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四大發明2

字數:3890   加入書籤

A+A-


    “老師,您看咱們是自己做還是去找找墨家?”子遊言偃)問孔子。
    孔子沉默了。
    說起來現在他們儒家跟墨家的關係遠沒有以後那麽緊張,仔細想想,相比起墨家,他們儒家確實不怎麽擅長做手工活。
    現在天幕根本沒有說明造紙的方法,單憑那些簡單三言兩語,他儒家子弟短時間是不可能把紙造出來的。
    不,就算是天幕說明了造紙的詳細步驟,他們也不如墨家!
    “我們改道!去找墨家!”孔子很快下了決定。
    “那子淵師兄他們怎麽辦?”有弟子問孔子,子淵三人可是先行一步去下一個城池給夫子打劍去了,墨家的根據地在反方向啊!
    “顧不了那麽多了,紙更重要!子夏,你去找找你三位師兄,拿到劍立馬來追吾等!”
    “唯!”子夏當即出發了。
    天幕上,一把鋸子一閃而過。
    id魯班大師:欣欣小淑女,不知道能不能具體介紹一下這個造紙術啊?黃豆微笑.jpg
    另一邊的墨翟也不甘示弱,一架木製的飛鳶劃過天幕。
    id巨子墨翟:欣欣小友,這個造紙術有沒有詳細的過程啊!
    墨翟的這句話後麵還跟了一張委屈巴巴的黑色小貓咪的圖案,不愧是與時俱進的墨家,已經學會鬥圖了!
    好家夥!墨子來了!
    還有魯班大師!
    嗯,我王者魯班大師最強!
    嗯?樓上加個好友,讓我看看!
    加好友+1,帶不飛就是你菜!
    【咳咳,這個嘛,現在我們造紙用的最多的是樹木,不過最好的材料當然是竹子,生長快,含纖維多且纖維柔韌,也容易漂白。】
    【具體的做法也很簡單,就是先把竹子放在水中用石灰水浸泡兩個星期以上脫青,然後把泡軟了竹子捶打開,接著再用石灰一層層的把竹麻碼放起來,再加上水浸泡七天以上,等竹麻發酵之後進行蒸煮。】
    【蒸好後把石灰洗幹淨再次進行蒸煮,之後用水將竹麻漚爛,去掉漚不爛的皮等雜質,敲打後用石臼搗爛搗細,然後將這些搗細的纖維放在水池裏,用紙藥攪和均勻,這一步叫做打漿,然後就可以用竹簾進行抄紙啦!】
    【抄好的紙晾幹了就能用了,如果覺得這種紙發黃想要白紙,那就在打漿之前漂白一下就行了!】
    【不過想要便宜的話,破布舊漁網破木頭都能用來當原料,步驟也差不多,隻是紙藥這種東西各家都不一樣,這可是行業機密!】
    “彩!”秦始皇嬴政眼中異彩連連,原來這就是後世讀書時使用的工具!
    果然物美價廉!
    “少府丞!基本步驟都給你了,怎麽樣?能做嗎?”嬴政親自走下去詢問。
    “陛下,可以!隻是這個紙藥,臣還需要再研究一下。”少府丞激動的回答。
    “那就再給你幾個墨家子弟,務必盡快把紙做出來!”嬴政一揮衣袖,下令道。
    “唯!”
    因為唐欣欣的步驟說的比較詳細,曆朝曆代一時間掀起了一股造紙的熱潮。
    隻有那些以造紙起家的人家愁眉苦臉,之前紙少,他們能夠獲得更多的利潤,隻是以後,紙的價格真的要被打下來了!
    唐朝的一戶造紙的人家也同樣愁眉不展,隻有他們家不學無術的小兒子一臉高興,讓老爹差點拿出自家祖傳的藤鞭。
    這家小兒子也是很會看眼色的,趕緊跑到自家阿耶身邊,一邊諂媚的捶著肩膀一邊道:“天幕雖然說了造紙的辦法,但是紙藥這種東西可不是那容易得到的,咱們家有造紙的經驗,不就能夠早早把這種竹紙造出來了?”
    “更何況,咱們家的紙可沒有這麽多的步驟,這種紙一定比咱們家現在的紙好!”
    這人一聽,很有道理,趕緊吩咐自己的大兒子去買竹子,這就開始造竹紙!
    【說完了造紙術,咱們再來說說指南針,指南針其實就是咱們的司南,隻是司南太大,不好挪動,用起來不方便。】
    【指南針就是縮小版的司南!】
    【現在的指南針比較精密,如果是早期的指南針就很簡單了,隻要你能拿出一根針將它磁化,然後就可以用了,給它中間綁上根線,就是最簡單的指南針!】
    要是我穿越了,就可以一手拿著大明寶船的圖紙,一手拿著指南針征服大海了!
    感謝主播,給了我在古代加官進爵的方法!
    都知道造紙術是四大發明,但是具體怎麽弄,還真沒多少人知道!
    古代生存方法+1!
    【那個要出海的友友你先等等,大明的寶船其實並不適合遠洋航行,你要是想去發現新大陸,最好用西方的船!】
    一邊說著,唐欣欣就把三桅帆船的模型和結構圖放上去了。
    嗯,雖然穿越什麽的都是騙人的,但是作為一個愛心主播,怎麽能不滿足友友們的心願呢?
    今天也是助力穿越夢的一天呢!黃豆微笑.jpg
    “快快快!快畫!”
    萬界中的人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寫寫畫畫。
    大明寶船他們要,這個三桅帆船他們也要,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第三個便是火藥了,火藥最開始其實是道士們在煉丹的時候發現的。】
    【煉丹炸爐就是火藥的作用,火藥的配方大家也都知道,硫、硝和木炭,但是我們常背的那個一硫二硝三木炭,隻是火藥分子式的配平分子數之比。】
    【真正的火藥配方可不是這樣的,比例的話差不多75:10:15的樣子,但是古代的東西純度不一,所以火藥的配方還要調整。】
    【明朝是對火藥最有研究的一個朝代了,所以不同用途的火藥配比也不一樣,火銃用的,火炮用的,分類可詳細了!】
    “天幕說什麽?這個火藥的配方到底是多少啊!”一個宋朝的百姓問自己的妻子。
    他的妻子也一臉困惑,因為她也沒有聽到那個火藥配方的比重。
    “沒聽清啊!嘶,不會是耳朵生病了吧?”說完,自己反而一臉恐慌。
    村中不少老人才會出現這種聽不清的情況,她和當家的還這麽年輕!
    可不能的這種病!
    喜歡曆史直播間:隨機創死一位老祖宗請大家收藏:()曆史直播間:隨機創死一位老祖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