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 紅龍之眼?

字數:4124   加入書籤

A+A-


    為什麽說翁師傅的“鬼手”是完成這計算器的“臨門一腳”?
    光有電路板不行嗎?光有ed數碼管不行嗎?
    太不行了!問題就出在“連起來”這一步!
    不說小呆毛設計的亂七八糟的飛線,就連ed數碼顯示管的那十根針腳,都不是這個隻會玩“雞屎焊”的家夥能搞定的。
    ……
    就在這時,大老王正好拿著簽好字的文件走了過來,臉上帶著輕鬆的笑意:“兄弟,成了!翁師傅下午就去辦手續!”
    “這是啥?紅彤彤的怪好看,有點像自行車的尾燈……”
    江夏看看時間,有些希冀的看向翁師傅:“翁師傅,我請您吃午飯。您能不能提前到崗?幫我把這幾個東西焊一下吧?對了,電烙鐵您會用吧?”
    “會!會!”
    翁師傅那飽經風霜的臉上現在笑得陽光極了,主動走到江夏身邊,指了指小箱子裏麵的ed數碼管,“就是焊這些東西嘛?我行的!”
    “我估計您也能行,不過,還是讓我來解釋下。可別小看這小方塊後麵伸出來的這10根細腳。”
    江夏“嘩啦”一下把箱子裏的幾個ed數碼管倒在桌上,拿起一個對著翁師傅詳細解釋。
    “瞧見沒?這塊電路板,好比是它的家。這些小孔,就是它的‘落腳點’。想讓它乖乖亮起來發光,就得把這10根‘腿’,一根不多、一根不少、位置一點不能錯地、穩穩地‘粘’到家裏的焊點上。”
    “這‘粘’,可不是糊牆!用的是這個,”江夏拿起桌上的電烙鐵,“錫絲一熔,點在接頭處,要的是接觸實在、導電通暢、焊點光滑小巧。關鍵就在於——每一根腳,都得單獨伺候!不能碰著隔壁的鄰居!”
    江夏又把電路板翻過來,指著上麵集成電路旁邊預留的一大片焊盤區域,以及驅動電路上同樣密集的引腳:“要讓這個‘眼睛’ed)聽‘翻譯官’驅動電路)的話亮起來,就得把這‘眼睛’的十個腳,用比頭發絲還細的線,一根一根、分毫不差地接到‘翻譯官’指定的這些‘嘴巴’數字電路輸出引腳)上!
    而且,咱這計算器要顯示好幾個數,得用好幾個這樣的‘眼睛’並排站!每一個‘眼睛’都得這麽連!”
    江夏拿起兩根細如發絲的絕緣導線,在密集的焊盤和引腳間比劃著:“翁師傅,您想想,地方就這麽巴掌大,線這麽多這麽細,一個挨著一個,跟蜘蛛網似的。用烙鐵焊的時候,手稍微那麽一抖……”
    他做了個誇張的抖動動作,“啪!這根線碰到旁邊那根不該碰的線了——短路!冒煙!整個‘翻譯官’可能就燒了!”
    “或者,”江夏又捏著導線的頭,模擬焊接,“烙鐵溫度沒控好,多燙了半秒鍾——焊盤燙壞了!或者裏麵的小晶體管燙壞了!廢了!”
    “再或者,”他指著兩個極其靠近的焊點,“線是接上了,可焊錫沒吃透,虛連著,看著是好的,一碰或者一受熱——斷了!接觸不良!顯示就亂跳或者幹脆不亮!這叫虛焊,最頭疼!”
    江夏放下東西,一臉懇切的看著翁師傅:“這活兒,要求手上的穩當勁兒、眼裏的準頭、心裏的定力,一點不比您‘盤’那鬼工球、‘蹭’那鏡麵鋼差!
    甚至更刁鑽!因為這線是軟的,不聽話!地方更擠!眼瞅著都費勁!”
    “您……能接這活兒嗎?”
    翁師傅沒有立即回答,而是伸出右手食指,極其緩慢地在那排密集的ed引腳上方虛虛拂過,片刻後,他才重重地點了下頭。
    “能!”
    能就好,江夏知道這種老匠人那是一口唾沫一口釘子。隻要應承下來,綁著他的手,他都會想辦法用腳把事給你辦妥了。
