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攻克鄭縣下)

字數:10764   加入書籤

A+A-


    “好樣的!”
    徐榮虎目含淚,大喊一聲,找準時機舉盾推開幾名守軍,手中戰刀揮出,立殺數人。
    後續士卒趁此時機陸續登城,結成戰陣,奮力拚殺,為身後友軍殺出一塊立足之地。
    樂進、朱靈也趁著守軍被壓製得無法抬頭之際,登上城頭奮力拚殺。
    “頂住!頂住!”
    鄭縣守將焦急的呼喝著。
    張新遠遠望見己方三員大將登上城頭,大喜過望,連忙朝著望樓下方大喊。
    “老典,速去助三位將軍一臂之力!”
    ......
    “老將軍!”
    董璜快步來到縣衙,麵色焦急,“鄭縣危急,老將軍快想辦法!”
    “嗯?”
    皇甫嵩聞言一愣,“怎麽回事?”
    以我的布置,不應該啊?
    “今日張新用了一種新的攻城器械。”
    董璜巴拉巴拉,“那器械能在一百五十步外,將四十斤的石頭投上城牆,守軍猝不及防之下,被張新軍趁機登上城頭,此時正在拚殺!”
    “這是......拋車?”
    皇甫嵩心中一動,“張子清竟能製出此物?莫非有墨家之人助他?”
    投石車,又叫拋石車,也叫拋車。
    他雖未見過,但卻也是知道。
    董璜見皇甫嵩沉默不語,急道:“老將軍快想辦法呀!”
    皇甫嵩回過神來,搖了搖頭。
    “此時唯賴士卒死戰而已,我哪裏有什麽辦法?”
    董璜想想也是。
    兩軍已經絞殺在了一起,拚的就是血氣之勇。
    誰的士卒更精銳,誰的將領更勇猛,誰的士氣更高,誰就贏。
    “既然如此......”
    董璜想了想,道:“請老將軍移步城頭,鼓舞士氣。”
    “好。”
    皇甫嵩點頭答應,“那便請監軍在此稍待,老夫先去著甲。”
    “我幫老將軍。”
    董璜急吼吼的取來皇甫嵩的甲胄,要為他穿上。
    可越是急,就越容易出錯。
    好不容易穿好甲胄,二人剛出縣衙,就遇到了從城牆上下來的潰兵。
    “將軍,東門丟了!”
    張新軍自東向西而來,主攻的方向一直是東門。
    “啊?”
    董璜頓時就慌了,“這......這可如何是好啊?”
    “唉......天意難違啊......”
    皇甫嵩仰天長歎,“撤軍吧......”
    算算時間,也差不多夠向董卓交待的了。
    該走了。
    “不能撤!”
    聽聞撤軍二字,董璜打了個激靈,“鄭縣一失,長安無險可守,老將軍當從其餘三門調集士卒,奪回東門才是!”
    “張新兵多,我軍兵少,如何奪回?”皇甫嵩問道。
    “這......”董璜愣住。
    三萬大軍,屯駐在縣城之中的隻有萬人,其餘兩萬皆在城外皇甫酈的大營之中。
    而張新麾下,此時至少有四萬大軍可以動用。
    一萬對四萬,優勢不在我啊!
    “監軍先走吧。”
    皇甫嵩看向董璜,“我自領兵斷後。”
    董璜聞言猶豫。
    萬一他這一走,皇甫嵩降了咋整?
    喊殺聲越來越近。
    董璜一咬牙,一跺腳。
    “就有勞老將軍了!”
    管他呢。
    他來做監軍,本來就是為了防止皇甫嵩出工不出力,故意將鄭縣送給張新的。
    如今鄭縣失守已是定局,他再待在這裏已經沒有意義了。
    反正皇甫嵩他們的家人還在董卓手上,倒也不怕他投敵。
    溜了溜了......
    董璜帶著親衛潤了,皇甫嵩連忙令人傳令,讓各路守軍有序後撤,他自己則是親率一部人馬,且戰且退。
    皇甫酈收到皇甫嵩的將令,點齊兵馬,丟棄輜重,出營往長安方向撤退。
    這讓負責盯著他的孫堅十分鬱悶。
    前幾日我攻城,沒過多久你就出營前來搞我。
    今日鄭縣都破了,你連一點出兵的意思都沒有。
    現在更是直接溜了?
    你不是欺負老實人嘛!
    孫堅當時就怒了,連忙領著大軍就要追殺皇甫酈。
    正在此時,一騎快馬趕來。
    “孫將軍!”
