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古代農業與現代農神們3
字數:3458 加入書籤
【隋唐時期人口大約6100萬,一石約是82斤,而一畝則占了大約現在一畝的八成,北方小麥大約105斤一市畝,而南方的水稻則要多一些,157斤一市畝。】
【宋朝時的人口數約有9800萬,一畝地大約等於現在的九成,一石約98斤,畝產的話大約是北方小麥一畝地110斤,南方的水稻要更多,大約220斤一畝。】
【明朝時期大約有9900萬人,一石約是140斤,而一畝地跟現在差不多,略微小一點,小麥一畝地有155斤,水稻則是有305斤。】
【清朝跟明朝差不多,但是清朝的人口要多很多,乾隆年間首次突破了兩億人口,這因為清朝時期出現了新的糧食作物,土豆和紅薯。】
哇哦,這還是第一次這麽直觀的看到古代人有多少啊!
宋朝就那麽點地方,居然有這麽多人?
你應該問,為什麽宋朝和明朝差那麽久人口還差不多吧!
問老朱!
問老朱!
問老朱!
“土豆和紅薯?那是什麽?”
很多皇帝敏銳的察覺到了欣欣姑娘話中的重點。
【古代沒有我們現代的機械,他們依靠的就是他們勤勞的雙手,但是古代有各種各樣的稅還有盤剝,所以,即便看上去可能夠吃的糧食,能夠真正落在百姓手中的也沒有多少了。】
【我們先來說一下古代農業的發展。】
【原始時期,人們最常見的方法就是刀耕火種,也就是把荒地上的草用火燒幹淨,然後進行一定的種植活動,但是由於種子比較原始,生產力極為低下,種出來的糧食也比較少。】
【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開始學會了使用工具,從開始的石製器具到後來的青銅器,再往後發展成為鐵器。】
【剛開始的專業農具就是耒和耜,非常的原始!】
唐欣欣一邊說,一邊從電腦上調出圖片,石製或者骨製的器具,凹凸不平的表麵,用繩子綁在木棍上,看起來很是簡陋。
【夏商周時期,由於奴隸製的原因,雖然此時開始出現青銅器,但耕種的工具發展的很緩慢。】
【商代時,人們把隻能由人來操作的耒加以改進,變成了可以由人或者動物在前方牽拉的工具——犁,但是當時奴隸很多,所以犁在當時仍舊是人力牽拉居多。】
【到了春秋中期,牛耕漸漸的普遍了起來,大大的節省了人力,也提高了一定的耕種效率。】
【一直到秦漢時期,牛耕成為種植的主要方式,牛也從普通的動物,漸漸變成了極為重要的幫手和家財,同時,由於牛在耕種上的重要地位,牛也具有了一定的神聖象征,不吃牛不殺牛也才漸漸地成為了傳統。】
【此時除了最開始的犁之外,人們為了更好的耕種,開始了不斷的工具改進,漸漸發展出了西漢犁壁、直轅犁、耦犁以及東漢耬車等多種農具。】
唐欣欣一邊說,一邊把在網上找到的各種圖片放在直播的屏幕上。
萬界中的人們沒有想到,這次天幕播出的竟然是這麽有用的東西!
“快快,記下來!”春秋戰國時期直至秦漢時期,沒有這些農具的朝代紛紛火熱的盯著天幕,木匠,農家,墨家如癡如醉的記錄著相關的知識。
嬴政也很高興能夠看到這麽有用的東西,不過他很理智,現在不過是說到了他們大秦的後一個朝代——漢,而往後的一千多年裏,他就不信農具沒有再改進!
【等到了隋唐時期,更加方便的直至近代還在沿用的曲轅犁被研究了出來,相比起前麵的犁,曲轅犁更加輕便小巧,隻需要一頭牛就能很輕鬆的拉動,就算家裏沒有牛,一個人也能拉動曲轅犁,人力可以大大的節省下來,使用起來也比之前的犁好用很多。】
【它在轅頭安裝上了可以自由轉動的犁盤,便於調頭和轉彎,操作靈活,且入土也更深,犁的地又快又好!】
說著唐欣欣又把曲轅犁的圖片放在了天幕上,雖然圖片簡陋,但是曲轅犁構造簡單直觀,又有各個部位的名稱標在上麵,木匠們簡直一見就會了!
【除了犁地,灌溉也是古代農業的一個很大的需求,秦昭襄王時期,蜀郡太守李冰組織建造的都江堰,兩千年後的今天仍舊發揮著作用。】
【“穿二江於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至於所過,百姓饗其利,旱則引水灌溉,雨則杜塞水門,於是,蜀,沃野千裏,天下謂之天府也。”】
【秦始皇下令鄭國修建的鄭國渠,使得關中地區千裏沃野,為大秦提供了很多的糧食,大大加強了秦國的國力,這才有了兼並六國的實力。】
【《史記·河渠書》記載“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澤鹵之地四萬餘頃(折今110萬畝),收皆畝一鍾(折今100公斤),於是關中為沃野,無凶年,秦以富強,卒並諸侯,因命曰‘鄭國渠’。”】
【漢代時,“井渠”成為了關中地區的一種新型的灌溉方式,這種水渠至今還流行於新疆吐魯番、哈密一帶的幹旱地區。】
【它是一種從山地水源開鑿的暗渠,沿路每隔一定距離挖一個豎井,當暗渠流經農田時再由明渠引出地麵,用於灌溉農田。】
【筒車初現於隋而盛於唐,它是一種建造在河流中,利用水力作為動力,灌溉汲水的工具,當當!它長這個樣子!】
唐欣欣再次放出了手中的圖片,看起來像是一個大型的輪子一樣的東西矗立在水中,在水流的帶動下,日夜不停的從河流中汲水。
【這種是水轉筒車,如果有些地方的河流流速很慢,不足以帶動筒車,這個時候就需要一定的外力了,畜力筒車應運而生。】
【隨著華夏人口的增加,不隻是沿河的平原地區,大部分的高山和丘陵也有了人煙,為了灌溉更高處的農田,高轉筒車也被發明出來了!】
唐欣欣二話不說就甩出了兩張圖片。
看著天幕上那些農具們一個個清晰的展現著自己的結構和身姿,萬界中的廣大勞動人民激動啊。
心中不停的大喊:多來點!再來點!他們接得住!
喜歡曆史直播間:隨機創死一位老祖宗請大家收藏:()曆史直播間:隨機創死一位老祖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