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新政激辯
字數:1618 加入書籤
一、朝堂對峙
寅時三刻,太和殿內銅鶴香爐青煙繚繞。淩風立於禦階之下,手中奏疏被晨光鍍上一層金邊。戶部尚書楊廷和須發皆顫,象牙笏板幾乎捏出裂痕:"《新政十二疏》動搖國本,祖宗之法豈容輕改!"
"楊尚書所言祖宗之法,"淩風展開一卷泛黃戶帖,"可是洪武年間‘凡田五畝至十畝者,栽桑麻木棉各半畝’的舊製?"他忽將戶帖擲於金磚,"如今蘇州富戶田連阡陌,桑棉之稅卻仍按洪武舊冊——這祖宗之法,護的究竟是誰家基業?"
都察院左都禦史王鏊冷笑:"淩大人張口便是江南田畝,可知北疆將士的棉衣三年未換?若按新政‘攤丁入畝’,邊餉從何而出?"
二、鐵證破局
淩風擊掌,李策率人抬入十口樟木箱。箱蓋開啟刹那,黴味混著血腥衝散龍涎香。
"正統八年至嘉靖元年,九邊軍鎮虛報兵員七萬三千人。"淩風抽出一本邊鎮密賬,"吃空餉的銀錢,三成流入京中某位閣老的‘養廉莊’。"他劍指箱中物證,"這些裹屍布上的血手印,可都是‘虛報’的亡魂?"
林清芷廣袖輕揚,將算盤撥得劈啪作響:"若將虛餉轉作實餉,足可支撐新政三年。何況‘火耗歸公’一項,僅山西一省便能歲增庫銀四十萬兩!"
三、阡陌棋局
工部侍郎突然發難:"丈田均賦說來輕巧,福建山田如何與江南水田同稅?"
"問得好!"淩風展開《萬曆魚鱗冊》,指尖劃過等高線,"凡坡度超十五度者,減稅三成;山田引渠灌溉者,賜‘勤農匾’免徭役。"他忽將圖冊翻轉,"這套測繪法,還是王侍郎三年前主持編修的《農政全書》所載。"
楊廷和猛然起身:"縱然田賦可調,科舉改製又作何解?‘廢八股,興策論’簡直是斷天下讀書人的青雲路!"
四、舌戰群儒
林清芷素手輕抬,一卷《永樂大典》殘篇飄落禦案:"楊閣老可識得此書?"她翻開泛黃書頁,"永樂帝親批‘科舉取士,當以經世為要’,如今八股盛行,考生竟不知洪武朝‘空印案’始末!"
淩風趁勢進逼:"去歲山東鄉試,某生以‘論海運利弊’奪魁,卻被考官批為‘離經叛道’。巧的是,這位考官正是漕運總督的妻弟!"他甩出漕運賬冊,"而反對海運最力的楊閣老,在通州碼頭可有十二間貨棧?"
五、雷霆落地
日影西斜時,嘉靖帝終於開口:"淩卿新政,可緩行試點。"
"陛下聖明!"淩風突然跪奏,"臣請先清丈順天八府官田。"他眼角掠過楊廷和慘白的臉,"據查,楊閣老名下的‘荒山’中,有三千畝種著南洋引進的香料——按《大明律》,私墾隱田當沒官充公!"
殿外忽傳急報:"八百裏加急!宣府總兵彈劾戶部克扣軍餉,邊軍已五日未舉炊煙!"
喜歡俠客紅顏傳請大家收藏:()俠客紅顏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