    那人在馬上行了一禮,“君侯有令,若皇甫嵩大軍撤退,不可追擊。”
    鄭縣的這些守軍,本來就是因為董卓的脅迫,才與張新為敵的。
    他們和董卓不是一條心。
    若是此時趁勢掩殺,縱然能夠取得戰果,但也會與這些守軍結仇。
    倒不如放他們一條生路,留些餘地。
    到時候他進軍長安,說不定這些守軍還會幫忙呢。
    “不可追擊?”
    孫堅聞言一愣,隨後反應過來。
    “請回稟君侯,就說我知道了。”
    那人點點頭,回去向張新匯報。
    孫堅領著大軍,到皇甫酈大營中接收物資去了。
    看著營內堆積如山的物資,孫堅頓時兩眼放光,樂得合不攏嘴。
    “發財了,發財了......”
    大軍入得鄭縣,眾人臉上皆是喜氣洋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前麵就是長安了!
    遠征年餘,勝利就在眼前,此時張新軍的士氣空前高漲。
    張新一邊下令大軍休整,一邊派人前去清點物資。
    “文台兄,我恭喜你發財了......”
    “什麽!皇甫嵩也敗了?”
    董卓瞪大眼睛看著董璜。
    “怎麽敗的?”
    董璜巴拉巴拉......
    聽聞張新掏出了新式武器,鄭縣守軍是在猝不及防之下才敗的,董卓釋然的點了點頭。
    無妨。
    反正皇甫嵩拖的時間已經夠久了。
    根據斥候的回報,此時袁紹那邊,估摸著已經開始動手了!
    再者說了,從這段時間董璜的回報來看,皇甫嵩並沒有什麽問題。
    打張新,他是認真的。
    誰知道張新能掏出個他們都沒見過的玩意兒出來?
    如今敗了,隻能說是天意如此。
    若是放在平時,董卓此刻定會焦躁不安。
    但現在嘛......
    董卓備馬出門,前往皇甫嵩府上好聲慰問,做出一副尊賢愛能的模樣,收攏人心。
    同時他也派人給張新送了一封信。
    袁紹捅你屁股去咯,還不回去?
    ......
    南皮。
    袁紹坐在郡府主位,看著下方的郭圖逄紀。
    “濟南、東萊兩郡的大族還是不肯同意助我嗎?”
    “是。”
    逄紀點點頭,“張新度田,損的主要還是平原、樂安、齊國以及北海大族。”
    “濟南、東萊兩郡的損失並不大,他們並不願意為了那點損失,與張新為敵。”
    袁紹聞言,麵露猶豫之色。
    原本在他的計劃中,隻要拉上韓馥、袁遺、袁術、陶謙等人,攻取青州並不算難。
    畢竟在明麵上,青州隻有五千州兵。
    平原三千,臨甾兩千。
    可沒想到,就在他與韓馥等人聯絡過後沒多久,突然就有一支萬人左右的大軍駐紮到了平原城外。
    顯然,張新對他早有防備。
    “張子清在青州竟還有萬餘大軍?”
    袁紹大吃一驚,連忙遣人去青州打探情況。
    不打探不要緊,這一打探......
    好家夥,除去五千州兵以外,張新竟然還在青州留了將近四萬的屯田軍。
    諸侯會盟,各家幾乎都將老巢裏能帶的兵都帶出來了。
    他張新在家裏留這麽多人作甚?
    袁紹心中大駭。
    “張子清聚七萬之眾,討董隻出二萬五千人?”
    七萬大軍,隻帶兩萬五千,要麽張新是個混子,不想出全力。
    要麽,就是他有信心,能以兩萬五千人擊敗董卓。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很顯然是後者。
    這讓袁紹的心中愈發堅定。
    必須要在張新回師之前,奪取青州!
    否則黨人就沒法玩了!
    然而袁術那邊不肯幹了。
    自從被孫堅嚇唬過後,再加上閻象的勸諫,此時他隻想一心一意的把南陽地皮刮幹淨,然後蹭蹭勤王之功。
    無論袁紹派出多少使者,他都是三個字。
    叉出去。
    這讓袁紹心中無比鬱悶。
    陶謙那邊也不順利。
    他本人對瓜分青州倒是很心動,但徐州內部的反對聲很大。
    張新勤王,手握大義。
    若陶謙趁其大軍遠征之際,起兵奪了人家的地盤,是為不義。
    更別提張新持節都督青徐二州,還是他的上官。
    以下克上,此乃不忠。
    為一己私怨,讓兩州百姓陷入戰火,是為不仁。
    如此不仁不義不忠之事,陶謙想要施行,阻力很大。
    沒有袁術,陶謙也不靠譜。
    光憑他和韓馥、袁遺三人,能在張新回來之前,拿下一個擁有四萬多兵馬的青州麽?
