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山雨欲來

字數:4175   加入書籤

A+A-


    “閣老真是折煞下官了,實在愧不敢當!”閔悉哪裏敢承認是自己點撥的他。
    張居正捋著胡須道:“小友無須過謙,當局者迷,你比老夫看得通透。如今老夫病朽,已不堪用。唯放心不下社稷江山,雖變法初見成效,然大明沉屙纏身,終是治標難治本。小友是旁觀者,比老夫看得更清,大明的社稷江山與黎民百姓,還得仰仗你和雲大人這等年輕有為的國之棟梁。”
    閔悉聽見這話,頓覺肩頭如壓了兩座大山:“閣老,下官能力低微,恐難以勝任如此重任。”
    “閔大人切莫妄自菲薄。你可知為君者最重要的品質是什麽?”
    閔悉一愣,這是什麽意思?他這麽問,肯定不會是能力,閔悉想了想才答:“下官以為得分情況,如若亂世,那必定是文韜武略與經世之才,如果治世,為君者最重要的品質當屬仁德與胸襟。”
    張居正頷首:“你說的不錯。對為人臣者而言,君王最重要的品質便是仁德與胸懷,然縱觀曆史,能夠稱得上擁有仁德與胸懷的帝王屈指可數。咱們陛下年輕,有衝勁,這對有抱負的臣子來說是好事。萬幸陛下信任你們,日後需要你們在合適的時候,為陛下做適當的引導與規勸。”
    兩個人私下裏議論自己的老板,這個老板還是皇帝,這要是給有心人聽了去,那就是殺頭的死罪。張居正敢和閔悉隱晦地蛐蛐萬曆,這也是對他的極度信任了。
    閔悉聽出來了,張居正要讓自己給萬曆當那個踩刹車的人,在萬曆頭腦發熱出昏招的時候潑冷水做提醒。這個任務,說實話,那是比做能臣還危險。縱觀整個中國曆史,能夠聽得進諫言的皇帝屈指可數,萬曆還是曆史上名聲極差的皇帝,一個不好,那可是掉腦袋的差事。
    “閣老,下官也隻能盡力規勸。下官人微言輕,隻怕陛下也不會聽。”其實這件事,就算張居正不要求,閔悉也不會置之不理,畢竟他和雲霽選擇了科舉進仕這條道路,就注定是和大明深度捆綁了,萬曆是大明這艘大船的掌舵人,這大船怎麽走,他們肯定不能放任自流。
    張居正聽到他的答複,微微點頭:“君臣有別,臣子做到本分即可。”
    閔悉離開後,張居正拿著閔悉送來的南洋大陸堪輿圖,良久之後,手指才在輿圖上輕輕敲了敲:“老夫若是再年輕二十歲,該多好啊!”他也想把這麽大塊版圖納入大明的治理範疇。
    閔悉回到家中,雲霽尚未回來,直至宵禁時分,他才回來,原來是請戶部的同僚一起去雲祥酒樓喝酒了。
    閔悉想起自己的同僚,不由得輕拍一下額頭,他居然忘了這茬,按說他是該請大家吃飯的,畢竟他升了職,又平安歸來,怎麽也得請頓酒,看來人情世故自己還是差了點。
    “這不打緊,明日再請大家也是一樣的。”雲霽安慰他,“今天見到張閣老了嗎?”
    “見到了。你去戶部打聽到了什麽?”
    “聽說了一些,張閣老因為光祿卿甘雨的考成問題與陛下起了爭執。張閣老因此發病,那之後就再也沒來上過朝。”
    閔悉想了想:“光祿卿不是管宮廷膳食、祭祀的?說白了,就是個花錢的衙門,他們考成考什麽?難道是考核他們怎麽花錢的?”
    雲霽點頭:“對,查賬查出來對不上,賬單單價金額遠超市價。張閣老秉公執法,要求嚴懲,可那甘雨是後宮寵妃的親戚,陛下想保下他,張閣老不同意,於是便起了爭執。”
    這光祿卿確實是個肥差,隻要稍微動點心思,那銀子便如流水般嘩嘩落入了口袋,一般來說,隻要不太過分,也不會盤根究底,既然被彈劾了,那說明應該是貪得比較多了。
    “他貪了多少銀子?”閔悉問。
    “僅去年一年,就貪墨了上萬兩白銀。”
    “後宮開支一年多少銀子?”
    “據我所知,大約40萬兩左右。”
    閔悉嘖嘖兩聲:“貪得夠多!該罰!”
