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轉變
字數:4034 加入書籤
郭大錘靜靜的看著他,然後語氣淡淡的說:“撿起來!”
周文博似乎要反駁,但是抬頭看到郭大錘那不帶絲毫感情的雙眼的時候,不得不把下邊的話咽了下去。
然後乖乖的把安全帽撿了起來。
郭大錘指著地上的掃帚,“去,把車間的地麵打掃一下。”
周文博認命了,拿起掃帚開始打掃衛生。
這一天的時間,他不是在打掃衛生,就是在給老舊的機器上油。
中午吃飯的時候,雙手都是顫抖的,這是累的。
晚上到了家,把自己扔在床上,腦子裏一片空白,什麽心思都沒了。
就這麽過了將近一個月。
郭大錘看著周文博的狀態,似乎有些滿意了。
這種狀態下,再脾氣倔的驢,都得老老實實的。
“你,去軋機操作台旁邊。”郭大錘對著周文博喊了一聲。
周文博放下手裏的笤帚。
“我嗎?”他似乎有些不相信。
“不特麽是你,難道是我啊?!”
郭大錘的語氣很衝,但是在周文博聽來這簡直就是天籟之音,自己終於要跟這些打雜的活告別了。
他邁步走到熱軋機旁邊。
這是一台嶄新的、閃著銀灰色金屬光澤的蘇聯進口軋機,儀表盤上各種精密儀表指針清晰穩定。
他特別注意了那個鋥亮的溫度表,指針穩穩地指向設定好的850度,紋絲不動。
這才是科學!他心裏踏實了些。
這時,郭大錘走到軋機前,並沒有看那精準的溫度表。
他拉開了軋機進料口上方的觀察小窗——一股灼人的熱浪瞬間湧出!
他側著臉,眯著眼,把粗糙的大手伸到小窗口前,感受著那股熱浪衝擊在皮膚上的感覺,停留了幾秒鍾。
然後他猛地縮回手,對著操作工老李吼道:“老李!不行!火候差點意思!鋼坯頭尾溫差大!中間溫度夠了,兩頭還欠點火!跟加熱爐那邊說,再燒兩分鍾!兩頭火力加重點!穩著點!”
周文博愣住了。
溫度表明明顯示爐溫是準的850度啊?
郭師傅在幹什麽?
兩分鍾後,通紅的鋼坯被送進軋機。
郭大錘再次伸手感受了熱浪衝擊,才點點頭:“開軋!”
軋機轟鳴,火花飛濺。
整批鋼坯軋完,質檢員仔細檢查。
“郭師傅!成了!公差合格!”質檢員報告。
周文博此刻就呆呆的站在那,這不科學啊!
加熱爐出口溫度是正常的啊,為什麽還要回爐繼續加熱啊,而且,再燒的話溫度肯定就超了啊,為什麽做出來的東西又是合適的?
他不信邪的跑到質檢員旁邊,一把搶過了他手裏的本子和檢測儀器。
這不對啊?!
周文博看著儀器上的數字愣神。
質檢員也知道這個周文博是為什麽下放車間,此刻就站在旁邊,也沒有介意他搶自己的東西,嘴角還帶著一絲笑。
等了一會,質檢員把周文博手裏的本子和儀器拿了過來,然後拍拍他的肩膀,“小子,跟郭師傅好好學著點。”
周文博沒有搭理他話語裏的嘲諷,就那麽靜靜的站著。
此刻他的腦海中兩個小人正在瘋狂的交戰,一個喊著這不科學,這根本不可能,另外一個喊著眼見為實,這就是真的!
郭大錘也沒有搭理他,就讓他在那站著。
以他在車間的人緣,其他人也是一樣,對他視而不見。
晚上回到四合院的時候,周文博還是愣愣的,躺在床上輾轉反側,一直想不明白到底是為什麽。
又過了幾天,他的答案來了。
上遊加熱爐車間傳來消息:爐子西側的燃燒室出了問題,火焰不均,導致同一批鋼坯在爐內受熱嚴重不均,有的地方溫度夠了,有的地方還是暗紅。
送過來的幾塊鋼坯,肉眼都能看出顏色深淺不一!
“這怎麽軋?!”一個工人工急了,“溫度差這麽多,一軋肯定變形開裂!”
整個工段的人都圍了過來,看著那幾塊顏色斑駁的鋼坯發愁。
周文博也傻眼了,嶄新的軋機儀表盤再精準,麵對這種先天不足的原料也束手無策!
郭大錘皺著眉頭,他拿起一根鋼釺,在不同顏色的區域輕輕敲擊,聽著聲音的細微差別。
最後,他指著其中一塊顏色相對均勻些的鋼坯:“這塊先試試!老李,軋機參數調一下,初始壓力降5,速度降10!預熱輥溫度提高20度!小周,”他突然看向周文博,“盯著壓力表和延伸率表!讀數超過紅線立刻喊停!”
周文博趕緊集中精神,盯住儀表。
通紅的鋼坯被送入軋機
軋機轟鳴,壓力表指針猛地跳動!
周文博心提到了嗓子眼。
隻見郭大錘緊盯著軋機出口,耳朵似乎也在捕捉著軋機運行的聲音。
突然,他大吼一聲:“老李!停!回軋!”
軋機停下,鋼坯退回。
郭大錘快步上前,用鋼釺快速點了點軋過部分的幾個位置,又側耳聽了聽聲音。
“這塊料中間還是有點‘生’……再來!壓力加3,速度不變!”
如此反複了三次,這塊“問題鋼坯”竟然被郭大錘憑著經驗,通過臨時調整壓力、速度、道次和回軋次數,硬生生地軋成了符合要求的板材!
雖然過程比正常情況繁瑣得多,但終究沒有報廢!
“郭師傅!神了!”工人們由衷讚歎。
郭大錘擦了把汗,臉上沒什麽得意,指著那幾塊剩下的、顏色更斑駁的鋼坯:“這幾塊不行了,溫度差太大,回爐重燒吧。”
然後他看向旁邊一臉震撼的周文博,指著那台嶄新的蘇聯軋機:“看見沒?新機器是好,表也準!可它管得了上遊老爐子燒出來的爛坯子嗎?溫度表告訴你850度,可它告訴你這鋼坯哪頭熱哪頭涼了嗎?告訴你裏麵有沒有‘夾生’了嗎?沒有!這些‘老黃曆’的東西,就得靠眼睛看顏色,靠手試溫度,靠耳朵聽動靜!沒有這點‘估摸’的本事,再好的新機器,遇上上遊車間那些老掉牙的破爛貨,也得趴窩!你書本上那些金貴數據,是給從頭到尾都好設備預備的!在咱這,上遊的設備跟不上趟,咱們下遊就得學會‘縫縫補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