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各有算計
字數:4347 加入書籤
而這還不是最慘的,最慘的是又不知從哪冒出來一大群大周商賈,以高價收生牛皮,還隻要那種經過初步炮製的牛皮。
北突與黨西的牧民在羊毛上吃了大虧,很多借了貴族銀錢來養綿羊的牧民,根本就還不上錢。
為了盡快還上貴族老爺們的錢,牧民們轉而殺牛剝皮。
更有甚者,那些掌握有大量牛羊的貴族,為獲巨利,也大量屠宰活牛以賣牛皮。
更嚴重的是,大周低價收皮毛,製成精美的衣物與皮革後,又高價賣回北突與黨西。
如此一來,不知不覺中就刮走了黨西與北突貴族大量錢財。
貴族們的錢財少了,自然就要轉嫁到底層牧民身上,其結果可想而知,已成了死循環。
再者,由於大周製衣物與皮革的工藝,遠超黨西與北突的手工匠人,就又導至大批手工匠人失去生計。
黨西與北突也不缺有識之士,見此情形,才知大周之用心險惡。
這也是北突為何要以斷絕商路為要挾,要求與大周重議商路章程的由來。
相比之下,黨西的情況要比北突好很多,他們是半耕半牧的民族,利冬讚察覺不對勁之後,立即下令禁止宰牛賣皮,此令被稱為禁宰令。
但綿羊的數量超了紅線,想要挽回卻不是一兩天就能辦到的。
圖門咬了咬牙:“大周皇帝陛下,若您執意不肯重議商路章程,我北突定然要斷絕商路,因此而造成兩國敵對,怕是對大周不利,陛下以為然否!”
圖門這是軟得不行來硬的了,言下之意不僅要斷了商路,說不得還要重啟刀兵。
趙祈佑頓時黑了臉,今天大喜之日,圖門不知死活竟敢當著文武百官與諸多他國使節威脅於他。
一旁的荀封芮等人,幾次想出班言奏,但想到前幾日差點把自己女兒搭進去,便也不敢出聲,且看趙祈佑如何應對。
剛剛從江南班師回朝的尉遲愚冷笑一聲:“圖門使節,你想試試老夫的刀利否?”
圖門自知此時斷不能讓,這關乎北突國本,凜然道:“本使節何懼你的刀!”
西門楚冷笑道:“圖門使節,商賈以圖利而為,自是要掙錢的,正常商業往來為何非要扯上兩國之誼!莫不是你北突覺得我大周好欺?!”
圖門也冷笑出聲:“是大周耍詭計在先!我北突也不是任人宰割之國!”
趙祈佑臉色鐵青,正要發怒,薑遠邁步而出:“圖門使節此言差矣,話不能亂說嘛,我大周與諸國的貿易往來,都是公平公正,何有詭計一說。
再者,這商路也不是你們想斷就能斷的,你不如先回去問問你北突的貴族們答應與否。
再者,你拿興刀兵之事來要挾,咱大周又不是沒與北突打過,結果呢?
聽本侯一句勸,算了吧,大家都不容易哪!”
薑遠這話差點將圖門氣得腦出血,不由得怒目而視,據他所知,那商路章程就是出自薑遠與薑守業之手。
薑遠才是最大的禍害!
但薑遠剛才的話,又如利劍捅進了他的肺管子,他說的沒錯,北突內部很多貴族在商路中獲了利,若斷了商路,先跳起來的必然是北突貴族,而非大周人。
趙祈佑見得薑遠出來說話,臉色緩了下來:“圖門使節,豐邑侯說得不錯,此話你可轉達給阿史那可汗。”
圖門見薑遠一語道破北突貴族的心思,哪裏還有底氣,陰著臉朝趙祈佑行了個禮後,甩袖而去。
薑遠又看向格桑仁次,拱手道:“格桑兄,高原一別隻數月,沒想到這麽快又見麵了,來大周可曾習慣?”
