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火焚賑災賬

字數:2168   加入書籤

A+A-


    戌時的梆子聲剛敲過兩響,青州官倉的飛簷上忽地掠過幾道黑影。趙明月伏在滴水獸旁,指尖撫過瓦片縫隙滲出的桐油味:“東南角的哨衛每半柱香換崗,腰間鑰匙的響動比尋常銅鑰悶——是精鋼打製的工部特用鑰。”
    淩風劍鞘輕挑簷角鬆動的瓦片,冷光順著縫隙刺入倉內。二十口鐵皮箱整齊碼在陰影中,箱角封條上的朱砂印未幹,在月光下泛著詭異的血光。林清芷銀針探入瓦縫,針尖沾了飄起的浮灰:“灰裏摻了硝石粉,箱中若是賬冊,一點火星就能讓青州十年的賑災案卷灰飛煙滅。”
    倉門忽地洞開,八名衙役扛著浸透火油的麻袋魚貫而入。為首的倉大使王祿踢開箱蓋,泛黃的賬頁嘩啦啦傾瀉一地:“動作快!子時前要把‘弘治二十三年’到‘嘉靖元年’的全燒了!”他肥厚的手掌拍在箱麵,震落的灰塵裏混著幾粒金砂,“媽的,戶部這群蠢貨,熔金粉摻灰都摻不勻!”
    趙明月腕間翡翠鐲子突然輕顫,玉髓中暗藏的磁石指向箱底鐵板。她扯過淩風的箭袖,蘸著夜露在青瓦上畫道:“鐵箱夾層嵌了磁石,真正的賬目是用鐵水澆鑄在夾板裏的密文——燒了紙賬不過掩耳盜鈴。”
    子時的更鼓驟然敲響,王祿將火把擲向麻袋。烈焰騰起的刹那,林清芷甩出浸透藥液的披風,在空中展成屏障。紫色藥霧觸及火苗,竟將烈焰凝成冰藍色的冷火,賬頁上墨跡遇冷反而愈發清晰。
    “好一個‘寒江雪’!”淩風旋身躍下屋簷,劍風掃開毒煙,“林姑娘這手以毒攻毒,倒是把工部的火浣粉克得死死的。”
    王祿暴喝一聲,扯動壁燈機關。地麵轟然開裂,成捆的賬冊墜入地下暗河。趙明月翡翠鐲子脫手飛出,玉髓中迸射的銀絲纏住鐵索:“淩大人,坎位三尺!”
    劍光劈開坎位青磚,暗藏的齒輪組暴露無遺。林清芷銀針連發,卡住轉動的機括:“是墨家的逆流機關,賬冊要順水衝入九門水道!”她突然撚起針尾纏繞的發絲,“發絲遇水則脹——快截斷水源!”
    暗河盡頭傳來閘門開啟的悶響,趙明月解下束腰的螭紋緞帶,浸了火油的綢緞甩入水道。淩風劍鋒擦過青磚,火星點燃油帶,熊熊火牆逆流而上,將漂至半途的賬冊逼回暗倉。
    “郡主好計策,可惜算漏了一步。”王祿癲狂大笑,撕開衣襟露出貼身的金絲軟甲,“這甲胄裏縫著三百張鹽引,燒起來可比賬冊熱鬧!”他撞向燃燒的油帶,火舌瞬間吞沒全身。
    林清芷疾退三步,銀針挑開飛濺的火星:“火中有孔雀膽的味道,他在甲胄藏了毒煙!”
    淩風扯過半幅帳幔浸入水缸,濕布裹住口鼻衝入火海。劍尖挑破王祿後背軟甲,勾出半枚燒焦的魚符——符上“光祿寺”的銘文依稀可辨。趙明月踏著滿地灰燼拾起魚符,符尾焦痕恰好拚出“揚州漕運”四字。
    “去年黃河改道衝毀的三十座義倉,重建賬目都在這裏。”她靴尖碾碎一塊炭化的鬆木,“木料年輪本該是同心圓,這些卻呈螺旋狀——是工部從皇陵地宮偷換的百年柏木。”
    五更鼓響,李策率人撞開西牆:“稟大人!截獲往揚州運的‘石料船’,撬開全是貼戶部封條的賬冊鐵板!”
    晨光刺破殘煙,林清芷用銀針剝開鐵板鏽層。灼燒後的精鐵表麵浮凸出密密麻麻的暗紋,竟是戶部與工部十年間的分贓記錄。趙明月指尖劃過“寧王府”三個凸字,突然冷笑:“原來我父王當年追查的二十萬兩河工銀,在這兒等著呢。”
    運河上忽傳來漕幫號子,一艘插著光祿寺旗幡的官船乘霧而來。淩風劍挑船頭麻袋,金燦燦的稻穀傾瀉而出——穀粒中心卻嵌著漆黑的火藥籽。
    “揚州八閩倉的賑災稻種。”趙明月撚碎一粒稻殼,“穀芯填火藥,潮汛時順水漂入皇城,炸了太廟便是天罰——工部連弑君的由頭都找好了。”
    殘陽如血,映紅她拋入河心的魚符。淩風望著沉入淤泥的金光,忽然道:“郡主在青州鬧這一出,不怕打草驚蛇?”
    “蛇早驚了。”她扯斷一縷被火燎焦的發絲,“但蛇要蛻皮,總得露七寸——下一張皮,該在揚州秦淮河底翻了。”
    暮色中,最後一縷青煙在官倉殘垣上凝成個“寧”字,又被夜風吹散在運河波濤裏。
    喜歡俠客紅顏傳請大家收藏:()俠客紅顏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