    “陛下則認為張閣老自己也不清白,所以沒必要揪著這件事不放。這大概是張閣老氣病的緣故。”雲霽說到這裏搖了搖頭。
    閔悉突然就明白了張居正的症結所在,他為朝廷整頓吏治,皇帝卻在拆他的台。但皇帝也不是完全汙蔑他,他身為首輔,位高權重,雖然明麵上拒不受賄,事實上,他生活的奢靡程度不是他的俸祿可以承擔得起的,雖然皇帝和太後也給了不少賞賜,但私底下肯定也收了不少賄賂。
    張居正受賄這事皇帝和太後自然是知曉的,從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當不知道,如今皇帝羽翼豐滿,需要剪除那些阻礙他獨攬大權的障礙,就不會再給張居正麵子了。
    太後的身份也尷尬,兒子長大了,不再是她可以掌控的小娃娃,她如果這會兒站出來幫張居正說話,就等於站在了兒子的對立麵,她是個聰明女人,肯定不會為一個外臣得罪自己的兒子。
    “難怪我聽張閣老說,他要找個合適的時機告老還鄉,看來確實是惹了一身膻,不得不退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張閣老是這麽跟你說的?”
    “對。我看他那意思,好像是看著咱倆回來了,才打算退的。他覺得咱倆能夠規勸住陛下,還讓我們以後多規勸陛下呢。”
    雲霽聽到這裏,便說:“看來朝廷人事又要有變動了。”
    “張閣老應該安排好接班人了吧?是誰?”閔悉問。
    “聽聞是禮部尚書潘大人。”
    “潘大人為人如何?”
    “潘大人性情溫和,與朝中大臣關係都還不錯。張閣老想是讓他來當和事佬,讓他緩和變法產生的矛盾,大概也算是給自己找退路吧。”
    張居正變法,自然是得罪了朝中一大群人,但他肯定也有擁護者,否則光靠他一人是無法把改革推行下去的。隻是他一倒台,他得罪的那些人就如見了血的蒼蠅,頃刻蜂擁而至,恨不能除之而後快,支持變法的人自然也都會被彈劾清算。
    所以他們剛回來,就要麵對一場疾風驟雨。
    閔悉忍不住歎息:“看來如今是山雨欲來風滿樓啊。你說我們回來得算是時候嗎?”
    雲霽輕輕搖頭:“我也說不好。但張閣老既然選擇在咱倆回來之後才退,那意思就是跟咱們深度綁定了,想抽身也抽不了。”
    “可是咱們人微言輕,能抵得住那些反對派的清算嗎?我還好,鴻臚寺從來不在漩渦中心,頂多說我亂花錢出使南洋,但我也給大明朝搞了幾座金礦回來,功過可以相抵,他們彈劾也彈劾不到我頭上來。你們戶部是變法的起點,稅收改革直接影響到了他們的利益,那些人恐怕想吃你們的肉喝你們的血吧。”
    雲霽沉默好一會兒:“那就要看陛下對張閣老的態度、對咱倆的態度了。”
    閔悉想了想,萬曆針對張居正,主要還是想奪權吧,張居正主動放權,萬曆應當也不至於趕盡殺絕。至於自己和雲霽,應該還屬於萬曆信任的範疇,不至於就被清算出去了。
    閔悉想到這裏,突然覺得有些悲哀,封建王朝時代,皇權力量太大了,上無封頂,個人的命運完全取決於皇帝的個人喜好和良心,而不是依照律法與規章製度來決斷。
    過了一會兒,閔悉一拍雙手,振奮起來:“也不至於那麽悲觀。咱倆頂多被彈劾,大不了就是降職罷官,也不至於被降罪。要真是這樣,咱們就安心回來做生意賺錢,然後想辦法出海,以後就在南洋大陸待著,開辟一個新天地來。”
    雲霽本來情緒有些低落,聽閔悉這麽一說,心中又豁然開朗起來:“對啊,咱倆既不貪汙,也不受賄,也沒有濫用職權,能查出什麽問題來。咱們官職太低,想來人家也不稀得來對付咱們。”
    喜歡大航海時代:中華美食橫掃歐洲請大家收藏:()大航海時代:中華美食橫掃歐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