    想屁吃!
    直接進攻不行,袁紹隻能轉變策略,利用張新與青州大族之間的矛盾,拉攏他們支持自己。
    數月時間過去,他已拉攏了四郡大族。
    但濟南、東萊兩地的大族卻一直不肯相助。
    “四郡大族,夠麽......”
    袁紹猶豫道:“若是不能以雷霆之勢全據青州,待張新回師之後,那可就麻煩了......”
    不怪他猶豫。
    實在是張新太能打了。
    雖說青州四郡加上渤海,他就能手握五郡之地。
    但隻要還有一郡忠於張新,能為他提供糧草,袁紹都沒有打贏的把握。
    “主公不可再猶豫了。”
    郭圖進言道:“若再不動手,待張新打進長安,掌控天子,主公就沒機會了!”
    “以他對主公之恨,定會以天子名義下詔,召主公入朝。”
    “主公去,則為其砧上魚肉,不去,則為叛逆。”
    “再有一道聖旨,就該令青州兵來渤海討伐主公了。”
    “到那時,又有何人能助主公?敢助主公?”
    “是啊是啊。”
    逄紀也勸道:“濟南、東萊大族不肯襄助明公,那是因為張新的餘威還在。”
    “隻要明公拿下四郡,其餘二郡必定望風而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到那時,即使張新回師,也是徒勞。”
    “張新大軍久戰疲憊,又失了根本,就如同那無根浮萍,一吹就散,明公無需太過懼怕。”
    袁紹聞言下定決心,站起身來。
    “那便依二位軍師所言,都下去準備吧。”
    ......
    鄭縣。
    董卓使者來到張新大營,遞上書信。
    “袁紹要去捅我屁股?”
    張新看完書信,心中不以為然。
    早在袁紹撤軍之時,他就去信,讓張牛角領兵到平原防備了。
    曆史上,袁紹在占據冀州之後不久,便開始與田楷爭奪青州。
    田楷獨自一人麵對半完全體的袁紹,在境內尚有青州黃巾搗亂的情況下,都能堅持兩年半之久。
    如今青州平靖,除去田楷以外,他還留了高順、張牛角、曹性、太史慈這些大將看家,又有華歆、國淵等人輔佐。
    袁紹不過一郡之地,萬餘之兵,憑什麽去取他留了四萬大軍的青州?
    “你回去告訴董卓,讓他操心操心自己。”
    張新對使者道:“我大軍不日便至長安,他若識相,此時倒戈卸甲,以禮來降,我尚能在天子麵前,為他說情。”
    “若是不識相,則董氏一族皆為齏粉也!”
    使者行禮告退。
    沒過多久,徐和急匆匆的跑了過來。
    “君侯。”
    徐和喘著粗氣問道:“方才那董卓使者離去之時,一路宣揚,說袁紹正在攻打青州。”
    “士卒們聽聞此事,軍心震動,故讓末將前來詢問,可有此事?”
    “胡說八道。”
    張新皺眉,“告訴將士們,此乃謠言,董卓死期將至,隻不過是想以謠言來亂我軍心罷了。”
    “我在青州留了四萬大軍,袁紹憑什麽攻打?”
    “若是誰敢再散布謠言,軍法從事!”
    “諾。”
    徐和聞言鬆了口氣。
    也是。
    袁紹現在是什麽水平?他想攻打青州?
    沒這個能力知道吧。
    “你再派幾個人出去。”
    張新眼中帶著一絲怒氣,“把董卓的那個使者給我殺了!”
    我和你講不斬來使的道義,你特麽和我玩髒的是吧?
    “諾。”
    徐和抱拳行禮,轉身離去。
    士卒們得了徐和安撫,放下心來。
    張新見軍心已定,也休整的差不多了,便下令進軍長安。
    “黃風嶺,八百裏,全是耗子架大狙......”
    張新行走在關中平原上,哼著小調,心情極好。
    自從他攻下鄭縣以後,長安那邊就不斷有公卿百官的家仆門客之流,來給他傳遞消息。
    此時的長安城內是個什麽情況,他可以說是了若指掌。
    長安城雖堅,但有百官公卿在內部策應,想要攻下並不算難。
    初平二年四月十八,張新軍行至鴻門亭。
    四百年前的那場鴻門宴,就發生在這裏。
    前麵就是長安了!
    張新令大軍安營紮寨,做最後的休整。
    中軍大帳剛剛紮好,左豹就一臉驚喜的跑了過來。
    “君侯,楊毅回來了!”
    喜歡三國:重生黃巾,我開局殺了劉備請大家收藏:()三國:重生黃巾,我開局殺了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