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進步青年

字數:4904   加入書籤

A+A-


    鄭思怡臉頰一燙,沒好氣道:
    “顧同學,請你不要亂說,我跟江師兄原本就認識。”
    “嗬嗬~,阿拉曉得。”顧懷慶一副了然的表情。
    眼看鄭思怡又想爭辯,江敘言搖搖頭,覺得這師妹真是單純。
    對方不過是句玩笑話,不理會不就得了嘛。
    於是趕緊打斷道:“你們快看,前麵有個村子?”
    兩人隨即無暇爭吵,紛紛望向江敘言手指的方向。
    趕車的老漢捋了捋白須,有些得意道:
    “嗬嗬,前麵就是楊樹村,把你們安全送進村,我的任務就算是完成了。”
    這名老漢其實是地下黨成員,專門負責接送進步青年。
    而楊樹村作為紅軍接待站之一,
    隻要青年們抵達此地,很快便能通過汽車轉移至膚施。
    騾車路過村口,不斷能看到行人進進出出,仿佛比他們之前路過的縣城都要熱鬧。
    並且村口還有4名紅軍戰士把守,他們全都穿著稍顯奇怪的軍服,身上各種裝備齊全。
    就連手上拿的槍,也跟國軍所裝備的不一樣。
    而且他們個個精神抖擻,目光銳利,一看就是百戰精兵。
    三人見狀不由得心頭一喜,這就是他們選擇來到此地的意義。
    如今的楊樹村,已經成為我黨重點發展村落。
    而之前的‘一梅雜貨鋪’也已經取消。
    直接由縣委牽頭,在村中心最熱鬧的地方,成立了‘紅星商社楊樹村店’。
    騾車徑直駛向村裏的接待站。
    剛下車便有幹部模樣的紅軍,朝三人走來,並且身後還跟著兩名荷槍實彈的戰士:
    “三位同學辛苦了,我是楊樹村青年接待站的負責人馬友光。”
    “不辛苦首長。”江敘言上前主動伸手,客氣道。
    馬友光先是一愣,隨即接過對方的手,笑道:
    “同學你客氣了,我可不是什麽首長,都是幹革命工作,你叫我同誌就行。”
    江敘言有些尷尬的點點頭,隨後便主動介紹起了其他兩人。
    然後例行公事,馬友光檢查了一番他們身上的證件。
    確認是電報上提及的三人,這才完全放下心來。
    不怪馬友光緊張,自從紅軍拿下膚施之後。
    已經陸續發現很多特務,試圖用冒充進步學生的方法進入陝北。
    其目的不言而喻。
    隨後馬友光給三人分別倒了一杯,提前衝泡好的豆奶。
    剛喝到嘴裏便呆愣當場。
    雖說美味無比,但三人還是不約而同的放下了杯子。
    都說紅軍條件艱苦,沒曾想居然用這麽好的東西招待他們。
    這讓有意吃苦的三人,如何消受得了。
    一旁的馬友光似乎看出了他們的顧慮,微笑著安慰道:
    “嗬嗬,這叫豆奶,是咱們紅軍戰士的日常補給,你們別客氣隨便喝。”
    江敘言以為對方隻是客套話,跟其他兩人對視了一眼,道:
    “馬同誌,不瞞您說,我們可都是大城市來的。”
    “像這種加了糖和牛奶的飲品,就算小有家財也很難喝到。”
    顧懷慶互望了一下,點點頭:
    “是啊馬同誌,阿拉那邊像這種飲品一般人都喝不起的。”
    鄭思怡同樣是目光堅毅道:
    “馬同誌,咱們選擇來陝北,並不需要特殊照顧,像這麽好的東西,還是拿給紅軍戰士喝吧。”
    三人這一舉動,倒是讓馬光友有些哭笑不得,他趕緊解釋道:
    “三位同學真的誤會了,這豆奶的確是咱們紅軍戰士的普通補給品。”
    “就算咱們最普通的戰士,每月都能領到半斤豆奶粉當營養品,而且還能領到茶葉和水果糖。”
    “對了,還有牙膏、牙刷以及鞋襪啥的。”
    看著對方說得言之鑿鑿,不像是假話。
    於是三人不得不相信,紅軍如今早就不可同日而語了。
    當然一切的改變,肯定有蘇文的功勞。
    就比如豆奶粉,從工廠源頭拿貨。
    為了節約成本,包裝直接改成透明塑料袋。
    算下來不到5毛錢一斤,簡直比糧食還便宜。
    蘇文一次性就購買了1000萬斤,總價不到500萬。
    當然,豆奶粉裏邊除了黃豆粉之外,肯定沒有奶粉。
    用的是奶精代替,要不然價錢也不會如此便宜。
    而水果糖和茶葉就更簡單了,幾乎全是臨期食品。
    像這種等待銷毀的東西,因為蘇文的出現,廠家如同看見了天使。
    隻要檢測合格,價格到底,蘇文統統都要。
    最近他正在跟一家水果罐頭公司進行接觸。
    對方上萬噸菠蘿,因為產品滯銷而麵臨腐壞。
    蘇文打算把這批菠蘿一口氣吃掉,全部做成1斤左右的罐頭拿去陝北。
    到時候就叫‘紅星菠蘿罐頭’。
    蘇文勢必要讓民國的老百姓嚐嚐,正宗的陝北菠蘿罐頭!
    而以上這些東西,一部分可以用來發給戰士們當福利。
    剩下的則是直接賣給民國的老百姓。
    這樣一來既豐富了他們的餐桌,又能給紅軍賺取經費。
    同時還幫蘇文那方世界清理了庫存。
    如此一來便形成了良好的經濟生態鏈,消費不就起來了嘛。
    正當三位大學生還沒從震驚中回過味時。
    馬友光從抽屜裏邊掏出一本登記冊,以及一摞邊區票。
    微笑道:
    “你們三位在上邊登個記簽個字吧,然後每人領5元邊區票。”
    “待會兒可以去咱們的紅星商社,各自買點喜歡的東西。”
    三人聞言麵麵相覷,他們初來乍到,都還沒做出任何貢獻,怎麽能拿錢?
    再者說,要是想掙錢,他們又何必來陝北。
    鄭思怡想都不想便道:
    “馬同誌,咱們之所以來陝北,是因為這裏有拯救國家的希望,並不是為了錢而來。”
    “說得沒錯。”江敘言同樣表情嚴肅道:“眼下時局危難,這些錢不應該花在我們身上。”
    而一向嘻嘻哈哈的顧懷慶,同樣板著臉:
    “阿拉身上有錢,把這些錢節約下來買槍、買炮吧,爭取早點把鬆浦那些租界收回來。”
    馬友光欣慰的點點頭,這並不是他第一回碰上這種情況。
    相比而言,他們三位還算是理智和冷靜。
    馬友光甚至還碰見過激進的進步青年,嚴厲斥責紅軍亂花錢的作風。
    當然,這些進步青年的初衷都是好的。
    隻是如今的紅軍早就不是大部分人所認為的,是一群隻顧埋頭吃苦,不懂變通,
    空有一腔報國熱情的泥腿子。
    隻要條件允許,首長們恨不得把戰士們的福利待遇全部拉滿。
    瞧瞧現代我軍士兵的待遇,放眼全世界都算得上頂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