格桑仁次向薑遠行了個禮:“尊敬的豐邑侯,格桑向您問好,本使節來大周已有幾日,未曾拜訪您,還望原諒。”
薑遠笑道:“格桑兄說哪裏話,您來我大周,本應本侯盡地主之宜才是,倒是怠慢您了。”
兩人客套了幾句,薑遠話頭一轉:“格桑兄,剛才本侯對圖門說的話,您也聽到了,您也可將本侯的話帶給利冬讚大相。”
格桑仁次歎了口氣,隨即又露了個笑臉:
“本使節自當帶到,大相曾言,豐邑侯乃有雄霸天下之姿,乃不世之英才,若是侯爺得閑,大相在高原相迎,以雪山之水煮茶相待,閑聊天下事。”
薑遠暗罵利冬讚這老家夥,表麵上以薑遠長輩自居,對薑遠一口一個賢侄,背地裏卻暗算自己。
難怪格桑仁次來燕安後,一直沒去拜訪薑遠,想來就是等著在金殿上說這句話。
薑遠神色不變:“大相抬愛,高原山高雪寒,我看不如請利冬讚大相來燕安養老吧!到時本侯定然日日以好茶招待,陪大相聊風花雪月。”
“本使節會將話帶給大相的。”
格桑仁次拱了拱手,隨即又朝趙祈佑行了大禮,大步出殿而去。
太和殿中的一眾百官竊竊私語,看向薑遠的臉色也有些不對,紛紛暗自嘀咕,黨西大相利冬讚竟給薑遠如此高的評價。
雄霸天下之姿?這豈不是在說趙祈佑不如薑遠?
趙祈佑卻是不在意,他又不傻,豈能聽不出黨西使節在行挑撥之事。
兩個大國的使節先後離去,倭國的使節這才邁步上前,未語先鞠躬:“本使,倭國親王藤原次郎,恭賀大周陛下!我國國君聽聞陛下登基,讓本使節帶了薄禮而來。”
話音一落,大殿中的百官皆有些吃驚,倭國來的使節竟然是一個親王,還如此的年輕。
此時,四個武士抬著一座高達丈許的血珊瑚進得太和殿來。
這血珊瑚通體血紅,其狀如樹,枝杆上不知嵌著何物竟閃閃發光,當真是一件寶物。
趙祈佑見得這血珊瑚也不由得一喜:“倭國使節有心了,爾等涉海而來,還護著如此寶物想來也是頗費了心思。”
藤原次郎又一頓首:“區區薄禮實是貽笑大方,但也是我倭國國君的一片心意。”
趙祈佑龍心稍悅,來的這些使節中就隻有倭國使節最有禮數,這話說得多順耳,不似圖門上來就要挾。
也不似格桑仁次搞挑撥。
藤原次郎見得趙祈佑神色喜悅,又躬身道:
“陛下順應天命一統天下,大周德化照四海,乃禮樂之邦,我倭國偏處海外,對大周之威儀仰望日久。
特請求陛下,讓我倭國之人來大周習子史經集、各典章之精髓,學百工之藝,望陛下恩準。”
這一通又誇又讚的馬屁拍下來,不僅趙祈佑渾身舒坦,一眾百官也得意洋洋。
看嘛,海外小國都仰慕我大周,想學我大周之禮法,以服王化。
於是一群文官紛紛出班,皆諫言趙祈佑可允之。
趙祈佑龍心大悅,剛要揮手,薑遠卻快步而出:“陛下!不可!”
薑遠的聲音極大,頓時將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過去。
藤原次郎眼見要成,卻被這青年官員所阻,眼中閃過極大的怒意,回頭看向薑遠。
薑遠也盯著這個自稱是倭國親王的使節上下打量。
隻見藤原次郎身形也不是很高,相貌也平平,卻藏著一股陰柔之氣。
給薑遠的第一直覺,此人透著股邪氣,就像一條隱藏了毒牙的蛇。
藤原次郎見薑遠打量自己,也與之對視,兩人的目光對碰在一起,似有火花飛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