內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書籍,從古老的詩詞典籍到實用的農業技術書籍,應有盡有。孩子們一有空就往圖書室跑,小小的身影穿梭在書架之間,每當找到一本心儀的書,他們的眼睛就亮得如同夜空中最璀璨的星星,迫不及待地翻開閱讀。
    學習小組也宣告成立,年輕人按照計劃,每周都會準時聚在一起,輔導孩子們功課。昏暗的燈光下,常常能看到他們耐心講解的身影,孩子們圍坐在旁,時而皺眉思考,時而恍然大悟後露出開心的笑容,在相互幫扶中取得了顯著的進步。
    老藝人們更是紛紛走進課堂,為孩子們傳授傳統技藝。王奶奶的竹編課上,孩子們小手笨拙卻無比認真地擺弄著竹條,在一次次嚐試中,逐漸掌握了技巧,當第一個歪歪扭扭但飽含心意的竹籃編成時,他們歡呼雀躍;剪紙課上,彩紙在孩子們手中翻轉,不一會兒,就剪出了各種活靈活現的小動物,教室裏滿是歡聲笑語;山歌課上,悠揚的歌聲回蕩在村子上空,那是孩子們傳承著先輩的文化。他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感受到了文化的魅力與傳承的力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更為重要的是,孩子們在這樣的環境中逐漸成長為有理想、有追求、有擔當的人。他們不再安於現狀,而是開始思索如何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改變村落的未來。他們積極參與各種社會實踐活動,鍛煉自己的能力與意誌。村裏組織清理河道,孩子們挽起褲腳,拿著工具,不怕髒不怕累,小小的身軀在泥水中忙碌,認真地清理著每一處垃圾,讓河水重新清澈見底;為了美化村子,他們還參與植樹活動,挖坑、種樹、澆水,每一個步驟都做得一絲不苟,看著一顆顆小樹苗挺立在村道兩旁,他們的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
    他們勇於挑戰自我,不斷突破自身的極限。村中的彥希,曾經是一個羞澀內向的孩子,總是隱匿在人群之後,上課回答問題都會臉紅。但在新的教育理念的熏陶下,他變得開朗自信起來。課堂上,他積極舉手發言,思維活躍,獨到的見解常常讓老師和同學們刮目相看;課後,他不僅在學業上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還主動參與到村裏的環保活動中。有一次,看到河流被垃圾汙染,他心急如焚,跑遍全村,召集小夥伴們,大聲說道:“咱們不能眼睜睜看著村子的河變髒,一起動手清理吧!” 在他的帶領下,小夥伴們一起拿著自製的工具,清理河流、種植樹木,讓村落的環境變得更加美好。彥希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知識的力量是無窮的,它能讓人變得勇敢,變得有力量去改變世界。
    然而,村子的發展之路並非一帆風順。隨著孩子們眼界的開闊,他們對外麵的世界愈發向往,有的孩子開始渴望去城市裏求學、闖蕩,但家長們卻擔心孩子一去不回,村裏的勞動力也會因此流失。麵對這新的矛盾,村民們又該如何抉擇?是鼓勵孩子們勇敢追夢,還是想辦法留住他們?茅山渦村的未來,依舊在探索與挑戰中前行……
    喜歡山外吹來的風請大家收藏:()山外吹來的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