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武器裝備生產線
字數:5085 加入書籤
至於說錢的問題,在蘇文看來完全是庸人自擾。
等s2全麵開啟,紅軍手裏的青黴素很快便能化為成噸的黃金。
按照蘇文的預想,到時候先掏空老常,再掏空蘇聯老大哥,最後是老美。
尤其是黃金最多的老美,整個二戰期間,黃金流入最多的國家就是他。
隻要紅軍放出消息,可以用黃金買青黴素。
並且品質和價格,遠低於他們所生產的盤尼西林。
那些一心想發財的美國資本家,聞著味都能找過來
想到這些的蘇文,一臉輕鬆道:
“嗬嗬,非洲兄弟雖說胃口不大,但200萬人的裝備還是勉強吃得下。”
“至於說1000億,我們暫時沒有。”
“沒有?”關國維剛剛還懸著的心,立馬就死了。
他以為對方是想賒武器彈藥,於是表情淡漠地委婉道:
“小蘇啊,你可真能開玩笑。”
“雖說咱們關係不錯,但是武器裝備我可做不了主賒賬給你哈。”
張少成也為了避免蘇文找他賒武器彈藥,同樣一臉無奈道:
“是啊小蘇,咱們人微言輕,武器裝備可不敢賒給你,希望你能多理解理解咱們的難處。”
蘇文忍不住扶額,兩位老同誌可真是摳門啊。
自己啥也還沒說,就立馬把自己的嘴給堵上了。
隻是就這點錢還用賒賬嗎?這是瞧不起誰…
於是有些生氣道:“我說兩位首長,能不能聽我把話講完。”
“1000億現金的確沒有,但是我們有等價值的黃金。”
“如果你們不要黃金,隻要現金的話,我可以換成元子,要是不喜歡,我還能換成美金和盧布嘛…”
“喜歡!誰說我們不喜歡黃金?”聞言關國維立即打斷道:
“嘿嘿~,小蘇,你可別開這種玩笑哦!隻要你還有黃金,生產線包在我身上!”
又慢一步的張少成,對著關國維翻了翻白眼仁。
這家夥明顯就是屬狗的,翻臉比翻書還快,難道就隻有你能搞定生產線嗎?
咱大西南啥沒有…
心裏一陣腹誹,張少成當即道:
“小蘇,我這邊也沒問題,隻要你拿黃金幫咱們清庫存,107毫米火箭炮生產線我也給你弄來!”
“此話當真?”蘇文一臉激動。
張少成毫不猶豫的點頭道:
“這是自然,你們要是真能吃得下這麽多武器裝備,就算是特事特辦上級也能批準。”
真要是能把107毫米火箭炮生產線弄過去,紅軍還不得當場起飛?
這要是大首長知道的話,說不定還能親自召見自己。
要是能跟對方求副字啥的,帶回現代…
想到這些的蘇文,如同低能兒一般,眼神呆滯,麵帶笑意。
而此時的關國維,腦子也越發活絡起來。
貌似之前開會,軍工單位的同僚便跟他抱怨過。
目前很多生產線要麽過時,要麽老舊。
即使改裝起來用途也不大,所以是拆也拆不得,賣廢鐵又可惜。
如果自己能幫他們打開銷路,加快軍工單位設備更新換代的速度。
豈不又是大功一件…
想到這些,關國維當即清了清嗓子,嚴肅道:
“小蘇,生產線如果你確定想要,我這邊真能幫你想想辦法。”
“當然!”蘇文擦了擦嘴角,毫不猶豫道:“要是不信,我能提前壓5億現金給軍工單位。”
“嗬嗬,這倒不必。”關國維擺擺手:“咱們合作又不是一天兩天,難道連這點信任都沒有。”
說到這裏,他話鋒一轉,道:
“隻是我得提醒你,武器生產的標準可是非常高的。”
“非洲那邊的工業基礎十分薄弱,要是因為這些因素而沒辦法生產,你可不能怪咱們。”
這就叫先禮後兵,曆史上我國也賣出去過很多生產線。
但對方因為各種原因,生產出的武器裝備不僅成本更高,而且質量也遠不如咱們國家。
想要發展軍工產業,到頭來也隻是一場空。
關國維的意思很明確,別因為生產線的事情,而影響了他們之間的軍火貿易。
對此,蘇文毫無異議。
陝北的紅軍啥都缺,就是不缺一腔熱血的人。
隻要有設備、圖紙和原材料,什麽樣的困難都能克服。
蘇文隨即微笑著舉杯道:“那我就替非洲鄉親們,提前感謝兩位首長啦。”
…
另一邊,陝北。
自從紅軍兵不血刃的拿下膚施之後,各方震動。
受此影響,麵對老常的白色恐怖,
許多有識之士,都把膚施當成能夠拯救華夏的聖地。
一時間,不少進步男女,紛紛湧入陝北。
即使國軍沿途設下重重關卡,依然阻撓不了他們的報國熱情。
進入陝北的一條土路上,頭裹白巾的老漢趕著騾車,此時正馱著一女兩男三名年輕人。
他們三人帶著的行李不多,一路上風塵仆仆。
頭上、臉上和身上,早就看不出這個時代天之驕子的模樣。
沒錯,他們三人都是這個時代的大學生。
要知道此時的民國,全國的文盲率在80以上。
但凡你能認幾百個字,都可以自稱文化人。
所以此時的大學生,已經不能用萬裏挑一來形容,說他們是百萬挑一都不為過。
經過這段時間的長途跋涉,他們的臉上早已看不出一絲的白淨。
但眼中的堅毅卻是更勝從前。
做為這個時代少有的進步青年,他們在紅軍身上看到了救國的希望。
於是三人經過申請和篩選,最終得以輾轉來到陝北。
江敘言望了望身旁嘴唇有些幹裂的鄭思怡,毫不猶豫把自己的水囊遞給對方:
“喏~鄭師妹,喝點水吧。”
鄭思怡盯著水囊抿了抿嘴唇,把水推還給對方:
“謝謝你江師兄,我不渴,你留著喝。”
江敘言蹙了蹙眉,再次遞給對方:
“鄭同學,咱們是老鄉,雖說不是一個學校,但你這聲師兄我既然能答應,你也不必跟我客氣。”
話說兩人都是燕京人,江敘言是北平大學工學院,機械電機專業學生,今年21歲。
而鄭思怡是國立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專業學生,今年20歲。
兩人就讀的學校,從成立之初便是友好合作關係。
所以各自學校的學生要是出門碰上了,都會很自然的親近。
一旁的顧懷慶看到這一幕,拿手指擦了擦鼻梁上的眼鏡,忍不住調侃道:
“哎喲,你們能不能別這麽肉麻,阿拉雞皮疙瘩都快撒落一地。”
沒錯,他是鬆浦人,國立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專業學生,歲數稍長,今年22歲。
顧懷慶雖說長相斯文,但卻有著一顆拳拳報國之心。
因為在鬆浦見到過太多不公,讓他明白民國政府根本就是軟弱無力,隻會欺壓國民。
而恰巧在大學期間接觸到了進步思潮的他,在得知陝北紅軍兵不血刃拿下膚施之後。
便毅然決然的跟組織申請來到陝北。
三人因為有共同的目標,所以在途中遇上之後,便結伴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