    於是心甘情願的帶著翁師傅跑到南易那塊來了頓豐盛的。哦,還順帶捎上了講義氣的魯大爺,以及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手表廠王廠長。
    原本江夏還以為是翁師傅獨自前來,沒想到這兩位倒是頗講義氣的一起來了。隻不過嚴格的守衛戰士沒讓他們進廠,等翁師傅揮著調配單去找他們的時候,這兩人還在蹲牆角。
    是的,行政調配單。正式工這種事,還是江夏想簡單了。
    要知道,現在招工、錄用、工資待遇等全部由國家的“統包統配”製度說了算,個人和企業幾乎沒有協商餘地。每年招多少人、招誰、工資多少都列入勞動工資計劃,由勞動行政部門統一審批、統一介紹。單位隻需按計劃“接收”即可。
    雖然江夏有著“條子”,但今年的統籌安排已經結束,翁師傅現在隻能算是季節工。但是,翁師傅的福利待遇還是能保證的,區別隻在於原本國家出的物資,現在要由機械廠自行補上,第二年相關部門會返給工廠固定的返點。
    挺美好的不是?這種政策也是“鐵飯碗”稱呼的由來,真正的勞動合同製,那要等到86年去了。
    又扯遠了,拉回來。反正這頓午飯吃得是雙方都高興,席間江夏還特意請來了秦師傅和林師傅,算是讓他手下的“大將”們見了個麵。可惜“鏡麵仙人”還在科學院那邊幫忙組裝光刻機的雙平台,一時半會是見不著麵了。
    倒是楊二愣子這個廠長沒出現,讓翁師傅多少有些遺憾,雖然聽著自己的徒弟和秦師傅他們解釋:這個廠就是圍著小江工轉的。
    老派的翁師傅多少還是覺得這話有些水分。
    江夏倒是不在意,隻要能把活幹好,說他嘴上無毛都無所謂了。
    翁師傅幹得好嘛?
    那是必然的。
    就在江夏出發的前一天,翁師傅就捧著一個平板樣的東西,將它送到江夏眼前。
    是的,平板樣。
    不過,這“平板”的尺寸委實嚇人,足有一張展開的a3圖紙那麽大!與其說是“平板”,不如說更像一塊厚實的鐵餅。
    它的主體是一個堅固的金屬框架,表麵覆蓋著打磨得還算平整的鐵皮,刷上了一層略顯粗糙的灰色防鏽漆,在這塊碩大的鐵板上方,一字排開鑲嵌著十二個碩大的ed數碼管。
    這些數碼管單個就跟小孩的小拇指差不多粗細,紅光豔豔,在未點亮時也透著一種笨拙的工業美感。
    它們像十二隻警惕的“紅眼睛”,被牢牢固定在鐵板上預留的方孔裏,後麵連接著翁師傅那令人歎為“鬼手”的精密飛線,穿過厚厚的鐵板連接到下方的核心。
    數碼管下方,占據了鐵板大部分麵積的,是四排整齊得如同操練士兵般的按鍵。
    每個按鍵都大得驚人,足有麻將牌大小,表麵覆蓋著硬木製成的鍵帽。鍵帽上刻著碩大的09數字、運算符號+  x ÷ =)以及必要的功能鍵。為了適應這巨大的尺寸,按鍵之間的間隙也留得相當寬裕,確保即使帶著厚手套操作也不會誤觸。
    按下去時,會發出沉悶而響亮的“哢噠”聲,反饋感十足,透著一股子傻大粗笨的可靠勁兒。
    整個計算器厚度可觀,大約有兩本小劉秘書手裏的“詞典”疊起來那麽高。這厚度一方麵是為了容納內部複雜的電路板、飛線以及為驅動那些大號ed提供足夠空間的幹電池,另一方麵也是這厚鐵皮外殼本身的“貢獻”。
    它的邊緣被打磨得還算圓潤,不至於割手,但那份沉甸甸的分量和棱角分明的工業感撲麵而來,與其說是一件精密的電子產品,不如說更像一件車間裏的重型工具,或者一塊能拿來擋子彈的金屬盾牌。
    當然,上麵還鑲嵌著會發光的紅眼睛。
    叫“紅龍之眼”可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