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樂不可支

字數:3026   加入書籤

A+A-


    第194章 樂不可支
    雷曉曉美眸凝視著吳戰,嬌聲問道:“相公,你知道大致啟程的時間嗎?”
    吳戰見狀,手臂如鐵鉗般緊緊摟住雷曉曉,柔聲說道:“調令還未下來,等調令一到就啟程出發,據我得到的消息來看,調令應該不會就下來。”
    雷曉曉有些疑惑的問道:“相公,鎮北軍現在的將軍是出了什麽事了嗎?”
    聞言,吳戰臉上有些無奈的道:“鎮北軍屬於大越國最北邊的防線,主要鎮守遼東省,防止韃靼人入侵北方。鎮北軍的統領是夏侯老將軍,夏侯老將軍乃是陪著先皇征戰天下的開國元勳,猶如定海神針,威名震懾韃靼各部,隻要他在鎮北關一天,無論是君臣還是百姓,都十分安心。”
    說到這裏,喝了一口茶,平息了一下清楚,才繼續平靜道:“可惜,夏侯老將軍如今已是風燭殘年,夏侯老將軍的兒子和孫子皆已血染沙場,夏侯家的血脈如今僅剩下兩位兩三歲的稚童,宛如風中殘燭,夏侯家已後繼無人。夏侯老將軍已然上書請旨辭官歸家,悉心照料這僅存的兩個曾孫子,皇上念及夏侯家滿門忠烈,欣然應允了。”
    “又因鎮北軍實力超群,如猛虎下山,勢不可擋,幾位皇子皆對其垂涎三尺,欲將這股力量納入自己的麾下。”
    雷曉曉聞聽此言,蛾眉微蹙,麵露疑惑之色道:“你既言幾位皇子都試圖將鎮北軍招致麾下,那此位理應落入幾位皇子的親信之手,咱們吳家和魏家向來中立,怎會調過去?”
    吳戰嘴角輕揚,朗笑道:“哈哈,娘子所言甚是,按常理而論,理應如此。但娘子莫要忘記,幾位皇子上麵還有皇上這尊大佛。皇上明主,雖對幾位皇子之間的明爭暗鬥視而不見,但鎮北關關乎整個北方安危,猶如咽喉要道,皇上豈會讓如此重要的位置落入幾位皇子之手?如此一來,皇上唯有選擇中立的武將接替夏侯將軍的職位。”
    “哦哦哦!我懂了,相公,現在隻有魏家和咱們吳家沒有參與皇子間的鬥爭嗎?”雷曉曉聞言連連點頭,後麵一句話更是輕聲詢問。
    “這些年,在諸位皇子如狂風驟雨般的拉攏下,依舊能穩如泰山、保持中立的武將世家寥寥無幾,唯有蒙家、郭家、魏家和我們吳家不為所動。而蒙家從開國便一直鎮守著西北,郭家同樣,從開國便負責留守京都,曆來都是中立的保皇黨,自是不可能,我們吳家也是從開國便鎮守著西南,所以唯一可能的便是調魏家前去接替。”
    “又有,魏老將軍曾跟隨先皇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戰功中最厲害的三次都是征戰韃靼人獲得的,因此魏老將軍的名氣在韃靼人中也是有無數人忌憚的,隻不過相比夏侯將軍的聲名遠揚,魏老將軍的名聲略顯遜色而已。夏侯將軍請辭後,皇子們都推薦自己所在陣營的將領接替這個位置,但魏家一直對皇子們的拉攏視而不見,且魏老將軍年輕時在北方戰場上屢立奇功,對於應對韃靼可謂是經驗老到,因此才深得皇上青睞。”
    雷曉曉聞聽此言,便恍然大悟,於是說道:“原來如此,相公,若是魏家接了這個位置,皇子們會不會從中作梗呢?”
    吳戰臉上的笑容瞬間如潮水般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臉沉重,他憂心忡忡地說道:“這可不好說,不過魏小將軍能力超群,有他在,魏家定能想出應對之策。”
    雷曉曉輕輕地拍了拍吳戰的手,溫柔地安慰道:“既是如此,那我們也隻能拭目以待了。”
    吳戰微微頷首:“是的,暫時不用驚慌。”
    雷曉曉知曉後,嬌聲開口道:“相公,你不是回來拿東西的嗎,快快去吧,家中之事,無需掛念,有妾身在此,定能處理妥當。”
    吳戰聞此言語,感動之情如潮水般湧上心頭,又與雷曉曉親昵了數分鍾,才拿著東西回去上職了。
    吳戰走後,雷曉曉開始仔細盤點自己的產業以及公中的產業。如今局勢撲朔迷離,猶如迷霧重重,必須盡早做好準備。
    盤點結束,雷曉曉當機立斷,決定派人前往江南購置幾處大莊子,用於種植糧食和棉花。江南地勢得天獨厚,恰似一顆璀璨的明珠,各種農作物琳琅滿目,交通亦是四通八達,將糧食和棉花運往何處都便捷無比,這無疑是雷曉曉為家人精心準備的一條退路。
    此外,待吳戰隨魏家前往鎮北關後,雷曉曉打算在北地購置土地種植糧食以及藥材。要知道,前世的東三省猶如一座巨大的糧倉,是華國糧食的主要源產地之一,想來,大越國的北地應當也能培育出高產的糧食。
    不僅如此,雷曉曉還準備寫信回去,讓雷老二擴充商隊,多多囤積一些棉花、藥材和糧食等備用物資。自古以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就說明戰爭都需要大量的錢財和糧食作為支撐,商人在其中所發揮的作用亦是舉足輕重,這對於雷老二來說是一個機遇和挑戰並存的機會,因此雷曉曉才寫信告知。
    自然,雷曉曉還有一成私心,若是幾位皇子到時候真的因魏家不接受拉攏,而對軍隊出手,吳戰作為魏小將軍的左膀右臂,自然也會被針對。
    雷曉曉能想到的最簡單的針對之法,便是克扣軍用物資,這是最直接又有效的方法。若是哪一天軍隊若是真出現糧食短缺,還可以通過雷老二的商隊,將糧食運到北地。
    最後,雷曉曉奮筆疾書,寫了十幾張的育兒手冊,主要講述吳景霄和吳景言的教育問題,諸如,幾歲開始學武等等。
    雷曉曉在書房裏筆耕不輟、精心規劃著,連中飯都是在書房裏草草解決的,就這樣一直忙碌到申時才梳理完畢。待梳理完畢,她頓感疲憊不堪,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擊倒,便直接回房歇息了。
    吳景霄和吳景言有丫鬟婆子悉心照料,雷曉曉自然是毫不擔心。
    再說,柳氏得知雷曉曉進書房忙碌之後,便將吳景霄和吳景言兩人帶回自己院子裏玩耍,主動承擔起照看兩個小家夥的重任,兩個小家夥玩得那是興高采烈、樂不可支。
    喜歡雷曉曉的古代生活請大家收藏:()雷曉曉的古代生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