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江樓密語動危棋
字數:2655 加入書籤
建安十三年冬,十裏坡的月光被削成碎片,灑在夏侯惇的刀刃上。他剛劈斷第三支射來的弩箭,便聽見山體上傳來巨石滾動的轟鳴 —— 那是韓當的伏兵在投擲礌石。曹軍前鋒瞬間被砸成肉泥,鮮血混著冰雪在穀中匯成溪流,映出他獨眼中的血色倒影。
"將軍!兩側高地已被吳軍占據!" 副將的呐喊被箭雨撕裂,一支羽箭擦著他咽喉飛過,釘入身後的旗竿,"韓當的弩兵用的是蹶張弩,射程比我們的大宛弓遠三成!" 夏侯惇的大刀重重劈在一塊岩石上,火星濺起的刹那,他看見穀口處豎起的 "韓" 字大旗,旗杆頂端挑著的,竟是他侄兒夏侯傑的頭顱。
"傳令下去," 他舔了舔嘴角的血沫,"全軍收縮陣型,向中軍大帳靠攏!" 話音未落,身後突然傳來馬嘶 —— 他的坐騎被滾木砸斷前腿,龐大的身軀轟然倒地,將他掀翻在血泊之中。當他掙紮著爬起時,卻見穀口的吳軍陣中讓出一條通路,呂蒙的樓船緩緩駛入,船頭立著的不是戰旗,而是一幅三丈高的素絹,上麵用鮮血寫著:"降者免死,逆者屠城"。
柴桑城的譙樓之上,周瑜望著十裏坡方向騰起的煙塵,手中的酒爵 "當啷" 墜地。酒液潑在城磚上,竟凝結成冰 —— 此刻的江東軍帳內,比這冬夜更冷的,是諸將眼底的猜忌。程普的手按在劍柄上,黃蓋的胡須因怒意顫抖,而他們的目光,都死死盯著帳中那個被綁成粽子的斥候。
"你說呂蒙派你來勸降?" 周瑜的聲音冷如刀鋒,"且不說他區區五千人馬竟敢謀反,單是這封勸降書......" 他抖開手中的帛書,"用的竟是我江東特有的桑皮紙,紙角還印著我的私章 —— 呂子明這是鐵了心要坐實我的罪名!" 帳中諸將麵麵相覷,他們忽然想起,三日前正是周瑜親自下令,將桑皮紙調撥給呂蒙的部隊。
建業深宮,孫權對著銅鏡擦拭佩劍 "紫電",卻在劍身上看到自己扭曲的臉。案頭擺著兩份密報,一份說周瑜在柴桑私鑄錢幣,另一份稱呂蒙截獲了曹軍給周瑜的密信。"來人," 他的聲音混著咬牙聲,"給我備船,我要親自去柴桑見周瑜!" 殿外的宦官剛要領命,卻見他突然將劍鞘砸向燭台,"慢著!先傳張昭、顧雍進宮!"
皖口江麵,孫尚香的船隊悄悄靠近曹軍水寨。她掀開轎簾,望著江心漂浮的燈籠,指尖撫過腰間的玉玨 —— 那是曹操三日前派人送來的信物,玨中藏著密信:"亥時三刻,皖口第三盞燈塔下,有汝歸處"。忽然,前方傳來梆子聲,竟是東吳的巡江船隊,她連忙放下簾幕,卻聽見鄰船傳來熟悉的琴音,彈的正是諸葛亮所作的《梁父吟》。
"郡主可是要去曹軍大營?" 琴音戛然而止,艙內走出一名青衫客,羽扇綸巾,正是諸葛亮的親信馬良,"我家軍師有句話托我轉告:"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 孫尚香的瞳孔驟縮,她聽出這是諸葛亮在警告她:曹操的 "歸處",怕是比東吳更危險的龍潭虎穴。
柴桑城外的密林中,呂蒙正對著輿圖冷笑。他的指尖劃過 "十裏坡" 三個字,忽然聽見帳外傳來馬蹄聲 —— 是曹操的密使到了。"丞相有令," 使者遞上一個蠟丸,"待周瑜與孫權反目,便率軍直取建業,至於那假虎符......" 呂蒙展開密令,目光停在 "借刀殺人" 四字上,忽然想起今早收到的消息:孫權已帶著張昭等人前往柴桑,隨行的還有三百名 "護駕" 的甲士,而那些甲士的統領,正是他安插在建業的死士。
十裏坡的戰鬥已進入白熱化,夏侯惇的戰袍被撕成碎片,卻仍在揮舞著斷刀。他望著穀口漸漸合攏的吳軍陣型,忽然聽見北方傳來沉悶的號角聲 —— 那是曹操的 "虎豹騎" 特有的螺號。"援軍到了!" 他嘶啞的呐喊驚醒了瀕死的士卒,卻見衝來的騎兵大旗上,赫然繡著 "呂" 字。
"元讓將軍別來無恙?" 呂蒙的聲音從樓船上傳來,"曹操派我來告訴你,他的糧草早就在皖口被燒光了,你這支孤軍......" 他的話被一聲巨響打斷,柴桑方向騰起衝天火光,那是孫權的禦船到了。更令夏侯惇心悸的是,周瑜的 "驚帆" 戰馬正在火光中疾馳,馬背上馱著的,竟是孫權的 "紫電" 佩劍。
建安十三年冬,長江的冰麵上倒映著三重火光:上遊是呂蒙的叛軍,中遊是周瑜的水師,下遊是曹操的旗艦。孫尚香的船隊在亂軍中顛簸,忽然看見皖口第三盞燈塔亮起,卻不是曹操的暗號,而是三長兩短的 orse 電碼 —— 那是後世才有的通訊方式。她猛地掀開簾幕,隻見燈塔頂端站著一人,身著現代衝鋒衣,手中舉著的,竟是一台智能手機。
雪粒子突然變成暴雨,周瑜站在柴桑城頭,望著孫權的禦船緩緩靠岸。他注意到船頭的甲士們握著的,竟是曹軍製式的環首刀,而孫權本人,則被兩名 "親衛" 左右夾持,那兩人的步法,分明是曹操 "虎豹騎" 的教頭。當孫權踏上碼頭時,周瑜終於看清他眼中的駭然 —— 那不是來興師問罪的主公,而是個被脅迫的傀儡。
喜歡曹操,夢回赤壁,龍吟千年請大家收藏:()曹操,夢回赤壁,龍吟千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