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鐵馬冰河震大江
字數:2765 加入書籤
建安十三年冬,柴桑府衙的銅製漏壺突然迸裂,沸水濺在孫權手背,燙出一串血泡。他卻渾然不覺,死死攥著周瑜遞來的戰報 —— 夏侯惇的先鋒軍已突破白羊坡,距離柴桑南門僅剩三十裏,沿途烽火台皆遭屠戮,守卒屍首被懸於旗杆示眾。
"欺人太甚!" 周瑜的玉具劍 "當啷" 墜地,劍鞘上的 "破曹" 二字被他踩得粉碎,"某若不斬夏侯惇之首,誓不為人!" 他猛地扯開戰袍,露出左胸箭疤,那猙獰的傷口在燭火下宛如赤色蜈蚣,"七年前在赤壁,某替主公擋下曹仁的弩箭;今日便用這顆心作賭注,換江東十年太平!"
孫權的目光在周瑜的傷疤上停留三息,忽然抓起案上的虎符,往他掌心一塞:"這是江東三十六營的調兵符," 他的聲音混著咬牙聲,"若此戰不勝,你我君臣便一同葬身柴桑!" 虎符入手的刹那,周瑜感受到符身刻著的暗紋 —— 那是孫權生母吳氏的閨名,除了孫氏嫡係,無人知曉。
皖口江麵,呂蒙的樓船突然升起三盞黑燈。他望著夏侯惇部燃起的篝火,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傳我將令,命甘興霸率百騎夜襲曹營," 他的指尖劃過地圖上的 "白羊坡","記住,隻許敗,不許勝。" 副將愕然抬頭,卻見呂蒙從袖中摸出一枚金印,印文正是曹操親賜的 "征東將軍"。
柴桑城南門,孫尚香的馬車突然被一隊甲士攔下。為首的校尉掀開轎簾,火把照亮他臉上的刀疤 —— 正是呂蒙安插在周瑜親衛中的死士。"郡主深夜出城," 校尉的鋼刀抵住她咽喉,"可是要去給曹操通風報信?" 孫尚香的指尖悄悄按上袖中的機關,那是諸葛亮親授的 "袖裏箭",卻在觸到弩機時頓住 —— 她忽然聽見遠處傳來馬蹄聲,竟是周瑜的 "驚帆" 戰馬嘶鳴。
"住手!" 周瑜的聲音如雷霆滾過,他翻身下馬時,披風上的金線在月光下泛著冷光,"郡主乃主公親妹,爾等安敢無禮?" 校尉的刀疤臉瞬間慘白,他想起三日前呂蒙的密令:"若遇阻攔,便說是周瑜指使。" 可此刻周瑜眼中的殺意如此濃烈,竟讓他握刀的手開始顫抖。
北岸曹營,曹操將江東密報投入火盆,看著 "周瑜掌兵" 的字跡被火焰吞噬。"仲達," 他用鐵筷撥弄著餘燼,"你說孫權若知,周瑜的虎符能調動的不僅是江東軍,還有我藏在皖口的五千死士,會作何感想?" 司馬懿的羽扇在地圖上劃出弧線,扇尖停在 "濡須塢":"主公可是想讓呂蒙借此……"
"噓 ——" 曹操忽然按住他的手腕,帳外傳來夜梟的怪啼,那是 "蝮蛇" 部隊的聯絡信號。他摸出懷中的血詔,上麵用朱砂寫著:"子時三刻,西門火起,內應開城。" 筆跡與周瑜的戰報如出一轍,唯有落款的 "呂" 字多了一點 —— 那是呂蒙獨有的標記。
皖口戰場,夏侯惇望著突然襲來的江東百騎,獨眼閃過詫異。為首的騎士正是甘寧,卻未像往常般喊殺,反而抬手射出一支空箭。"元讓將軍," 甘寧的聲音混著夜風,"周瑜命我等送你一句話:" 兔死狗烹,將軍豈不聞乎?"" 夏侯惇猛然回頭,隻見身後的曹軍大營燃起衝天火光,那些本該是糧草的帳篷,竟全是浸了油的蘆葦。
"中計了!" 他的樸刀砍斷帳繩,卻見呂蒙的樓船已將曹軍團團圍住,船頭立著的不是 "呂" 字旗,而是繡著 "孫" 字的江東戰旗。更令他心悸的是,甘寧的百騎突然轉向,手中火把擲向曹軍水寨,水麵瞬間騰起丈高火牆,將撤退的路徹底封死。
柴桑城內,孫權突然收到八百裏加急軍報。他展開竹簡的手劇烈顫抖,上麵用鮮血寫著:"周瑜與呂蒙合謀,所持虎符係偽造,實為曹軍調兵憑證!" 與此同時,西門方向傳來驚天動地的爆炸聲,濃煙中隱約可見 "曹" 字大旗 —— 正是曹操的 "虎豹騎" 殺到。
"來人!" 孫權的佩劍 "紫電" 出鞘三尺,"立刻關閉城門,給我搜捕周瑜!" 他忽然注意到案上的虎符不見了蹤影,而窗外的夜空,正被東南方的火光染成血色 —— 那是周瑜的水師駐地。
建安十三年冬,長江兩岸的戰鼓終於轟鳴。曹操站在旗艦之首,望著柴桑西門打開的缺口,忽然想起荀彧臨終前塞給他的密信:"周瑜之謀,不在戰而在勢;呂蒙之變,不在叛而在權。" 當他轉身時,卻見司馬懿正在焚燒一卷帛書,灰燼中露出 "蜀" 字邊角 —— 那是諸葛亮的筆跡。
雪粒子夾雜著火星飄落,周瑜站在南門城頭,望著夏侯惇部的殘兵狼狽逃竄,嘴角卻無半分喜色。他摸出懷中的真虎符,符身暗紋與孫權所授的分毫不差,卻在觸到內側刻著的 "周" 字時頓住 —— 那是七年前他親手刻下的印記,如今卻成了孫權猜忌的源頭。
孫尚香的馬車在亂軍中疾馳,她掀開窗簾,隻見周瑜的水師正與呂蒙的部隊激烈交火,火箭劃過夜空,將江麵照得宛如白晝。而在更遠處的江心,一支打著 "劉" 字旗號的船隊正緩緩靠近,船頭立著的,既是劉備的使者,也是諸葛亮的刀斧手。
喜歡曹操,夢回赤壁,龍吟千年請大家收藏:()曹操,夢回赤壁,龍吟千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