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番外1還不是如此的當年(6)
字數:2862 加入書籤
真相的拚湊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容易。
局中人觀不清全貌,而局外人則看不見內裏。
艾爾海森自認為是局外人,醉花樓的龐老板,那老資格翡翠,乃至被小人下了套的鄧梓蛻都算是局外人。
而局中人,目前無非就二人——死去的玉世子,和失蹤但被發現屍體的‘錦繡’姑娘。
而在局外人看來,案件的全貌簡直不要太過清楚。
一切的源頭都落在三月前龐大海和玉滿樓作出的醃臢事,正是因為他們的行為,才導致了錦繡姑娘心生恨意,策劃了這一係列報複舉動。
親自手刃仇人,隨後間接拖龐大海下水,借朝廷之手,一窩端了醉花樓。
計劃之縝密,就連艾爾海森都不得不鼓掌稱一句‘佩服’。
因為她幾乎是將自己手中可利用的一切全數利用起來了——甚至是自己的性命。
某種意義上來說,作為一名弱女子,她已經做到了她能做到的最好。
但是事情的內幕真如外人看來的這樣嗎?
太過完美的計劃,看似毋庸置疑的事實讓艾爾海森不禁多想了一層。
“為什麽錦繡的計劃沒有出現差錯呢?”
這並不是雞蛋中挑骨頭,而是源於他自己對於人性的認識。
像錦繡這樣看似堅強的女子,內心往往柔軟,做事也難免會有些不利落。
若是她殺玉世子的力道少上一分,或是躲避巡邏衛兵時腳步慢上半拍,其最後的結果都會發生天差地別。
這計劃看似精妙,處處卡在了她能做到的極限上,但正常人真的能做到這一連套計劃都不出半點差錯嗎?
複仇計劃執行的如此完美,一分不多,一分不少,執行之人宛如一台精密的機器,作出了她該有的穩定水準,其中究竟是化悲憤為動力超常發揮,還是……
想到這裏,艾爾海森神色變得凝重,但如今手中的線索還是不足以讓他進行下一步推理。
隻是疑點已經出現,就由不得他多想了。
修書一封寄於鄧梓蛻,信中提到如今正是多事之秋,希望他保持城門人員的審查。
倒是隻字未提自己心中的疑惑。
——
沒過幾天,鄧梓蛻突然找到艾爾海森,興高采烈,口口聲聲說替他尋來一件好差事。
“這段時間禦史要下江南視察,我替你要到了一個隨行名額。”
這可是個難得的美差,輕鬆自在,而且還是公家出錢,說白了就像是次公費旅遊。
朝堂之上簡直搶瘋了,人人毛遂自薦,鄧梓蛻念著艾爾海森先前的恩情,也是擠破頭費了一番功夫才搶到手。
“也是這些天城外的土匪安分些了,若是換了他日,那些禦史還真不敢出門。”
城外的那群土匪有多凶艾爾海森也是知道的。
可以說囂張到了目無王法的地步,無差別地搶每一個出城的人。
錢財和人命拿走,好看的姑娘則留下來當壓寨夫人,弄得前段時間人心惶惶,出城的人都少了些。
“官家出手了?”艾爾海森合上書本,抬眼問道。
“那哪能啊,那群當兵的不知多少年沒打過仗了,養的一身膘,肥的像是糧倉的老鼠一樣,膽子也和那些老鼠一般。”鄧梓蛻搖頭,“哪裏凶得過土匪,一個個都縮卵不肯出兵。”
鄧梓蛻話中帶了幾分火氣,清廉如他很是看不慣他們碩鼠般的作為。
艾爾海森一時語塞,垂眸略加思考。
若是不是官家出手,想必就是有其他人出麵壓下了這群土匪。
但是又是何人出手呢?
剿滅土匪這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就連朝廷都是放任其增長,不願意碰這個燙手山芋。
“聽坊間傳聞,似乎是路過的遊俠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一劍砍下了那土匪頭子的腦袋,嚇得其他土匪抱頭鼠竄,潰不成軍。”
艾爾海森對鄧梓蛻的言語並沒有表達認同。
且不提拔刀相助又如何能一劍砍下頭顱,光是路見不平四字就不見得真實。
倒也不是他內心陰暗,偏執地認為這世道沒有古道熱腸的人。
隻是那種不計後果,一腔熱血的傻子往往都活不長久,反倒是麵善心惡,一肚子壞水的騙子更能在這世道中生存下去。
哪怕是鄧梓蛻這樣的老好人,不也是因為自己幫了他一個忙,才回報這份‘好差事’嗎?
畢竟這混亂世道,人總是自私的。
喜歡刺客與書生請大家收藏:()刺客與書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